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6、X-Pro2 街头摄影及人像预设设置
我的X-Pro2街拍等快拍设置通常如下:
街拍99%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时(快门速度自动A)
ISO自动设置:让相机决定ISO值,我设定范围200和6400之间。默认ISO:200,最高ISO:6400
最低快门速度:1/125。我的主要目的是拍摄清晰的图片,我知道我照片中拍摄的人可能在可能在行走,这就是为什么最低快门速度1/125秒。
X-Pro2在室外尽量避免用速度优先,否则在晴天阳光下容易自动选择极小的光圈而影响画质,因为x-pro2的最低iso是200。和不能设置最低快门速度的佳能5d2不一样,x-pro2设置最低快门速度后,当ISO设置为自动时,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相机在没有超过设置的最ISO时,将在设置的最低快门速度以上拍摄,即使架在三脚架上用小光圈拍风光,也不会自动选择低ISO。所以在佳能DSLR上养成的拍摄模式使用习惯,在x-pro2上将完全不适用。
比如,室内现场光拍摄,一般佳能DSLR用速度优先模式自动ISO来保证不发生手震拍清楚,x-pro2在暗光条件下拍摄,用光圈优先,ISO自动,设置最低快门速度在1/60至1/125直接就行。三脚架上拍风光,x-pro2光圈优先拍摄,ISO设置200,不能设置自动,否则相机将自动选择用很高的ISO拍摄,来保证在自动ISO下设置的最低快门速度。
环境光线较为恒定的静物及人像慢拍设置模式:
实际使用中发现 X-Pro2在光圈优先等自动曝光模式下,在复杂光线环境下因为的相机多重测光模式自动曝光补偿的不一致,少数不同曝光补偿(差个1 ~ 2/3EV)的图片会带来风格上的较大差异。在一些严格的拍摄中需要通过稳定的曝光来获得风格高度一致的图片,建议采用光圈、快门、ISO全手动模式:
测光模式:选择多重测光或者点测光。
全手动M曝光模式:使用光圈、快门、ISO全手动模式。
使用Fujifilm相机最大的诱因之一是其直觉的全手动曝光控制+M模式曝光预览的便利。所以拍摄时是不在意所用的测光模式,直接看画面曝光预览呈现的整体亮度并搭直方图判断,直接手动调整光圈、快门、ISO来控制曝光。Fujifilm X-System 的大致自动曝光倾向会偏过曝一点,一直调整曝光补偿加加减减来拍摄感觉是与相机“对抗”,不若全手动控制来的畅快。坚持手动曝光似乎麻烦,慢慢拍可以怡情养性,不过似乎不利一开机直接抢拍的街拍等题材。
使用简单几个前期设置,配合手动模式曝光预览可以让手动曝光的拍摄简易许多。
1. ISO设为800 - ISO800的画质很OK,而且DR可以开到400,万一紧急抢拍过曝,可以简单机身转档救回过曝细节;
2. 快门设为1/125 - 大致是一个不会手震而且可以稍微将慢速运动物体静止的速度;
3. 光圈放最大位置如f1.4或置中如f5.6。
这样一来一开机只要觉得过亮就用持镜的左手将光圈环顺时针转(缩光圈)即可(或反之开放光圈)迅速决定想要的曝光值来拍摄。可以兼顾持机的稳定性,右手保持半按快门的状态并且轻松用左手转动光圈环以1/3级幅度控制曝光量。若有时间慢慢拍摄,手动曝光的方式个人建议要有一套习惯的SOP,如固定由ISO>光圈>快门的顺序来调整等等,就会很有效率,完全依自己喜好控制照片,而不是被相机左右。
人文拍摄X-Pro2得到最好性能的相机性能和电池管理设置技巧
不使用时关闭相机:这是最关键的一条。
