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再来说说半幅头插在全幅机上的光圈问题
无论何种镜头,同光圈在任何幅面的相机上,进光量都是一样的。比如手机上那小小的F1.8的镜头。它的光圈是F1.8,那么即使这个镜头用在全幅机上,它的光圈进光量仍然是F1.8,不会说手机的F1.8光圈,用到全幅上,就不是F1.8的光圈了。光圈值是物理上的固定值 。只不过受到画幅的影响 ,会在虚化效果上,ISO的影响下,最终拍出来的照片会有所不同。但光圈值进光量是不会变的。换句更直接的话说,同为F1.8的光圈,其孔洞的大小都是一样大,所以,进光量也是一样大。
所以我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了,当把半幅17-50F2.8的镜头接在全幅上,跟24-70F2.8全幅头的光圈大小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镜头光圈都是F2.8,进光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17-50F2.8和24-70F2.8的镜头,光圈大小是一样的。曝光量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是17-50的实际焦距,然后通过裁剪来达到等 效24-70的视角,所以,实际上,在A7的半幅模式中,17-50的虚化效果仍然是17-50F2.8的虚化效果,而不会因裁剪而变成24-70的虚化效果,但是,17-50中的24-50和24-70中的24-50这一段的虚化效果两者是一样的。
手机摄像头的f1.8光圈,成像像场只有一点点。传感器利用到的像场越大,画质通常越好。这就是为什么老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了。只要像场足够大,微小的光学瑕丝就会被掩盖掉。像场太小的话,微小的光学瑕丝占传感器的画面比例就越大,相当于放大了。
再来说说半幅头插在全幅机上的光圈问题
无论何种镜头,同光圈在任何幅面的相机上,进光量都是一样的。比如手机上那小小的F1.8的镜头。它的光圈是F1.8,那么即使这个镜头用在全幅机上,它的光圈进光量仍然是F1.8,不会说手机的F1.8光圈,用到全幅上,就不是F1.8的光圈了。光圈值是物理上的固定值 。只不过受到画幅的影响 ,会在虚化效果上,ISO的影响下,最终拍出来的照片会有所不同。但光圈值进光量是不会变的。换句更直接的话说,同为F1.8的光圈,其孔洞的大小都是一样大,所以,进光量也是一样大。
所以我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了,当把半幅17-50F2.8的镜头接在全幅上,跟24-70F2.8全幅头的光圈大小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镜头光圈都是F2.8,进光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17-50F2.8和24-70F2.8的镜头,光圈大小是一样的。曝光量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是17-50的实际焦距,然后通过裁剪来达到等 效24-70的视角,所以,实际上,在A7的半幅模式中,17-50的虚化效果仍然是17-50F2.8的虚化效果,而不会因裁剪而变成24-70的虚化效果,但是,17-50中的24-50和24-70中的24-50这一段的虚化效果两者是一样的。
已经发贴更正了一个错误 ,这里发不起,可以到我的空间看:《更正我对光圈F值 的错误》http://word.bestkaola.com/2018/09/11/%E6%9B%B4%E6%AD%A3%E6%88%91%E5%AF%B9%E5%85%89%E5%9C%88f%E5%80%BC-%E7%9A%84%E9%94%99%E8%AF%AF/
手机摄像头的f1.8光圈,成像像场只有一点点。传感器利用到的像场越大,画质通常越好。这就是为什么老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了。只要像场足够大,微小的光学瑕丝就会被掩盖掉。像场太小的话,微小的光学瑕丝占传感器的画面比例就越大,相当于放大了。
这个是我前两天闲来无事拍的对比,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可观的。
对比的两支镜头分别是佳能50mm f1.8STM,挂在A6300上,等效75/2.8的镜头了。
索尼FE 85mm f1.8,挂在A7M2上。
两机拍摄主体的视角差不多相同,算是等效吧。由于不算严谨,噪点上的差异就不要管那么多了,不影响结论。
A6300+50/1.8,无论是直接对比还是换算成等效光圈对比,成像都比85差了一大截。
A7M2+50/1.8的组合在最右边作为对比,证明同一支镜头在全画幅上的锐度要比半画幅好很多,前提是拍摄主题的大小占画面比例差不多的情况下。
50/1.8STM这支镜头锐度还不够高,但是胜在像场大,对比半画幅只能用到45%左右的像场,分辨率自然就提升许多。同样一支镜头在全画幅上的锐度比半画幅好,前提是没有裁剪,能利用到镜头全部的像场。
边缘对比则差距更大。
另一个有意思的是,A6300+85/1.8,跟A7M2+85/1.8锐度又差不多,虽然拍摄距离会有不同,但画面中主体占画面比例是差不多的。
原因无它,FE 85/1.8锐度太强,在APS-C边缘处的成像非常锐。而50/1.8全开是崩的,但在全画幅上又还好。
同样400*400的画面,全画幅利用到的像场要大于半画幅,成像的大小不一样,自然是成像大的那个可以获得更多细节,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支镜头,在全画幅上要锐于半画幅。
反过来,如果成像一样大,即全画幅开启了裁剪模式,那么全画幅上的采样像素远远少于半画幅,自然采样像素更高的,细节更好。
还有一个,就是等效光圈了。光圈的定义式,焦距比通光孔径,即50mm镜头,通光孔径25mm,则为F2。100mm f2就是通光孔径50mm了。
拿FE 50/1.8和E50/1.8 OSS举个例子吧,都是50/1.8,通光孔径都是一样的,但成像像场不一样,像场大的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细节。假设FE 50/1.8能装个减焦镜,能把全画幅的像场浓缩到半画幅,也就是更聚集一些,亮度会变高,这时候相机会检测到50/1.2的光圈值。这就是为什么全画幅镜头的素质远远高于半画幅镜头了。
半画幅专用镜头的话,意味着不能使用减焦镜了,相当于比全画幅镜头少获取了一部分光线信息,一方面视角窄了,另一方面实际落到传感器的光线也是少了,等效全画幅等视角的镜头就相当于光圈缩水了,于是就有等效F2.7了。只是等效,并不是说镜头物理规格就变了。
所以等效光圈的理论就是,半画幅使用50/1.8的镜头,跟全画幅使用75/2.7的镜头,几乎就是一样的,视角一样,虚化一样,信噪比一样,连衍射都是一样的。半画幅的f1.8物理上就是全画幅的f2.7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