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王莽岭的由来
“千峰争攒集,万壑绝凌厉”。王莽岭风景区是太行大断裂西盘断崖的一部分。它是由下古生界水平灰岩强烈下蚀作用而形成典型的岩溶峰丛地貌。2000年金秋时节,毛主席的秘书、诗人李锐老先生站在王莽岭上,看到群峰耸立、多姿多彩、簇簇秀峰争奇斗艳,当即吟诗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那么天下奇峰怎么会聚于此呢!
很久以前,盘古开天地,派神龟、仙鸵把海中奇珍、天上异宝搬到这里,以打造一处人间美景。龟鸵二仙完成使命后,看到风景这边独秀,便化成神龟峰和仙鸵峰,永久地留了下来,自时便称龟鸵山。那么怎么又改称王莽岭呢?
这里,我们又必须给大家介绍一下王莽其人。
王莽于公元前八年任大司马,辅政十六年。这段时期是西汉末年极端腐败、没落、混乱的年代。他辅佐的四位皇帝,或昏庸无能,或荒淫无度,或年幼无知,加上天灾不断,使得政局动荡,礼崩乐坏,民不聊生,战事频起。但王莽象周公一般,制礼作乐,励精图治,虽无力回天,却赢得了朝廷上下的共识:王莽称帝势在必行。于是乎,力主王莽登基的人大造王莽乃真命天子的舆论,宣称在龟鸵山发现一龙脉神龛,龛中一酷似王莽的帝王像,天书四字:“王莽登基”。
于是王莽便于公元八年即位称帝,改国号为新。后来,刘秀率大军到此以毁坏王莽的龙脉石,王莽亲率大军赶来,演义出王莽赶刘秀的故事。从此百姓便改称龟鸵山为王莽岭。
榆社北寨:石勒故地古韵长
如果说榆社看起来是一片枫叶的话,那北寨乡就是一条长长的大口袋了,而这条深达37公里的“口袋”又处处充满了一种与众不同却又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意味。
北出县城2公里,玄机便开始隐现。石栈道?既是栈道,当是木道,怎又会是石栈道?再往前行,赵道峪?“道峪”意即道上的山谷,这条道究竟通向何方?为何同一条道上紧密相连的两处竟有石(栈)道、赵道(峪)之分?百思难解之后豁然开朗:石道、赵道同为石赵道也。石赵,这个谜底终于浮出水面。
沿着这条石赵道继续北行,一踏上北寨乡地界,就像忽然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石赵国。青峪,这个泉水河边石赵官道上的“大村”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村口那棵苍翠无比的柳树了,其大须三人合抱,其老则难测。二树之北是一古庙,虽已破败,但雕梁画壁依稀可见,从正殿阶上一通碑记隐约辨得此为寿圣寺,民国18年重修。因其始建难考,或为石赵寺?
除此两树一寺之外,村内还有一对“石赵槐”,两槐并悬于崖畔,枝繁叶茂,特别是如梁似檩粗的根系全然外露,缠绕勾连,中空如蛛网交错,其缠绵留恋状堪称一绝,令人惊叹!传说,此树之下即赵王与刘王后诀别处,赵王石勒病危至此,突然回光返照,在此与刘氏王后缠绵诀别,相拥而泣,难舍难分后,便又沉沉昏迷过去。此后,原本互不相连的两树便开始相向而生,如当年赵王与王后缠绵之态。
赵王村,这个略显谦卑的村子一点也没有赵王的霸气及帝王之相,那村名自然就如古志所载因赵王石勒葬于此而名了。不过村口那两座相对而卧的小山包显得有些怪异,据说,这是赵王石勒的两个贴身侍卫之墓,他们追随主人戎马一生,赵王于仰天村长逝后,他们随即自刎而死,葬于赵王墓前道口之上,继续为主人石勒保驾守陵。有如此赤胆忠心之士常伴左右,赵王石勒的神秘又笼上了一层迷雾。
过了卫士墓,绕过御林山,趟过清澈见底的陵前河,远远地看见一座小山,那就是赵王石勒墓了。墓上杂草丛生,周围昏鸦嘎嘎,一派古朴又肃杀的气氛。所有碑碣庙宇早已荡然无存,虽然荒凉,倍显真实,没有任何为吸引游人而人工雕琢修饰的不堪,更让人感受到了霸王石勒的激越苍劲之气。
石勒葬于赵王,逝于仰天,相隔数里就是仰天村了。所谓仰天,意即赵王石勒至此终于仰面朝天而终,这就给人留下无数遐想的空间。
仰天以北数公里处有一岔沟,拐进去过白家庄古村即见青山围侍如铁桶一般,除一条20年前新修的沙石路盘山而过外,简直让人无法去想古人何以经此地通往和顺,那里同样有石勒率军驻扎过的石拐、上石勒、下石勒等村。
而其实,整个北寨乡最耐人寻味的还是那些村名了,所有的文物旧迹都几被千年风雨湮没殆尽,只有那些奇异的村名仍伴着代代不息飘忽不定的传说令人回味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