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 谭延闿,字组庵,湖南茶陵人, 1880年出生于杭州一个大官僚家庭。其父谭钟麟当时是浙江巡抚,谭延闿本人也是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出身,还做过清朝翰林院编修,宣统元年(1909年)担任湖南咨议局议长。谭延闿为人圆滑,善于审时度势。辛亥革命后,他曾三次督湘,还鼓吹“联省自治”,但终因北洋军阀所不容,而屡遭挫折。后来,他转而依附反对北洋军阀的孙中山。1928年2月任国民政府主席,同年8月改任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一生可以说是官运亨通了,但他却偏偏寿命不长,1930年9月22日,因突患脑溢血去世,时年51岁。
谭延闿有“药中甘草”的称誉,接人待物非常谦恭圆滑,喜怒不形于色。他的特点是深谙中庸之道,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因此各方政治力量都认可他。他对美食非常讲究,曾自制食谱,精美奢华。他还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中山陵碑亭上的题刻就是他所书写的。
谭延闿去世当天,国民政府即令财政部拨发治丧费 1万元,派宋子文等负责治丧,随后,国民政府又明令为他举行国葬,设立“谭故院长国葬典礼办事处”,负责安葬的具体事宜。谭延闿墓自 1931年9月动工,1933年夏落成,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关颂声、朱彬等人设计。谭墓的设计,一反通常陵墓中轴对称的常规,借原有山水地势,倚山构筑曲折幽深的墓道,并布置具有江南园林风味的墓园,因而不落俗套,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中山陵园众多享受国葬礼遇的名人墓葬中,他的墓葬是最有特色的。
阵亡将士纪念塔,又称灵谷塔,建于 1931年至1933年。塔基为直径30.4米的大平台,平面为八角形,外侧围以雕花石栏杆。塔的正面有石阶,石阶正中是一幅长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石雕“日照山河图”。
灵谷塔高 60米,九层八面,用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混合结构。底层直径14米,顶层直径9米,每层都以绿色琉璃瓦作披檐,外有走廊,围以石栏,便于游人凭栏赏景。塔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飞檐翘角,正中塔尖上竖有镀金相轮,金光灿灿,炫人眼目。塔内正中有钢筋水泥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层,共252级。这一造型美观的九层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菲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酋。塔的内、外壁上刻有许多碑文。底层正门横楣上有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所题“灵谷塔”三个金字,后门额刻有 30年代陵园园林组主任 傅焕光所书“有志竟成”四字,外壁四周是蒋介石题的“精忠报国”四字。塔内第二至四层壁上嵌有孙中山先生在北上时向黄埔军校的告别辞,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草书,共 12块碑。第五至八层壁上嵌有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词,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篆书,共16块。于右任和吴敬恒都是民国时期的四大书法家之一(另二人是谭延闿的楷书和胡汉民的隶书)。 第九层内外均无碑刻。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