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首先,“安全快门速度”的提法来自于那个辉煌的胶片时代,这是针对于35mm焦平面相机提出来的。当时,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在日常拍摄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用长焦镜头拍摄比用广角镜头更容易产生“被摄物体的位移”(俗称“抖动”了,瞧这语言拽的哈)。为了克服这一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以及理论计算,人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规律:所谓可以被察觉到的位移,其快门速度大致相当于镜头焦距数值的倒数,只要不低于这个速度,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拍摄结果,这就是“安全快门速度”的由来。当然了,为了保证照片足够清晰,很多摄影者都把快门速度设为了焦距2倍的倒数,这样在实际拍摄中把握性会更大。
在传统135mm胶片相机上,安全快门的计算是1/焦距。比如50mm焦距的镜头,起码用1/50秒才能保证照片不会因手的抖动令照片发虚。而现在的数码单反感光元件尺寸比135胶片小,所以安全快门的计算也有不同,比如尼康非全画幅单反的镜头转换系数是1.5,50mm焦距的安全快门是1/(50*1.5)=1/75秒,佳能非全画幅单反则是1/(50*1.6)=1/80秒。
在这一点上,佳能有个官方的计算公式 安全快门速度=1/(镜头焦距x转换系数)
想理镜头解转换系数与安全快门速度的关系,以前曾有人用小DC来举例说明:小DC等效28mm时一般实际焦距都在4mm左右,安全快门不可能是1/4s吧?同样有些所谓18倍变焦等效约500mm时,需要 1/500s的安全快门,而不是此时的实际焦距60mm左右。
附:七个常用的简单摄影法则
1、阳光16法则
阳光16法则对室外曝光量的估计十分有用,运用阳光16法则时,快门速度一般采用感光度ISO值的倒数。如果相机快门速度档位没有快门速度的倒数,那就使用与之最接近的快门速度。如ISO 100 用1/125秒,ISO 400 用1/500秒等。在强烈日光下顺光拍摄景物,光圈设为F16;在侧光或薄云遮日的情况下,拍摄光圈设为F11;在逆光或多云天气拍摄光圈设为F8,在阴天或开阔的阴影处,拍摄光圈设为F5.6。
2、月光11法则
规律同上,快门速度对应感光度ISO值,拍摄满月时光圈设为F11;拍摄弦月时光圈设为F8;拍摄新月时光圈设为F5.6。
3、灰板法则
相机的测光方式都是反射式测光,以18%的中灰密度,再现反射光亮度。灰板法则就是采用反射率为18%的标准灰板,代替被摄主体,作为测光的对象。这是一种准确、简便的测光方法,它避免了反射式测光,对测光部位选择不当而产生的测光误差。使用灰板法测光时,要注意使灰板处于与被摄主体同样的受光条件下,且灰板要覆盖整个取景范围。如果没有携带灰板,可以用自己的手背代替。(黄种人的手背肤色明度,很接近灰板)。
4、最低安全快门法则
最低安全快门速度,是指在手持相机拍摄时,能拿稳相机,并能保证景象清晰度的最低快门速度。一般来说,最低安全快门速度是镜头焦距的倒数,变焦镜头以拍摄时使用的焦距计算,APS-C数码单反相机则要乘以焦距转换系数。使用具有防抖功能的相机或镜头拍摄时,最低安全快门速度可以根据器材防抖能力,下调2至4档。
5、景深法则
以对焦点为界,后景深是前景深的两倍,因此要使拍摄主体,尽量前后都清晰。应将对焦点选择在拍摄主体范围内靠近相机的1/3处。如拍第四排人物的合影时应将焦点选择在第二排人物上。
6、动态捕捉快门法则
拍摄不同运动方向的动态物体,快门速度的级差很大,如果物体沿着镜头的轴线运动,需要用1/125秒的快门速度来凝固动体。那么物体沿着与镜头轴线成45度角运动,需要用1/250秒的快门速度来凝固该动体;物体垂直于镜头轴线运动时,需要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
7、最大数码扩印尺寸法则
扩印或打印数码照片时,数码照片文件的分辨率不应少于200ppi(像素/英寸),否则就会影响到清晰度。据此,以数码照片长边的像素值除以200ppi,就能得到该照片的最大清晰扩印尺寸。
我们计算安全快门的时候,也要乘以这个转换系数
是什么道理呢,文中好像没说说到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