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谁说来的,要想知道自己学没学会,最好的检验办法就是教别人。
呵呵,开个玩笑。
自己总结了一下,有很多是摘抄,也忘了出处了,引用了哪位大虾的话,请多多原谅。
-----------------------------------------------------------------------------------------------------------------
第一节 摄影画面构成要素
人像摄影的画面由以下成份组成: 1.主体 2.陪体 3.前景 4.环境 5.背景
一幅人像摄影的画面由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和环境这几个主要成分构成。由主体、背景2个成分就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照片(见图1)。也可以在照片中同时加入多种成分(见图2)。
以上各成分是一个照片的局部,这些局部的合理搭配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和人物会因拍摄者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照片。这就是拍摄者的组织能力高低的问题了。说这些的目的就是照片的构成成分再多也要服从整体的布局,使照片整体感强,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各个美丽局部表现。关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请参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一.主体
1.对焦在人物眼睛上,人像照片的主体是人物,人物心灵的窗口是眼睛,对焦在人物眼睛上有利于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独特气质。(见图3)
2.加大人物在画面的面积,即特写。可以有效减弱其他成分的干扰,突出主体。(见图3)
3.不要把人物置于画面的中心,要把人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见图4)
4.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呵呵,只要是江湖摄影高手都用这招,这个方法的应用是区别业余等级的标准。(如图5)
二.陪体
陪体的作用是:1.丰富照片的内容;2.帮助构图;3.与主体共同完成表现主题的任务,应用时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见图8)
三.前景
前景最主要的作用是使画面产生空间感、帮助构图。(见图9)
四.人像背景的选择原则
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背景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人物与背景的相互关系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人像摄影的实践来看,背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平面的,有纵深的,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如何借背景刻画被摄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以下几万面来考虑:
1.选择适合照片主题的背景,如欲显示被摄者的职业特点,我们可把其工作现场作为背景,并采用现场自然光线拍摄,力求画面产生常态的气氛,把环境作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来衬托人,用环境来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见图10)
2.如照片反映的是人物的容貌、气质,强化主体,使人物形象显得很鲜明、生动。那背景就应以简洁、朴素为佳。(见图11)
6.掌握背景在画面中所占位置的比例。背景在画面中究竟该占多少地位为最佳,没有一个规定,但是有些原则是可以参考的。如你拍摄一幅表现被摄者职业的环境肖像,那么背景可以用得大一些,只要不是大到喧宾夺土的程度即可拍摄人物旅游照片,画面中有名胜古迹出现时,背景所占的地位也可以尽量多些,避免把景色拍得残缺不齐。还有,拍人物全身像背景宜多些,以免造成局促感,而拍胸像照;头像照,背景则宜少些,使观众的视线更集中于主体之上。
7.避免一些不良的背景。好的背景能起到烘托、美化被摄人物的作用,而不良的背景则会影响画面的美观。以前大家都爱在花从前留影,以使自己也能象花一样美丽,可照出大都是自己变成了绿叶。这是因为花丛色彩鲜艳而又杂乱把主体给夺走了。现在有些同学发现在破门、砖墙这些并不美丽的背景前到是能使被摄者显得很好看。有些人甚至说在垃圾堆前也比花丛前照片来得漂亮。其实这样说有些过分了,仔细研究一下破门、砖墙,这些背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通之处,破门、砖墙、篱笆,这些东西色调都很统一,而且都有图案性,还有一种历史感在其中。所以现在流行的这种背景也有其艺术根源和怀旧情绪在其中。怀旧思潮过去之后,我觉得如果花丛也能色调统一而又经过艺术排列重复的话,也能成为一种很好的背景素材。在摄影中,有如下一些景致一般不宜充当背景:
⑴景物零乱繁杂。
⑵喧宾夺主的亮色块的景物
⑶具有冷色调的大面积景物靠近人的脸部(因为当它反射到被摄物脸部时,会使人物显出一种病态的样子)。
⑷反差异常强烈的景物。
总之,背景的选择必须具有图案性。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