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南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把意大利半岛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亚平宁山脉西边,有一条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罗马即建于台伯河岸。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里已有罗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罗马人骄傲地称它为“永恒之城”。相传罗马的创建人罗幕路是母狼喂养大的,古罗马的城徽图案是母狼哺育婴儿。
西方文明,与罗马关联极大,随便提几条谚语,就可见一斑:
All roads lead to Rome.
fiddle while Rome is burning.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要了解罗马,推荐观赏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真正的史诗!
先看一下古罗马斗兽场,又叫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成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
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着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
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
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
第度凯旋门于公元82年建成,位于罗马从罗曼努姆广场到罗马大角斗场的路上,
高14.4米,宽13.3米,深度6米,第度凯旋门是罗马皇帝为自己建造的凯旋门,是一座典型的单券洞凯旋门。
它给人以稳定、庄严之感。凯旋门为混凝土浇筑,外部用白色大理石贴面,檐壁上刻着凯旋时向神灵献祭的行列,
立面上使用的组合柱式是罗马现存的最早实例。
'Pantheon”是个希腊词,其意为'所有的神”。它是供奉宇宙主要神祗的神殿。
起初是根据阿格里帕的意愿於公元前27年至25年建造的。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
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
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仅余一长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16根,这一部分被作为后来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
门廊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万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
现今所见的万神殿主体建筑是亚德里亚诺大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
公元609年万神殿被赠予教皇,随即改为天主教堂,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堂,后拉特朗协约将其定位意大利国立教堂。
也正是因此,万神殿才在后来幸存下来,没有被视为异教建筑而毁灭。
这座结构强固和谐的建筑巍然挺立,殿外的柱廊,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希腊殿宇和罗马古典圆形大厅。
殿堂内部比例协调,十分恰当:直径与高度相等,约四十三米。大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的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
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与地相接。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
早在古代,万神殿就因其完美的比例而被誉为"罗马奇观"。时至今日,它仍是一个奇观:屹立不倒,就如同1,900年前哈德良皇帝下令建造它时一样。这座神殿堪称圆屋顶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圆屋顶正是罗马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万神殿的圆屋顶直径143英尺,相当于自由女神像从鞋子到火炬的距离。在15世纪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圆屋顶,其高度和直径相等,构成一个完美的半球。这种建筑只有用罗马人发明的混凝土才能建成,但他们并没有钢筋来加固混凝土。罗马人是如何建造这个圆屋顶的呢?他们用浮石掺入混凝土,制成一种非常轻质耐用的建筑材料。这种特制的混凝土被浇注入壳体,自下而上渐渐变薄,圆屋顶的底部有22英尺厚,而顶部仅有2英尺厚。万神殿既是一座庙宇,又是一座皇家纪念物,始建于公元118年,与大角斗场和卡拉卡拉浴场共同代表了光辉灿烂的罗马建筑。它的主体呈圆形,顶上覆有直径达43.3米的巨大穹顶,这个跨度直到19世纪还无可匹敌。支撑穹顶的墙垣高度与穹顶半径大体相同,这种简单明确的几何关系使万神殿的单一空间显得格外完整,暗含宇宙的意味。穹顶正中有一个圆形大洞,直径8.9米,这是神殿惟一的采光来源,好像上天的眼睛发出的神圣光芒,营造出殿堂与神灵相通的神韵。神殿的圆顶和混凝土外壳结构在后来的基督教时代仍然被不断使用,这种穹顶成为欧美城市建筑艺术的基本形式,甚至改变了城市的轮廓线,影响极为深远。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