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店头古村座落在吕梁山之支脉,背依蒙山,南为龙山,距晋词风景名胜区10公里。该村落特有的地理位置,彰显了晋阳古文化之一角——驿店、商贸、交通隘口、军事堡垒、农耕、独特石碹窑洞、民俗、生活等历史文化跃然眼前。
据史载:“风峪沟旧为唐代北都晋阳通往娄烦的驿路,‘店头’之名源于驿路旁边的驿馆店铺和他属风峪八村头一个村子,人口、店铺居风峪之首。宋毁晋阳城后(宋太宗赵光义火焚水灌晋阳城时间为公元979年),逐渐演变为村庄……”由此推算,店头村起码有1029年的历史。
村内共有石碹窑洞及房屋3100余间,由于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地质灾害等原因,现已倾塌2740间,尚存结构墙体较完整的石碹窑洞只有不到10%约360间,其中有二层式石碹窑洞院落17处,三层式一处,四层式一处,单层石碹窑洞二进式院落五处,其它院落均属单进式。在这些石碹窑洞内,还保留着过去使用的土石火炕和过炕地火灶台等物品,均属当地特色。最具特色的几处古民居位于紫竹林寺周边,这些层楼式建筑格局的窑洞,底层设计宽敞,主要用于开设当铺、磨坊,二、三、四层则多用作卧室、书房和闺房。
当地这种独特的窑洞串窑洞、大洞套小洞,上下层窑洞、主院与别院,村里寺庙、村口戏台都有暗道迂回贯通的精巧布局,都与店头村当年地处交通咽喉要道,古人考虑战备和生意安全有关。当年独具匠心的暗道设计,除了可用于躲避战乱,还有密藏财产和互通信息等作用,这些在全国都属罕见。
滹沱河,海河西南支子牙河的支流,古称虖池河。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铺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滏阳河相会。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全流域已建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
羊角村与黄泽关
羊角村位于山西与河北之间的太行山顶上,从羊角村北望,有一对酷似山羊犄角的山。羊角村因此得名。
早在2500年前晋国一分为三的时候,羊角村外往平原去的山麓上就建造了我们这个民族最早的长城,那是不是定都太行山下邯郸的赵武灵王所为?我不得而知。
古老的战国长城与羊角山相依相傍了近千年之后,羊角这块寂寞的土地才开始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新五代史》有“潜军出黄泽关,袭太原”。这大概是现在可以找到的关于羊角外这段长城的最早的记载了。
当地的方志上说,黄泽关建于唐代。唐代为什么要建黄泽关?似乎就没有交代。
羊角村保留着其古老的风貌。东西向的一条石头街,车道、水道、人行道,严谨而有序。街中央的古老戏台又是过街楼,别致而精彩。
羊角人只能知道自己三百年来的历史。一个名叫侯天林的人世居深山,一个冬夜里一只老虎将爪子伸进了侯家窗户,侯天林将烤熟的柿子喂到老虎口里。所有的柿子都吃完了,老虎还不走,侯天林就将一个秤砣烤红,送进了老虎的嘴里。
老虎死了,侯氏三兄弟出深山卖虎皮,到羊角村来租房过日子并意外发迹。等日本人来到这里的时候,羊角街上已经全部是侯家的店面。现在500多口侯家传人,一多半走出了羊角。
羊角村遍地石头,不足一华里的东阁、西阁之间,是青石墁就的街面。沿着古老的石街,出西阁即进入山西谷地,西阁可谓:“西锁晋疆”;出东阁下太行就是黄河冲击平原,因此东阁的题额是:“东接豫省”。尽管现在山下已经是河北属地了,但古老石刻透着的历史气息依旧扑面而来。
上黄泽关要走过蜿蜒山间的一条古老的褐色石头路。它的静穆、它的庄严、它的质朴与厚重,萦绕着缕缕被遗弃的寂寞与苦楚,会让一个远道而来的人深深感动。
踏着褐色石头的沉重上黄泽关,没有见到古长城,古风已经若隐若现了。古老的石路,古老的石桥,古老的传说,赵匡胤在当地百姓的口头文学里跃马扬鞭,仿佛他刚刚从这里经过。当地人会轻而易举地在万千山石里找到那块著名的马蹄石,说是赵匡胤留下的马蹄印。这满山的黑石头,也是赵匡胤引发的战火烧灼而成。
见到的黄泽关残迹,方志上说它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即1543年,到如今已经快500岁了。方志上还说宋、元、明、清在黄泽关都设立巡检司,清顺治十二年这里开始驻兵。
站在黄泽关故地,两侧沟壑绝壁神赐天堑,只有黄泽关所在的山梁缓缓没入河北平原,形成一道“天梯”,一条九里十八盘的褐色石头路继续绵延而下,赵都邯郸就已在望了。
资料说这里曾有三道关门,建有千总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门楼一座,营房三十间。而今已经是连残垣断壁都没有了,坚实的地基石头仿佛可以印证记录里的一切。还有石碑,完整的,残破的,散落着许多,讲述着另一个时代曾经的辉煌。