使用高性能模式:如果你已经实现上面第1条(不使用时关闭相机),你使用高性能模式并不会增加多少电池消耗。高性能模式也使得EVF更快,这意味着你可能拍摄更快的刷新率。这就引出了下一个点。
快速拍摄拍:你的眼睛通过相机EVF观察取景的时间少,耗电损耗就池少。
尽可能少的使用EVFLCD查看照片:在菜单中关掉图像显示功能。那些使用EVF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后期查看就可以知道些拍摄的曝光。
使用光学取景器:如果你能习它,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光学取景器。
关闭选项预对焦功能:这就是相机会不断寻找焦点。这个功能设置会以最快的方式来消耗你的电池。
7、X-Pro2镜头的选择及使用体会:
作为电子旁轴相机,建议优先考虑购买定焦镜头,尤其是XF23mmF1.4,XF35mmF2,XF56mmF1.2。X-Pro2用户使用习惯数据https://explorecams.com/model/x-pro2,可以看到X-Pro2用户喜欢定焦镜头,X-T2用户喜欢变焦镜头。X-Pro2用户使用最多的镜头是:
XF35mmF2 R WR
XF23mmF1.4 R
XF16mmF1.4 R
XF56mmF1.2 R
XF10-24mmF4 R OIS
尤其是 XF23mmF1.4R和 XF56mmF1.2R被誉为富士X系统最值得购买的两只镜头,为人文摄影和人像摄影的定焦利器。兼顾旅游风光摄影的话XF18-55mmF2.8-4OIS也是价廉物美的选择。
XF23mmF1.4 R
XF23mmF1.4 R 等效35mm焦段,题材适应性好,进退自如,属于挂机的良选。“进可攻退可守”用来形容等效35mm焦段十分合适,虽然35mm定义为“小广角”,但不会有广角的那般夸张的气势,也不会有中长焦那种“切割感”。XF23mmF1.4 R有着最近28cm的对焦距离,因此可以“进一步”拍摄一定的特写,也由于隶属于广角镜头,在为了能够呈现大场景,后退一步便能突出气魄之势。其实,等效35mm有一点“万金油”用法的意思了。
作为“人文”题材而言,等效35mm、50mm谁更易用一直都在争论,相对等效50mm较为平庸的视角,等效35mm的“进一步拍特写、退一步拍广角”的万金油用法的确会带来一些便利。但摄影除了纪录光影之外,“减法”一直是呈现主要内容的一个原则,50mm相对来说更易“减”去多余因素,而突出主体,50mm相对来说更加“专注”。抛开透视关系,50mm可以理解为“凝视”,而35mm更似“平视”。
一直在试着找一只可以担当一镜走天涯的定焦头,用过50mm挂机,视角平实,主体突出,就是稍有大场景就标头就施展不开手脚,拍风光,拍群像,标头都视角窄了。28mm,用起倒非常方便,除了特写人像要很近很近拍摄不习惯,还有过分近拍摄后的变形,就差这么一点点就可以很好的胜任一镜走天涯。38mm、40mm,接近标头的视角,又略微靠近小广角,一镜走天涯基本上可以胜任,可惜可换镜头相机38mm、40mm还带大光圈的镜头难以寻觅。回到35mm人文黄金焦段,确实有近一步50mm,退一步28mm的功效,挂机头首选焦段,一镜走天涯首选焦段,当之无愧。
但是全画幅35mmF1.4除了手动聚焦的徕卡口旁轴的少数几只,体积都很庞大,作为挂机头的话,得忍受携带的不便和拍摄时比较强的对被摄对象的侵略感。
SONY 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112mm长、重630g,价格¥9699
