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耶路撒冷,1967 》
研究者们称布氏此幅作品为"决定性瞬间"的范例,我们来仔细拜读一下:
四位虔敬派犹太教徒恰到好处地处于由线条和影调构成的画面中,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拍摄时,他在莱卡相机上面安装了一个反转棱镜,通过它取景可得到颠倒的影像,这样,他便可专心于构图,不致于被人物分散注意力。当画面上所有的因素都具有最大表现力时,他便按动快门。
引用一下曾璜老师的文字:
“这种错位来可能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将“纪实摄影”同“纯摄影(pure photography)”混为一谈。 “纯摄影”属于摄影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它纯粹追求照片的形式感,包括构图、光线、影调等等,我们熟悉的布勒松大师就是其代表人物。这就象将布勒松的照片放入“纪实摄影”来讨论一样,很难理解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的意义。 反之将“纪实摄影”照片放入“纯摄影”来讨论也很难把握“纪实摄影“的意义。纪实摄影所注重的是照片所包含的内容和它所要传达的信息。一张照片有形象视觉的故事,也有形象内容的故事。纪实摄影师如果只注重形象视觉的故事的话,他的作品只能是表面甚至是肤浅的;如果他能够表达出形象内容的故事,那才有可能得到深层次的作品。 ”
其实,布列松的本意是要做画家,他甚至不喜欢别人称他纪实。
所谓“决定性瞬间”,就是他心目里最佳的构图,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都恰到好处。他晚年大量时间都在画画,好像还出了两本画册,而不是摄影集。
至于后来他人对“决定性瞬间”的种种阐释,也许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纪实摄影如果唯“决定性瞬间”马首是瞻,也许就陷入沼泽了。
刚开始,很喜欢看不列松的作品,慢慢慢慢的,我开始烦他了。
他是个唯美玄虚的绅士,他陷入法国式的繁琐,他优雅而灵活,但是,也许,他缺乏大的生命力度,他不够爽。
我喜欢寇德卡。
此外,我喜欢暧昧的瞬间。我曾经在黑白论坛说过这个话题,找出一段,贴在下面:
“就像生活本身的暧昧混沌,理论亦有对应的多变形态。关键的问题在于,这里面没有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变真理。
决定性的瞬间,只是窥豹的一管。
其实,“决定性”这个词本身是值得置疑的。”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