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毫无疑问,自动化装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科技有反噬的可能,人类需要防范的智慧,倘若过度依赖自动化,我们自身的机体功能将得不到加强与完善,反而会退化。
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忧心忡忡地表示自己恐怕难以驾驭超广角手动镜头的对焦——哪怕使用F8以下的光圈拍远处的风景;也无数次面对敬畏M档如鬼神般的“摄影爱好者”,满怀憧憬地等待着全自动可以完全理解并实现个人想法的一天……他们的共同点是:对芯片和程序的信赖度,远远超过自己的学习和接受能力。
基于人体本能的操作,是永远不可能被智能化设备完全取代的,而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可靠的,这个道理是否很难理解?
操作纯手动镜头,或用M档拍照,真的就像驾驶宇宙飞船一样需要超凡的体格和智力并且需要经过长期和复杂的训练吗?
为什么不给自己多点耐心和信心,用心去体会一下呢?你讲很快发现这些早已公开的秘密:有时候,M档更方便,操作更简单;有时候,手动头更可靠,而手动对焦更快捷;相信我吧,这个过程不会如你想象得曲折和漫长。
“秘密”一:绝大多数镜头,无论是现代的自动头还是古典的手动头,15m或更短的距离之外,就是无穷远合焦位,而广角镜头需要对焦的被摄物距离,一般不过5m左右。把你的镜头拨到MF——如果你没有纯手动镜头的话,拍几张试试,真的很难吗?
注意,我从来不否认拍娃、拍鸟、拍蜜蜂、拍运动健将的英姿,用AF的合焦成功率要高于MF,我只是说,并不是没有AF就拍不成照了,也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AF。
“秘密”二:在相机的众多档位中,M档的操作是最简单的——请不要把“简单”和“方便”完全等同,有时候,M档最方便;有时候,M档不太方便,但对于摄影创作者来说,无论何时,它都是最简单、最直观的。假如你认为M档的操作很复杂,那就说明你现在连最基本的摄影常识都还没有理解。只要你真的明白光圈、快门、IOS之间的变量关系,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我上述结论投赞成票。
拿起你的相机,往取景器或肩屏或主屏幕上看看吧,在中心醒目的位置,是否有一个带指针的标尺?没错,就是那个和光圈优先的曝光补偿标尺长得一样的东西,那就是你调整参数的依据——如果你不使用独立测光表的话。方法及原理与自动档的曝光补偿相同,不同的是:M档不会随着测光区域的变化而自动改变参数,所有参数都需要你动手调整——因此,有时很方便,有时不够方便。
记住一条:当你觉得M档最简单的时候,在使用自动档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因为,这次你是真的懂了。
一楼其实是引子,以下才是主题
话说昨天,我去一位友人家把酒话器材,只带了一枚在香港淘的腾龙90/2.5微距镜头和一枚EF20-35/2.8L。晚上八九点钟回家,快到自家小区门口时,听得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举目一望,只见射灯交错,人头攒动,得,一定又是哪个商家惦记着咱街坊的荷包了,打着庆祝节日的幌子赶这促销来了。
走近一看,果不其然,原是暑假到了,小区内的琴行捣鼓了一台庆七一文艺汇演,不消说,醉翁之意不在党也。
有白看的热闹不看是为不智,而作为摄影爱好者,光看热闹不拍照,则为无心。
没有39点、51点、XX点对焦的牛机,没有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的大光圈牛头,还拍不拍?
拍,咱不是秘笈吗?那啥,对焦基本靠手,变焦基本靠走。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