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他的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齐白石的作品集很多,不一一开列了。
李苦禅,原名李英,号励公,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
1919年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坚持学习。同时,又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到“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这期间,经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他“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翁为师。此时,齐翁名气尚微,加之当时北京摹古风盛,唯齐翁别开生面,大胆创新。因此,颇受讥议。
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专”毕业,任北京师范学校的教授,兼任保定第二师范教授。1930年,应聘到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
抗日战争初期,北京沦陷,李先生极为激愤,辞去一切“公职”,隐居前门老爷庙与西城柳树井二号,因他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于1939年被捕入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北京解放后改为兼任教授,李先生于1950年上书毛主席,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当即写信给徐悲鸿院长,并派秘书前去看望,随即李先生被安排到“中央美术学院”附设之“民族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尔后又调至该院的国画系任写意画教授。
“文革”期间,李先生惨遭迫害,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栏”,经受百般折磨,之后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1972年敬爱的周总理派人请老画家作画,李先生被邀请参加,三年中为国家作画三百余幅。
“文革”后,李先生恢复了名誉。绘出《红梅怒放图》、《晴雪图》等等,尔后,又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政协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1年投入科教片“中国花鸟画”、“苦禅画鹰”与“苦禅写意”的拍摄工作,将毕生宝贵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付诸银幕,献于子孙后代。期间,创作了巨幅“墨竹图”与“盛夏图”等杰作。
1982年春赴广东经济特区访问,非常兴奋,深感中华振兴有望,立下了百幅创作的壮志。
1983年春,有关部门举办李苦禅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六十年祝贺大会。6月8日应邀为日本长崎孔子庙书写了巨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1983年6月11日凌晨一时做古。
傅抱石( 1904 ~ 1965 )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原名长生、瑞麟。江西新余人,卒于江苏南京。早年留学日本,学习东方美术史,工艺美术,雕塑,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擅长山水、人物,在传统基础上融合中西画法,并师法自然,崇尚革新。作品笔墨豪放潇洒,淋漓酣畅,情感强烈、真挚,画风雄健。代表作有《潇潇暮雨》、《九歌》、《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等。亦长于书法、篆刻,并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论的研究,著述丰富。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画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绘画变迁史》、《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绘画理论》、《人物山水技法》、《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国美术年表》、《石涛上人年谱》、《中国篆刻史述略》等,出版有《傅抱石画集》( 1958 )、《东北写生集》、《傅抱石速写集》等
吴作人祖籍安徽省泾县。1908年生于江省苏州市,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少年时代。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1930年赴欧洲学习,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白思天院长画室学习。入学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考中获金奖和桂冠生荣誉。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白思天院长称赞他“既不是弗拉曼画派,又不是中国传统,用乃是充满个性的作者”。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战期间随校西迁重庆。1938年率“战地写生团”赴前方作画。1943年至1944年,赴陕甘青地区写生,临摹敦煌壁画。1944年至1945年初赴康藏高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写各色风貌,作大量写生画,举行多次展览。1946年之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并创作出大量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
吴作人在60余年艺术生涯中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沃土中。他禀赋深厚,学贯中西,刻意探求,大胆创新。他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为“中国水墨画”的开拓了新的风貌,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当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作品无数次地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其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博物馆所搜求。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举办个展或联展、参观访问、文化交流等活动。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吴作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六届人大常务委员、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