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上海迅速萌芽的租界,就是以这条共同入驻中国的外交政策为基础
的。上海的基督教教团、拥有治外法权的法院、市政委员会、西方人住
宅区、印度锡克族(Sikh)巡捕和外国海关稽查员,不仅是对华“炮舰
外交”的耻辱象征,也是基本通商口岸限制性条约的明证——参与进来
的所有国家里,只有中国必输无疑。当然,事实上,列强之间也并非总
是平等。例如:俄国凭借1858年签署的《瑷珲条约》,夺取了数千平方
英里的中国领土;除了租界,法国还在上海获得了特殊优惠。不过,一
般而言,列强都齐心协力确保中国的完整。这样,它才不会像土崩瓦解
的奥斯曼帝国那样,成为欧洲各国的征战场。19世纪末,在一种全新模
式的帝国主义热潮结束利益均分的通商口岸时代前,中国一直都未从属
于某个独立而排他的势力
◎清朝的对外政策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抵制所有让步。姑息会把中国榨干,而正常的
外交关系会让敌人乘虚而入,掌握一种能征服整个帝国的文明技巧。因
此,中国重整军事力量,将外国人尽数驱逐之前,都必须对夷人敬而远
之。1841年至1842年冬,英军入侵长江流域前,朝中盛行的几乎都是这
一强硬立场。不幸的是,随后那场悲剧性的对立,却破坏了这种政策。
除非中国掌握这些政治家极力抗拒的科技,否则就无法战胜西方的轮船
和大炮。然而,大学士倭仁之类的保守派认为,认真学习西方技术会危
及中国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如果鼓励科学家和士兵负责帝国的防御,那
墨守儒家仪式者和士大夫们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必须要在传统学说
与西方学科间做出选择时,倭仁之类的人显然会舍弃军事实力,支持相
对不变的防御态度。而且,这些人的影响力足以延缓中国学习西方军事
技术的脚步,最终导致即便反抗,也为时已晚的局面。
反对保守派的那些人也同样忠于儒家思想,却宁愿采取一种更实
用、更灵活的夷人管理政策。第二种立场相信中国人可以利用文明的艺
术驯化夷人,让其更倾向于文化更先进的中国,因此提倡与外国人建立
外交关系。中国人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以夷制夷”的过程中,多学
些敌人的军事技术。拥护这种夷人管理政策的人相信:了解敌人,是为
了用“分而治之”的方式控制他们。尽管这种始于汉代的政策已经被清朝
通过向各部落施恩的方式,成功应用于中亚,却没能在奥赛码头(法国
外交部别称)和白厅(英国政府)收获类似效果。根据最惠国条款,赋
予一国的权益其他各国也要分享。不断增加的优惠让中国日益衰弱,却
不会选择性地加强某个欧洲强国的实力,使其与邻国发生争端。然而,
当强硬派随着1842年春中国反击失败而全线崩溃时,夷人管理政策就成
了当时唯一的代替方案
璞鼎查抵达南京后,满洲人耆英担当了调解人的角色,为大清主持
谈判。因此,不仅部分《南京条约》出自耆英之手,随后六年的外交政
策也主要是他的杰作。在璞鼎查看来,文雅而敏锐的耆英是个典型的清
朝官吏。因此,璞鼎查把耆英的这种礼貌,视为中国愿意继续合作的承
诺。当然,璞鼎查不知道,耆英的很多满洲人同僚都认为他对夷人过于
礼貌,或许已经沦为替英国牟利的工具。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保守派的怒
火波及,耆英甚至向道光皇帝上书解释,说尽管十分厌恶夷人的形貌举
止,但他还是愿意担起与他们打交道的责任。一方面,英国要求中国执
行和平协议的条约和精神;另一方面,朝中的保守派认为耆英签署的
《南京条约》出卖了太多利益。多亏有其他高官(如大学士穆彰阿)支
持,耆英才得以谨慎地在二者间迂回前行。
之后的两年里,耆英灵活地维持着双方的平衡。然后,双方的态度
都逐渐强硬起来。璞鼎查被更激进的德庇时爵士取代。后者相信,除非
西方人坚定地贯彻所有新获权利,否则中国就可能退回朝贡外交。与此
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憎恶和恐惧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外国人。这