黄泽关老营房居住着几户人家,形成山西最边远的村落,名叫盘脑。顺着山路蜿蜒而下,一个叫盘根的村与山上的盘脑呼应着,但已经是河北地界了。
在河北与山西之间穿越太行山的路不只黄泽关这一条,而其它的路似乎比这一条来得重要,于是一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其它所有关隘都已被开发得车水马龙了,这里依旧是羊肠小路,几乎成了被时代遗忘的角落。
落后与封闭是一件幸事还是不幸?我们很难断定。在交通要冲上的无数古老城镇在所谓“现代化”的步伐里被踏为平地,而羊角却因为闭塞,完整地保留了古老村落的格局与风貌,石桥、石街,甚至完整的石头房子,结实而沉静地与羊角人相依相守。当然也包括黄泽关。
这条只能允许车马行走的石头路蜿蜒了2500年。到1984年的时候,当地领导才努力想办法打通一条到赵都的汽车路。1989年,开路大军使寂静的太行炮声隆隆。断断续续八年之后,1998年在山西省办公厅扶贫组的帮助下,汽车可以驶过黄泽关开往邯郸。1999年,9公里路面铺了柏油。这个工程没有将保护黄泽关古道考虑在内,所以古道在绵延了2500年之后,命断1998。
尽管这样,羊角村与黄泽关拥有一条现代通途也是他们的权力。可是在现代与传统、异化与民俗、时髦与特色、目前利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羊角人应该有怎样的更为合理的选择呢?
祁县何家,在县城南街路东,是晚清以来城内的第二大财主,商号分布县内外,资财达1000万元,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仅城内就有七大商号,即永聚祥(茶庄)、祥云集(烟店)、晋昌源(铁铺)、天禄园(饭馆)、复清当(当铺)、义生店(油坊)、聚珍店(转运站)。这些商号在各地设分号、代销处、作坊等,在祁县商绅中排名第三。
何家大院是继乔家、渠家后又一处有名的深宅大院,明末清初的历史名人戴廷式曾在大院内建有丹枫阁,除珍藏书、版、字画外,又是傅山、阎若璩、顾炎武、阎尔梅等反清志士和学者聚会的地方。院门为砖木结构挑角门楼,下置八仙石砖,里施木雕垂花门。进院门由西向东是条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甬道南是车马大院,甬道北是两座楼院。东面的明楼院是里十外三的双进四合院,院中部以过厅分隔。里院中又筑花栏,分隔为二庭院,东西约6米,用方砖铺地。
北楼为主楼,二层楼房。前有出檐设廊,砖砌窗户外圆内方,七架木结构房顶,木构件上都雕有吉祥花纹,建筑工艺十分精湛。西面的称筒楼院,拱形大门,入门庭院中有戏台一座,多功能性,平时可作住房。进院便是里五外三的四合院筒楼院。院有筒楼5间为砖木结构建筑,单坡顶、门窗均为砖砌拱形,也是晋中住宅的典型建筑之一。
何家大院正筹建为祁县古典建筑展览馆,在馆内还增设工艺美术展室,文化娱乐场所,复原古戏台进行地方小戏及文化演出活动等,丰富游人的生活情趣。
摘自《三晋名胜》,山西古籍出版社,
曹家大院——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太谷县城西南五公里处北恍村东北角,北临南同蒲铁路和 108国道线。它原是晋商巨富北恍曹家的一处“寿”字形宅院,外观雄伟高大,形似城堡,独立村北,与四周低矮的民房形成鲜明的对照。宅院总占地面积 10638平方米,建筑面积6348平方米,保存着明、清、民国三代的建筑群,陈列着无数珍品,是新开发的一处晋商文化旅游景点。1995年10月开放,已成为晋中旅游的热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家始祖曹邦彦是太原晋祠花塔村人,以卖砂锅为生,明洪武年间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恍村,兼以耕作。到第14代“三”字辈中有个叫曹三喜的独闯关东做买卖,获利甚丰,当时所谓“关外七厅“均有曹家的商号。清兵入关,又把生意做到关内,先在太谷设号,向全国辐射。到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达 640余座,资产高达 1200万白银,雇员有 37000人,所以乡民有“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号”的说法。后又跨出国门,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茶叶、布匹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曹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媲美。惜于光绪甲午、庚子年以后由于战争、商业竞争、子孙的骄奢淫逸导致了失败,终于走完了自己的辉煌历程。
