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万松老人塔的全称为“元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标志之一,也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玲珑精致,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砖塔胡同因之得名。
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自称万松野老。金代河内(今黄河以北)人。出家于荆州,是金元间著名的佛教大师(属佛教支派曹洞宗),15岁在荆州出家,受戒后云游天下,寻师访友,参究禅宗修行之道。据《五灯严统》本传:行秀对诸子百家之学无不会通,对《华严经》下的功夫最多。他精通曹洞宗的禅说,又长于机辩,年轻时就声名赫赫。同时深通儒家经典。金章宗于明昌四年(1193年)召见他,询问佛道,并赐赠锦绮大僧衣一件;承安二年(1197年)又下诏万松行秀住燕京西郊仰山的栖隐寺,直到他81岁圆寂。其名声因当时的蒙古书令耶律楚材师事之而益彰。耶律楚材向之参学三年,僧以湛然居士目之,万松老人曾语文正“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因而耶律楚材在元太宗任中书令(相当宰相)时,推行其主张。万松老人著作有《从容录》、《清益后录》、《万寿语录》等。万松老人圆寂后修此墓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加高至九级。塔上嵌有石刻一块上书“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谷旦康亲王永恩奉敕重修”。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叶恭绰等人重修,辟大门并书石门额“元万松老人塔”。1950年万精舍同人叶恭绰等人请求政府接管万松老人塔,随后由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接管。1986年西城区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砖塔,并在塔前大门后建房三间。1986年维修中发现清塔内包着元塔。该塔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现已公布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
我曾在西城区居住20多年,对于塔最早的记忆就是白塔寺的塔、北海公园的塔以及这座砖塔。曾经路过往多少次,从来没有认真欣赏,这次是专门前往拍摄。现在《正阳书局》使用这个小塔院,有部纪录片《玩味京城》报道过《正阳书局》的小老板,一个姓崔的北京男孩,长得阳刚帅气,专门从事与北京历史有关的书籍交易,也算为传播北京文化做着贡献!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