点在广州尤为明显。在那里,因鸦片战争集结起的农民民兵,从未真正
解散。士绅领袖们依然相信,朝廷若没有轻易在南京屈服,民众是可以
将英国人赶回大海的。认为大清卖国的抱怨让道光尤为敏感。因此,他
鼓励耆英拒绝英国人想居住在广州的要求。1848年,随着民众对外国人
的敌意越来越浓,几个在广州附近乡村野餐的外国人被村民击SHA。为了
安抚德庇时,耆英立刻处决了凶手。消息传到北京后,道光认为,这位
夷人管理者如此退让,已经令大清统治有失去民心的危险。于是,他立
刻罢免了耆英,任命徐广缙为两广总督。激进得多的徐广缙漠视英国人
的威胁,继续驳回他们入城的请求。事实上,他傲慢的举止让中国通们
想起了鸦片战争前的海关监督。于是,外国人和北京之间再次出现一个
充满敌意的隔膜。由此,英国人开始估量,或许另一场对华的短期战争
带来的短期利益,才能弥补英国在双方敌对期间暂时失去的利润。在诸
如文翰和包令爵士之类的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似乎
并未对中华帝国官员们的行为产生长远影响。
◎鸦片战争的社会影响
不过,这场战争的确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并在中国东南部引起
一波又一波骚乱。即便和平协议签订后,这些骚乱都还在进一步扩大。
19世纪40年代中期,三合会广收信徒。同时,英国海军迫使海盗离开沿
海,顺着河流往上,进入广东和广西的高地。由此,海盗们定期南下,
突袭珠江三角洲的富庶村庄。之前的民兵保留武器,变成了职业盗匪。
家族纷争不断,不同方言群体也开始发动两败俱伤的战争。在广州,因
为《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广州的很多贸易都被迫北迁。因
此,不断增长的失业率让广州的犯罪率也节节攀升。内地也受到影响。
曾经装运茶叶和丝绸,南下穿越江西或福建群山的无数船工和苦力,也
发现自己因此而失业了
在南方,所有这些社会病态现象,都伴随着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强
烈心理冲击。广东人曾目睹英国的“复仇女神号”炮舰控制中国水道,从
各处击沉中国军舰。他们知道英国的武器能如何有效地打击帝国军队。
虽然大多数人都痛恨西方,但还是有人认为:这种影响已经足够强大,
能够促使国人思考新的对外政策。
受西方影响的群体,也包括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北方移民——被广东
本地人视为少数民族的客家人。这群性情骄傲、野心勃勃的人颇有文
化,好些人都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功名。客家人有自己的方言和独特风
俗。客家女性比当地女性独立得多,她们不仅从不裹脚、反对一夫多
妻,还会与丈夫一起到田间劳作,从而使客家人在农业经济中颇具竞争
力。客家人迁入某个村庄时,往往会引起当地人的怀疑和反感情绪,令
其抛弃家园,迁往别处。然而,当客家人也以蔑视和仇恨回报本地人的
蔑视时,双方就会爆发争斗。19世纪50年代,这种区域性的战争夺走了
成千上万条性命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起源
太平天国未来的皇帝——洪秀全——出生在广州北部花县一户殷实
的农家。全家人都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一番苦读后,1828年,十五
岁的洪秀全成为童生。然而,随后的数年里,他却在乡试中屡次落第,
连最低的生员学衔也没得到。这种情况在帝国晚期很常见,有时,这些
屡次受挫的人便会产生推翻这个政权的念头。这些人往往最为地方政府
所惧。因为受过古典文化训练,所以他们的领导很可能将一群强盗变成
有组织的政治叛乱者。当然,大多数失意的考生选择的发泄方式都温和
得多,比如信仰佛教的哲学和道教的修身学说。洪秀全如果没有遇到基
督教的话,或许也会选择上述方式。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