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位于辉县秋沟村的石缸岭,一块上千平方米的山顶上有近百个石坑,大小不一,大者如缸,小者如盆,有的里面还有水,可以喝。因石坑形状多为圆形,当地人称其为“石缸”。据科学家考证“石缸”为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学名冰臼。
在二、三百万前,经历了大规模冰川运动。
冰臼是指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作用形成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是古冰川遗迹之一及其运动存在的有力证据。
《发现冰臼》的作者韩同林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专家。他于1997年7月一次偶然出游中在河北省丰宁县喇嘛山山顶发现大量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群,从而改写了以往我国仅在西藏、黄山等地有冰臼的零星记录。此后,冰臼从高纬度的北国边陲到低纬度低海拔的海南岛,从舟山群岛到新疆阿拉山口被广泛发现,作者对此作了详尽介绍和生动描述,为学术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东部低山区有无第四纪冰川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肯定性依据。
曾17次深入青藏高原考察的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了学术界尚无定论的冰臼成因——“冰说”。为此,该书详实记录了大量缜密的科学实验过程,不仅阐述了“冰说”十大悬谜,而且逐一进行了破解;不仅介绍了“壶说”、“风说”等其他学说,而且通过实验结果捍卫了自己的“冰说”;不仅论证了冰臼对岩圈、水圈、生物圈等全球变化的影响,而且对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等学说提出质疑和挑战。
在《冰臼科学的呼唤》一章,作者提出了人类肤色形成新解——泛大冰盖决定论。作者依据肤色是人类自身保护色的原理指出在大冰盖时期,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华北地区形成了“黄土发育区”,古人类为适应滚滚黄沙逐渐产生了黄色的保护肤色;在欧洲,极度严寒的“白色世界”和冰雪的强烈辐射使古人类肤色白化“成为白色肤色人种的原生类”;在中非,虽气温大大降低,但仍属于热带雨林发育区,昏暗的热带雨林中黑暗的环境使古人类形成黑肤色自然保护色;在澳洲,裸露于地表的红色铁矿形成的红色荒漠造成了古人类棕色保护色,产生了棕色人种。这些新解令人耳目一新。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