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先报个到,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摄影视频,非常支持拥护T兄观点,这个相机上的视频功能可以说开创了一个电影时代的新纪元吧呵呵,试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究竟会能有多少人亲自能够尝试一下摄影的创作呢?将来发展会更加普及迅速。俺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和困难就是后期制作太头疼了,或者说太费时间了,可以随手拍出来却不能随时制作出来。这个俺正在向T兄学习,力争早日自己会剪辑编辑出自己的相机视频小品来。呵呵,目前看使用率很少。
同时拥有5D2和1DMARK4, 基本作为电影机使用,照片很少拍了......
中国有句古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电影后期会牵扯到非常多的软件,像photoshop等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当你掌握了电影后期软件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你有艺术创作天赋,因为,电影的后期,法国人叫它“蒙太奇”,而我将它称之为:“艺术的再创作”。
静态摄影是“一瞬间的美丽”,而电影是“时光的精彩”
静态摄影的升华、最高境界= 电影艺术!
仁弟所言好,俺支持赞成并学习了。
我很支持单反上的摄像功能。
首先很多人说术业有专攻,这是正确的,用正确的工具做正确的工作的效率确实最高的,这毋庸置疑。但是,他们嘴里的术业有专攻,根本上就存在错误。
而真正的术业有专攻是,摄像有分很多领域!
民用,包括婚庆在内的民用摄像,不需要什么太奢侈的机器,严格上说,你用社么摄像机都可以,从DV到广播级,我还看过用beta的。但是大部分人用小dv就可以ko了。但是其拍出来的东西如何,弱光如何的,没必要说了,有什么可说的,人家拍一次才几百块不到一千,还给你剪了,压个说的过去的小片出来。你要非比这个,我只能说,谢特。
然后是广播级,很多人说5d2如何和广播级的,当然了,也是因为很多人经常用5d2的画质和广播级的画质去比,这个是可以比的,但是广播级的操作性确实是5d2比不了的,我们也都承认了,但是那一小撮人就爱揪着这个不放,放大缺点而忽视优点。还有,5d2和广播级的价格还不是一个档次呢,5d2想要达到不用太好,sony或松下那样的适用范围,至少要配个28-300吧,加上1。5万的那种带监视器的摄像扩展架,才多少钱?广播级(进棚的,采访机不算,我的Z1C都是广播级,但是怎么进棚)几个机身多少钱?
然后再说影视级的,拜托,拷贝再**也是化学产品,不是数字信号,你转换成数字信号了,还是要看录像机,控制台的能力的,但是这些东西都已经是5D2价格的10几倍了。而且转出来的东西也好不到哪去,至少普通的观众是无法察觉的。这个级别的输入设备就不用说了吧,一个镜头还5d2好几圈。
非要说制式问题的话,那后期是干蛋的啊?仅仅是为了蛋疼而设计的摆设吗?所以这个不是问题,硬要说这个是问题的人,我只有一句话,哦,谢了个特的!
5D2也是有缺点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操控,即使装上了专门开放的摄像托架。摇移是好解决的,但是推拉的平顺度仍然是个问题,毕竟人手拧的和马达控制的不一样(从楼主车站的片子里也体现了这个问题,多次出现推拉时由于稳定度不够而产生的位移,还有推拉时的不够流畅。当然了,比较了后面的进口制作,人家下的功夫肯定是要比楼主下的深了。。。这个我不想太避讳,从多个角度看,这个推拉摇移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托架加更加纯属的操作(刻苦的训练)。如果什么时候能出现电动推拉,并且能与对角联动的话 ,那就太完美了。不过,这个应该不会在1年内出现,首先佳能自己会不会开放是个问题,副厂的话,能不能得到佳能在对焦算法(佳能的对焦算法是世界上最偷奸取巧的)上的支持也是个问题。
最后说说在我眼中这个玩意的定位
说神马娱乐和拍突发什么的,你有意思没意思呀,说这么个含糊的词。
好莱坞的大片也叫娱乐,那个也是为了娱乐而产生的。谢特!