Canon EF 35mm F1.4L II USM:最大尺寸为80.4 x 105.5mm,重760g,价格¥12499
Nikon AF-S Nikkor 35mm F1.4G:89.5mm的长度与600g的重量, 价格¥12010
Sigma 适马 35mm 1.4 DG Art 定焦镜头:77mm长,665g重, 价格¥4599
Leica Summilux 35mm F1.4 ASPH:尺寸46*46*56mm ,重量约320g,价格¥33000
以上全画幅的35mmF1.4镜头,唯一算得上小巧便携随身携带不会感到有压力的是Leica Summilux 35mm F1.4 ASPH,缺点是不能自动聚焦,而且价格贵了。
35mm的镜头是街拍真正的最爱的一个镜头焦段,非全画幅的XF23mmF1.4等效35mmF1.4是个很好的选择。富士XF23mmF1.4体积不大,重量也只有300多克,等效,对应全画幅35mm视角非常好用,用它拍人像、扫街、拍小型家庭合照刚刚好。如果要我选两支富士X系统镜,我必定选23mm配合56mm,两支都是精品。
购买APS画幅的镜头除了要注意等效焦距,还要注意等效光圈的问题,计算方法很简单,焦距或者光圈乘上1.5的系数=全画幅的焦距或者光圈。F1.4x1.5=F2.1,XF 23/1.4 R的虚化效果大约和索尼全画幅RX1R的虚化效果差不多。
XF23mm作使用频率最高的35mm等效镜头,在F1.4和F2中,选了 23 F1.4这枚,三个原因:
①和全画幅相比,APS画幅小CMOS感光元件有散景虚化不够弱点,所以特别依赖大光圈镜头,小画幅相机大光圈才是王道,一机一镜,23mmf1.4 能做到RX1级别的虚化,F2只能算做到X100层次;
②F1.4的画质还是要比F2那只好一些;
③F2这只体积小了一圈,轻了120g,但长度和F1.4那只差距不大,对携带的帮助不大。
XF 23/1.4R是目前富士定焦镜头中较好的一枚镜头,①成像锐利画质非常好,焦内锐,焦外柔,过度好,边缘佳,全开光圈可用,目前富士成像最完美的定焦镜头,发色醇厚,Astia模式的天仙配;②大光圈虚化好,焦外虚化效果较好,主体背景过度自然;③具备非常便利的自动与手动对焦模式切换结构和景深标尺,手动对焦方便快捷,对于各类拍摄题材都具备极佳的适应性,对焦环很轻很顺滑,旋转对焦环时,伺服电机的细微震动却给予了很好反馈,而且感觉不到延迟;④暗光、夜景拍摄时比较给力,显出其大光圈的优势;⑤23焦段(等同于35焦段)是人文镜头的利器,但需要使用者适应一段时间;⑥和单反相比,不跑焦,焦点成像结实;⑦金属镜身手感好。
不足:对焦声音偏大,自动聚焦速度和XF23mmF2 RWR等最新一代X镜头相比有可以感觉到差距。
XF23mmF1.4 R是 X镜头群中我最爱的一颗定焦之一,它有 f1.4 的大光圈、成像锐利,对焦快速且质感一流,虽然这个镜头相较于其他的 X镜头稍微大了些,但仍是颗很棒的镜头。这颗镜头非常适合婚礼及人文摄影,用这颗镜头来拍摄环境人像能既突出主体又交代环境。用了一段时间发现,XF23mmF1.4R特别适合室内和晚上弱光下使用,这两个环境下容易发挥XF23mmF1.4R光圈大、视角较大的优势,容易拍出背景虚化好,氛围感表现好的作品。在光线好的户外摄影优势就不容易发挥,一是户外拍摄时要靠主体进,二是白天拍出梦幻似的虚化背景,难度较大,只有一些特定的背景环境下才容易拍出这一效果。初步体会,室内、弱光户外用XF23mmF1.4 R,强光户外用XF35mmF2 R WR,二者搭配使用效果更容易发挥各自优势。
XF35mmF2 RWR 使用体会
