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组工艺用娇是常见的,但是镜片掉了就不应该了
24、35、50 端处 24-70II 无论是中心或边缘都占优,在 70mm 光圈2.8跟3.2时腾龙有些许优势,但光圈到了4或更小的时候中心或边缘都是24-70II较好,24端畸变控制也是24-70II好,但我更想看看室内外的色彩效果对比,现在也就等降价了。 两支镜头的定位不一样,价格也摆在那,腾龙跟适马这些副厂玩一下还是可以的,不过最终可能还是会回到原厂
画质比小白兔差太多了 比一代有进步,但有限
这个算了吧,镜片掉了咋办?这玩意还不能自已装上去不然精度有问题
腾龙b005用过3年,适马s50也用过2年,如果再加上比色彩,比变焦环的手感,和原厂真没法比,差距太大了。所以说副厂镜头不是单单靠锐度就行,还要比色彩、焦外、做工、手感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做工是原厂好于适马好于腾龙
腾龙除了以前出名的微距,最近的几个镜头都很强啊,24-70VC,70-200VC 手上的B005也很满意,成像,防抖都很满意
腾龙红色表现较差,拍早晚霞明显。锐度够用。
原板块:单反相机和镜头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登录后才能使用该功能
银羽七级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