突发,这用你说啊,是个有摄像功能的东西都能干的你说出来有冒用啊。谢了个大特!!!
我认为这个玩意最好的定位就是3点,一个是真正的高烧不退,让那些烧摄影又喜欢烧摄像的高阶爱好者找到了最具性价比的平台,具体不解释,理解的了算智商正常,理解不了的算超常的……笨。
二是给那些实力较弱或者预算紧张的专业工作室等机构一个可以和市场主力竞争的机会,那些大鳄,主力们的设备肯定是优越的,小制作的同志们往往由于无法拥有适合的器材而发挥其优秀的创意,(别说租,想租东西搞创作,创新,那个不比买便宜多少,时间成本你就搭不起)。这下他们得到最便宜的实现平台。
三是那些前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制作人们,他们本身的设备和创造力并不缺乏,更不缺乏激情,但是他们往往更愿意尝试,当他们认可了这种新的设备的时候,便会根据新设备的特性开放出更多,更有意思的新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自己随着这些新技术手段而产生的新想法,这些创造又反而刺激了厂商在创新性上面的投入,光靠厂商自己的团队搞创新跟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最后,那些人不愿意承认这个,或者说些个风凉话,甚至恶意重伤的其实就是“穷鬼思想”。当然,我也是穷鬼。
这些个人,抱着这样那样的理由说这样那样的话,实际上就是因为5D2的摄像功能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摄影成本呢。
是的,成本是增加了,但是绝对没到该口诛笔伐的程度。
D700不能摄像,但是1200万的像素,在5d2面前抬的起头吗?差价1000多,这1000多给你带来了高清摄像,机内压缩,你还嚷嚷什么?哦,你不愿意花这1000多是吗?那去买5d啊,像素比D700高,而且还便宜那么多!首先5d2是5d的升级,5d稳坐市场的时候价格就是现在5d2差不多的样子,现在5d2不但比5d升级了那么多,而且还加入了摄像,你还嚷嚷?就这么说吧,就算5d2不摄像,也是现在的价格,你去比较5d就知道了。跟得了便宜卖乖,当婊子立牌坊有什么区别?不是穷鬼思想是什么?
好吧,说话难听,但是我认为是”真实的事情“。不高兴或者对号入座骂我的人全部err99!
电影后期不能再网上交流的,或者说交流起来非常吃力。
最好面对面。
当然有些问题大家可以提出来,只要我知道的,我会告诉大家的。
一起交流。
请大家观看首映式那天的电影花絮。
由5d2高清爱好者老猫拍摄的。
后期:我
优酷的高清影片解码技术尚不可,只能凑合了。
请点击下面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3OTUxMzMy.html
作者: toukyou 这睡狮终于醒了! ![]() 朋友们!真诚欢迎大家走进电影艺术殿堂! |
很强大。。照相机和摄像机是两个类别的机器。
首先,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这是本人的第一个回帖,很高兴认识各位。
对于单反的MOVIE功能,本人认为它只适用于娱乐和对摄影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记录,并不适合应用在专业视频领域。原因如下:
1、第一是格式问题。高清不高清的先放一边,首先逐行扫描(P)系统本身就不适合广播电视领域,我们平时收看的都是隔行扫描信号(i);其次30帧的帧速率更不适合我国国情。
2、成像问题(或者叫处理电路问题)。在摄像系统中“机头”才是王道。单反相机的视频GAMMA处理电路不是针对电视环境进行优化的(或者说根本不是针对视频拍摄设计的),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将相机拍摄的视频上载到非编通过专业监视器监看,视频的宽容度非常窄,对比度和色彩严重失真,无细节可言。
