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这是剑池旁边的二仙亭: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二仙亭”原来是宋代建筑,重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看这亭子的四周,可看到它的雕刻非常精细、生动。在这亭子中有两块石碑,分别雕着二位神仙,陈抟和吕洞宾。相传有一天这二位大仙在这里下棋,一位樵夫看到,于是就走过来看他们下棋,看完一盘棋,回到家中,可是谁也不认识他,后来人们从他的衣着猜想他是几千年以前的人。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说明虎丘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亭中有两幅对联,一副是:“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上联是讲陈抟的故事,相传陈抟一睡多年,醒来遇到一位樵夫,樵夫告诉他,已过去了好几代,陈抟不相信,把樵夫当成梦里的人物。下联的意思是道家之道,需要通过研究精妙深奥的道理才能得到。另一幅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 意思是说吕洞兵曾在岳阳楼显过迹,以后又来过虎丘山。
茶圣陆羽晚年,在德宗贞元中(约於贞元九年至十七、八年间)曾长期寓居蘇州虎丘。一边继续著书,一边研究茶学、研究水质对饮茶的影响。
因虎丘泉水质清甘味美,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遂即在虎丘山上挖筑一石井,称为“陆羽井”,又称“陆羽泉”,并将其评为“天下第五泉”。在继陆羽之後,又被唐代另一品泉家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於是虎丘石井泉就以“天下第三泉”名传於世。
陆羽井就在冷泉阁的不远处。泉眼现为一口石井,井口约3米多见方,四周围以石壁,水流终年不断。泉水清亮透明,略有甜味,现在冷泉阁已辟为茶室,为饮茶品泉最佳处。用陆羽井的泉水,沏上太湖名茶碧螺春,香郁沁人,味醇色鲜,一口饮毕,余香无穷。中外游人前往品茗者,一年四季不绝,就连茶室附近的树荫下、岩石边也常常置桌椅、放茶杯,品饮者满座。这是第三泉门口。
御碑亭,所立朱元璋。据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有一名叫周颠的疯和尚在洪都(今南昌)行乞,在东华门谒见朱元璋,口唱“告太平”歌,言朱元璋定都南京,天下太平。后随军横渡长江,至彭泽前小孤山时,忽无风,船不能渡,疯和尚遂站立船头,呼啸一声,东凤劲吹,兵马始扬帆渡江而过。后和尚辞别而去,问他居处,答:“吾乃庐山竹林寺僧也。”随之白云升起,疯和尚踏白云向庐山而去。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特遣使来庐山,访周颠不遇,人传已在此乘白鹿升天。朱元璋即建亭立碑,以张其事。凭亭北眺长江、九江,近瞰山麓东林寺、千佛塔,皆历历在目。这个故事的真相如何,有心人是可以一眼看穿的。朱元璋颂扬周颠的目的,只不过想藉此证明自己是有神明保佑的真命天子而已,其心理与日后其子朱棣在武当山大封“真武大帝”,如出一辙。
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5米。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
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4米(比肩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其塔顶偏离4.4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碗罕见的艺术珍品。
虎丘景区内的云岩寺:寺内碑刻记载,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舍宅为寺,名“虎丘寺”。当时寺建于剑池山下东西两处,本是两个寺。唐时为避李虎 (唐高祖李渊祖父)之讳,便改名为“武丘报恩寺”。会昌年间(841~847年)佛寺废毁。后来重建时,合两寺为一寺。五代末,增建虎丘塔。北宋至道年间(995~997年)重建时又改名为“云岩禅寺”,清康熙年间更名为“虎阜禅寺”,但人们仍习惯俗称“虎丘寺”。这是云岩寺的大雄宝殿,注意:一般寺庙都有钟楼和鼓楼,而云岩寺没有,将钟和鼓立在大雄宝殿门外,与众不同(其实方便和尚打鼓敲钟,不用上下爬楼那么辛苦)。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