为什么选择这颗XF35mmF2 RWR 而不是另一颗F1.4。就我来说富士系统是我的随身机,我希望在体积上能愈小愈好,而这颗35/F2配上我的X-Pro2体积非常便利,常常出门一个小包就能随身带,基本上没有负担,而当我需要更好的画质或更大光圈时,我会出动我的全画幅。另外就是对焦速度,对焦速度总是快一点是比较好的。这颗镜头和F1.4那只比较也有缺点,那就是近拍时全开光圈球差比较严重。
XF56mmF1.2R
这颗镜头是富士 X系列中第一颗的人像镜头,这个镜头虽然很大,不过表现相当惊人。它如针般的锐利且对焦准确,如果人像摄影是你的工作,XF56mmF1.2 R绝对是最值得推荐的镜头。
XF18-55mmF2.8-4 OIS 使用体会
蜂鸟网上收了1300元一只XF18-55,卖家2013年京东买的套机镜头,镜片干净,除了遮光罩上有少量的使用痕迹,接近全新,卖家还送了金属遮光罩,UV镜,镜头袋等,和2300买全新拆机头相比除了心理的差异,基本上没有区别。
个人体会:xf18-55的素质是高于佳能的EF24-105L的,主要表现在画质的均衡性上,F2.8-4最大光圈,和收小光圈到F5.8至F8,画质上一致性很好,边缘到中央的差距也不明显。18端大光圈的暗角现象比佳能24-105L广角端好得多,可以忽略不计,也没有明显的变形,也不知道是不是机内校正的原因。最大光圈可以放心使用,能克服手震的话,画质相当好,在三脚架上使用完全没有了手震,画质各档光圈都可以放心使用。套头王的美名不是浪得虚名,从用材到做工到画质,都相当的好。对焦速度快,对焦安静无声,防手震,各方面都很好。55mm端光圈比一般的狗头套头大一档,18mm端光圈也比一般套头大半档,室内夜景现场暗光摄影都可以应付。手持拍摄,不知道是不是重量比较轻的原因,出现手震降低画质的概率还是有的,当然其他镜头上脚架和手持画质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小巧便携,是一个旅游好头,也是x-pro2风光摄影难得的低成本牛头。xf18-55在广角端光圈得到2.8,某种程度上xf18-55可以代替xf18F2和x70,理光GR便携机,前者差一档光圈,后两者光圈一致,画质上xf18-55的18mm端画质超过xf18F2。
防手震会影响画质吗?是否需要在高速度时关闭防手震来降到OIS功能对画质的稍许影响,低速度段快门再开启防手震功能,有待验证。现在我使用防震镜头时,除了上三脚架拍摄,一般都是一直开启防手震功能,毕竟防手震所得到的效果原比这一点画值减损来的值得。之前好像就有报导过16-55mm那只为何不加防手震好像就是因为为了边角画质的妥协。
摄影多年来,越来越喜欢小且轻的镜头,对大而重的牛头越来越没有好感。XF18-55mmF2.8-4OIS,是目前看到唯一只金属镜身,非常小巧,重量只有300多克,画质一致性很好的标变牛头。全画幅的镜头做到F4以下的光圈,又要保证画质,重量估计在700克以上,像佳能EF24-105mm f/4LIS镜头重量670g,光圈才F4,是XF18-55mmF2.8-4OIS两倍以上的重量和更为庞大的体积,已经完全没有便携的作用。
XF10-24mmF4 R OIS
这颗镜头非常适合大自然摄影师及建筑摄影师,也适合喜欢 Canon 或 Nikon 16-35mm之类广角变焦镜的摄影师使用。这颗镜头锐利且对焦明快 ,OIS 防手震功能效果很好,10mm的视角可以非常有趣地用来诠释这个世界。风光摄影为主的话,XF10-24mmF4 R OIS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8、该选择 X-Pro2 或X-T2?