曹家在极盛之时,在北恍村相继建起了一批布局庞大富丽堂皇的宅院,如:五桂堂、怀义堂、福善堂、三多堂等,尤以“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幸存下来的“寿”宅院,是曹氏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堂名,习惯上称为多福、多寿、多男为内容的“三多堂”。这座宅院以高耸大雅,厚重古朴的特色冠于群院之首。宅院座北朝南,分南北二部分,东西并排三个穿堂大院,连接三座三层17米高的楼房,内套15个小院,现存房舍 277间。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龙楼凤阁鳞次林比,信步廊庑迂回,举目檐牙高喙,好一座庞大气派的豪门宅院!楼顶还建有三个亭式重楼,飞阁凌空,是曹家护院家丁巡逻之地,也是主人举杯邀月之所。建筑造形酷似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头像。当清晨雾气霭霭之时,或黄昏暮色茫茫之际,站在远处观赏,三座顶楼和整个建筑一起,酷似三头庞大的“牛”、“羊”、“猪”形。这种追新逐奇的建造意识,给宅院平添了几分辉煌和神秘。
三多堂建筑堪称中国民宅奇葩,然而三多堂展出的珍宝则是花蕊朵朵了。它陈列有四大项目12个内容,数千件文物工艺,数千张照片,再配以绘画、书法、模型及现代化的灯光、音响效果,较好地反映了曹家全盛时期的概貌。
“曹家经商史”主要反映曹家历代从艰辛的创业到创造辉煌和走向衰落的过程。有创业阶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辉煌时期的“辽奉蒙俄六百座”,“福禄寿喜四合围”;有衰败时期的“白烟一股瞬息间,千年瓦金落纷纷”的情景。
“明清家具展”陈列有 400多件明清家具,有世所罕见的用92块天然花纹大理石镶成的“百寿大屏风”,后部有上下各50个“寿”字型和三代帝王师祁 藻摘录古代十七位学者启导告诫后人的真迹文章。一百个寿字和文章均用阴刻手法刻于其上,又以金粉涂之。有“螺钿镶嵌贝壳镜”,用天然贝壳雕琢上民间吉祥图案和“福禄寿”三星,当你选择不同角度时,会呈现出不同色泽。据传如果看到红色则会官运亨通,看到粉色则要走桃花运,而黄色则预示着要发财致富了。又有“寸斤寸金”的“红木半圆桌”,立体造化的”大理石座镜”以及数百件明、清家具,有“皇家看故宫,民间看曹家”之说。
“瓷器馆”陈列有近2000件瓷器,从掸瓶、罐,到碟、碗、盘,大大小小,琳琅满目,其中不乏许多明、清珍品。
令人称奇的是在“珍宝馆”展出的清宫国宝金火车头钟,此系法国给清廷的贡品,用黄、白、乌三种金制成,重 84.50市斤,上镶时钟、晴雨表,上好发条可沿轨道而行进。这件国宝是慈禧太后逃往西安路经北恍向曹家借款的抵押物。另一件珍宝是明代大画家仇瑛临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长7.74米,宽0.45米,上有1643个人物,208头牲畜,生动逼真,价值连城。同时展出的还有羽毛镜、商朝白燕古陶、哥窑碎瓷等珍品。
此外,三多堂还展出有清代大书法家赵铁山的40余幅书法真迹,形意拳发展史,根雕艺术展,太谷宫灯展以及太谷县史等展览。现在正着手复原西侧的曹家花园,开辟一处休闲场所。
平遥民居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站马道街的冀氏老宅。冀氏始祖祖籍澳门望厦村,与元代国师一清道长因视察涝汛途经平遥时,认定平遥西门外这片传说凤凰栖身之处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买下此地,由一清道长依照五行、八卦设计建造了一所鲤鱼跳龙门格局的宅院,其主楼取名为栖凤楼。明朝初年,一场大水将平遥西城墙冲毁,而栖凤楼却安然无恙。明洪武三年扩建平遥城时,冀家这条鲤鱼也就跃进了龙门——从城外划入了城内。冀氏老宅体现出元、明、清三代的建筑风格,结构布局富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和渗透着风水理论,是平遥传统民居的典型范例。在冀氏老宅中,赫然可以看到一块只有在太和殿见到过的牌匾——“正大光明”,冀氏后人告诉我,这是当年冀氏祖先向清廷捐献攻打台湾的战船而御赐的。
古代民局都有严格的规制,而财大气粗的冀家后人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盖起了逾越等级的七间七檩院落。当然,如此违制毕竟是有杀头风险的,冀家不久也就将其自行拆除,这个位于沙巷街23号的院落后来成为日昇昌掌柜侯殿元的旧居。
侯殿元出生于票号世家,其父侯王宾是天成亨的掌柜,侯王宾旧居位于沙巷街16号。侯宅大门外引人注目地立有四根一字排开的高大拴马柱,可以想象当年门庭若市的景象。拴马柱上雕刻有大猴子背小猴子,意寓“辈辈封侯”、“马上辈侯”。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