3、镜头问题。专业单反镜头的成像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但那仅限于照片拍摄而言,照相机的感光元件是什么?大尺寸单片式COMS,而非3CCD棱镜系统;照片的呈现载体是什么?电脑显示器或相纸之类,而非电视机或电影放映机。在摄影镜头界尚有“针对数码相机开发”这样的概念,更何况完全不同的视频拍摄领域呢。其实上一条的问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和镜头有关的。再有,虽然单反相机拥有庞大的镜头群,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加起来比不上一只20X变焦的专业摄像机镜头,在摄像中“推、拉”是必不可少的基本镜头语言,如果没有足够的变焦比是无法完成这样镜头的拍摄的。提到镜头可能有的朋友会拿佳能的XL系列摄像机说事,没错,XL系列摄像机的确顶着“红圈”镜头,但那和单反红圈头是两码事,不过是佳能的宣传噱头而已,也别指望它能有多高的性能表现,佳能除了相机镜头以外还是摄像机镜头领域的王者,佳能一只高档的摄像机镜头要10多万,而整套XL系统才多少钱?在视频领域中从来没有“镜头至上”的说法,所以押宝别押错了。
4、操作问题。单反相机+单反镜头这套系统的结构本身就是非常不适合活动影像拍摄的,操作稳定性先不说,那至少可以通过三角架解决。而伺服系统是个制约视频拍摄的大问题,前面说了镜头的变焦比的问题,而就算有那么一只变焦比足够大的镜头也无法解决变焦拍摄时的操作问题,没有摄像机镜头手柄上的电动伺服装置是无法拍出漂亮的变焦镜头的;
还有光圈。无论是用照相机拍摄还是用摄像机拍摄,没有自动光圈是不行的,但只依赖自动光圈是肯定不行的,在活动影像的拍摄中自动光圈是非常不可靠的,那么就需要有方便的手动光圈操作方式。但是很可惜,现在的镜头上早已经找不到机械光圈环了,而且即使有,像照相机那样一挡一挡的调光圈也是不适合视频拍摄的。相机镜头是有级光圈,而摄像机镜头是无级光圈,也就是说在两档光圈之间存在着无数个半挡,摄像师可以圆滑而连续的微调光圈值,最终呈现在画面上的是连续线性的曝光调整,而不是一挡一挡的跳。
总结,本人文字功底不好,上面罗里吧嗦胡说了一些单反拍视频的一些主要技术障碍,其他方面还有一些如录音、存储、取景、视频编码、续航等问题就不一一罗列了。归根结底照相机始终是照相机,它替代不了摄像机的作用,哪怕是最入门的摄像机。所以“单反MOVIE”仅供娱乐。谢谢!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为什么迷上单反高清数码这一功能,原因非常简单!
canon5D2(1.75k)的画质直指美国数码专业摄影机RED ONE(4K和胶片摄影机一样)的画质,而RED ONE的价格人民币100万! 在RED ONE 上市前,是sony垄断的高清摄影机的市场,sony的HD系列高清摄影机的价格均在50万人民币以上。你能玩得起码?!!!!!哈哈
而且,sony的高清是 1080i(隔行扫描),而5D2是1080p(逐行扫描),H264、画幅和35mm胶片一样(全副CMOS)。哈哈~~ 也就是说,我用万八千的就能玩高清电影了,圆了我儿时的电影梦!!爽大了!
哪个好,大家一目了然!
也许大家会问,为什么价格和画质成倒挂?
我个人的意见如下:
定位:首先是专业和民用的区别,相机的保有量至少是摄像机
的十倍以上,价格自然比专业数码摄像机低,仅这个区
别价格就在几十倍以上。
画质:专业不一定就好,价格贵的不一定就画质高,目前索尼
的HD系列CCD均比佳能的单反CMOS画幅小得多。
操控:操控上有难度是单反拍摄视频的最大瓶颈,摄影机的操
控非常容易。
性能:单反具备胶片的平滑曲线,宽容度接近胶片,画质非常
的柔和,而专业数码摄像机反之。
镜头:单反的良好镀膜的镜头更加丰富。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