两台相机都是富士最新一代的 X旗舰,价格没有差太多,几乎能买一台全片幅的 DSLR 相机。富士 Pro 系列产品线及 T系列的产品线仍然有些分别:Pro系列的走向是 Rangefinder 旁轴相机,搭载混合式观景窗,对于专业街拍类型的摄影师特别有吸引力;而 T 系列为专业SLR产品,提供方便的操作性能、翻转屏幕、放大倍率较大的观景窗,外型也较像一台工作机,两个系列相机定位稍微不同。
两台相机实际试用过后都令人爱不释手,之中选择一台的确不容易。如果你习惯使用定焦镜头街拍(如使用富士 18mm、35mm镜头),且喜欢Rangefinder 旁轴相机的话,X-Pro2 的混合式观景窗你一定会喜欢,X-Pro2 虽然比 X-T2 宽,但高度较X-T2的高度少了 0.9 公分,厚度也稍微薄了些,两者的外观走向完全不同。X-T2则像是一台工作性能机,放大率高的EVF,支持 4K 录像,加上垂直把手可以榨出相机最高性能,连拍达到 11 fps(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秒可以拍 11张照片的速度),如果你想选择一台相机作为工作用途的拍摄、录像或者有连拍的需求,X-T2 是不二的选择。实际使用过 X-Pro2与X-T2,比较之下,X-T2 的性能与 EVF 观景窗更令人印象深刻。
结语:买富士X-Pro2前,我的主力机是佳能5D2,除非专门外拍,平常我的24-105L等镜头都放在防潮箱里,平时也就挂一个 40mm2.8在机子上。到台湾等地外出旅游,带了24-105L也是放在背包里基本上不用,95%的照片都用佳能饼干头40mm2.8拍摄。后来进了适马DP1X,DP1X就成了每天必带的随身机,用了两年后,考虑DP1X的画质虽然好,400万的像素也确实低了点,理光GR发布后第一时间就把DP1X卖了下单购买了理光GR,平常出门都是GR机不离身。
但是当我拿到 X-Pro2XF23mm1.4之后,我觉得这或许才是适合我的组合,画质不赖,体积和重量也在我接受的范围,背一个随身包就可以轻松出门了。
相比之下,我用微单X-Pro2的的时间越来越多,手里的5D2和一大堆EF镜头在防潮箱里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放着全画幅相机不用主要原因就一个太重了,不方便每天随身携带。有人说能放入口袋的相机是最好的相机,现在还要加上一句,一台真正的好器材是那台能够刺激你拍摄欲望的相机,富士X-Pro2就是这样一台相机。相比于理光GR推崇的那种随身摄影,记录与拍摄一体的摄影理念,富士系列更像是贯彻了“玩摄影”的态度,不像索尼炫技,尼康佳能拿来干活,GR作为随身记事本这样的定位,富士的相机一直给人一种,值得把玩的感觉。考究的机身设计、复古而直观的操作风格、胶片模拟效果,光电混合取景器,都十分值得把玩。
这些明显针对其他品牌颠倒黑白的观点足够枪毙一百回了
先列出一堆全幅351.4顶级牛头镜头说XF23mmF1.4残幅镜头重量、价格都有优势,后面又说XF23等效全幅光圈焦距或者光圈需要乘上1.5的系数相当于全画幅光圈F1.4x1.5=F2.1,自相矛盾。尼康全幅35F2镜头重量仅205g,参考价格2200,XF23mmF1.4重量300多克,参考价格5000
全画幅35mmF1.4除了手动聚焦的徕卡口旁轴的少数几只,体积都很庞大,作为挂机头的话,得忍受携带的不便和拍摄时比较强的对被摄对象的侵略感。
SONY 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112mm长、重630g,价格¥9699
Canon EF 35mm F1.4L II USM:最大尺寸为80.4 x 105.5mm,重760g,价格¥12499
Nikon AF-S Nikkor 35mm F1.4G:89.5mm的长度与600g的重量, 价格¥12010
Sigma 适马 35mm 1.4 DG Art 定焦镜头:77mm长,665g重, 价格¥4599
Leica Summilux 35mm F1.4 ASPH:尺寸46*46*56mm ,重量约320g,价格¥33000
xf18-55的素质是高于佳能的EF24-105L的,套头王的美名不是浪得虚名
相比之下,我用微单X-Pro2的的时间越来越多,手里的5D2和一大堆EF镜头在防潮箱里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
富士系列更像是贯彻了“玩摄影”的态度,不像索尼炫技,尼康佳能拿来干活,GR作为随身记事本这样的定位,富士的相机一直给人一种,值得把玩的感觉。考究的机身设计、复古而直观的操作风格、胶片模拟效果,光电混合取景器,都十分值得把玩。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