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底下本来是在另一个帖子里的回帖,但考虑到不少同志们对这个问题有个普遍的错误认识,故特单发一帖以说明。
希望大家共同进步。
========================================================
看来器材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普及。
镜头的放大倍数是指实物在传感器上成像的大小与实物大小的比值,比如佳能的三个50mm定焦,其最大放大倍数均为0.15倍,意即10cm大小物体,在其最近对焦距离(0.45m)处,会在传感器上成1.5cm大小的像。
又比如佳能新百微,其最大放大倍数为1倍,意即实物在新百微的最近对焦距离(0.3m)处,会在传感器上成等大的像。
镜头的放大倍数,和机身是无关的,它决定了实物在传感器上成像的最大尺寸。但具体照片及其细节(100%细节)则会因传感器大小(APS-C和H等于把边缘截了一块)、像素密度(像素密度高,细节就高,但不是没极限的)、拍摄光圈大小(因为有衍射极限)的不同而不同。
最后看实际的照片,不考虑机身,是不能倒推出镜头的放大倍率的,因为机身不同,同样镜头产生的实际照片也不同。比如佳能60D的像素密度大约是10D的3倍,使用同样的镜头,比如新百微,产生的照片尺寸就会有3倍的区别,但镜头的放大倍率是不变的。
所以说,上面有些同学问的问题实际上是伪问题。比如“400的定焦在全副上,相对与裸眼看到的物体,它的望远倍数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无法回答,因为你是在拿最终生成的照片和裸眼视觉效果比,这和你的肉眼有关,也和机身有关。
如果非要回答的话,可以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方式来进行。举个简单例子,比如把一个ISO12233镜头分辨能力标准图放在离你0.5米远处,让你用肉眼观察,得出一个你的肉眼区分极限。比如说你恰好能看清2000线/画宽(人眼的分辨率大概为1角分)的位置,再把这个ISO-12233靶子往后挪,比如往后挪50米,假设这时候1Ds III配用400mm定焦的分辨率极限也恰好为2000线/画宽——这时你可以相当准确的说,1Ds III配用400mm定焦产生的图片,相当于肉眼直接观察的的“放大倍率”为100倍,这实际上也是普通意义上“放大倍率”的定义,即把物体拉近的倍数。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比如7倍,即相当于把实物拉近7倍后用肉眼观察的效果。
辛苦写了半天,给大家科普了,希望大家都能共同进步。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