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后院有棵枝叶茂盛的桉树,是传教士当年为聊解思乡之愁,用欧洲带来的树种种下的,至今已近百年,高大的桉树要四个人才能合抱,这可能也是云南树龄最长的桉树。
大树四周是大片的葡萄园,深秋季节,葡萄藤上已经果实累累。茨中的葡萄比常见的葡萄要小得多,仅指甲盖大小,颗粒小而饱满,口味甜中带酸,是名叫玫瑰蜜的法国葡萄。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礼堂内部照片
“文革”中,教堂因为被用作小学课堂,才免于被捣毁的厄运。墙上的圣经故事壁画已经脱落殆尽,但是,斗拱上方的花卉依然清晰可见,天花板上的植物图案色彩如新。红色的地毯上有板条钉成的座椅,周末的时候村民们都会前来行礼拜。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教堂的后院有两座并排的坟墓,墓穴均为圆拱造形,墓上有十字架,北侧墓穴的墓碑上刻着法国传教士伍许冬神父的名字,他死于1920年。另外一座已经没有姓名的墓穴埋葬的是瑞士传教士于伯良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后院有棵枝叶茂盛的桉树,是传教士当年为聊解思乡之愁,用欧洲带来的树种种下的,至今已近百年,高大的桉树要四个人才能合抱,这可能也是云南树龄最长的桉树。
大树四周是大片的葡萄园,深秋季节,葡萄藤上已经果实累累。茨中的葡萄比常见的葡萄要小得多,仅指甲盖大小,颗粒小而饱满,口味甜中带酸,是名叫玫瑰蜜的法国葡萄。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茨中的山坡上到处种满了葡萄,家家户户都有制作葡萄酒的器具。老百姓从传教士那里学会的葡萄栽种和酿酒技术承袭至今,村里每年酿制的葡萄酒由酒商包装后运到市场上销售。
现任主教是姚飞(不是照片中这位),老乡见老乡,先把美酒尝,陈年的玫瑰蜜,回味甘醇沁人心脾!从此和玫瑰蜜结下不解之缘。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教堂的后院有两座并排的坟墓,墓穴均为圆拱造形,墓上有十字架,北侧墓穴的墓碑上刻着法国传教士伍许冬神父的名字,他死于1920年。另外一座已经没有姓名的墓穴埋葬的是瑞士传教士于伯良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谓是个奇迹。
18世纪中叶,西方天主教士进入迪庆,竭力将其势力渗透到滇西北并力图扩展到藏区腹地。他们建立教堂、发展信徒,在强大的藏传佛教势力中,极艰难的存在着。信徒甚少,并且日益被信仰藏传佛教的百姓所仇视。百姓们不能容忍天主教士的传教活动,引发了阿墩子教案和维西教案。 在1905年的维西教案中,愤怒的群众焚毁了澜沧江、怒江沿岸的10所教堂,杀死了法国传教士余伯南和蒲得元。当时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势力,派重兵镇压僧俗民众,反洋教的群众抵抗了三个月,最终被镇压下去,教会因此而获得了巨额赔款,在茨中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上兴建茨中教堂。 1921年,茨中教堂竣工,成为天主教“云南铎区”主教坐堂,下辖2个分堂,先后办过一所学校和一所修女院,1951年在此成立省立第一完全小学。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礼堂内部照片
“文革”中,教堂因为被用作小学课堂,才免于被捣毁的厄运。墙上的圣经故事壁画已经脱落殆尽,但是,斗拱上方的花卉依然清晰可见,天花板上的植物图案色彩如新。红色的地毯上有板条钉成的座椅,周末的时候村民们都会前来行礼拜。
9. 滇西北游记
中甸机场,
再见了,香格里拉!
9. 滇西北游记
9J: 寻找茨中教堂
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谓是个奇迹。
18世纪中叶,西方天主教士进入迪庆,竭力将其势力渗透到滇西北并力图扩展到藏区腹地。他们建立教堂、发展信徒,在强大的藏传佛教势力中,极艰难的存在着。信徒甚少,并且日益被信仰藏传佛教的百姓所仇视。百姓们不能容忍天主教士的传教活动,引发了阿墩子教案和维西教案。 在1905年的维西教案中,愤怒的群众焚毁了澜沧江、怒江沿岸的10所教堂,杀死了法国传教士余伯南和蒲得元。当时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势力,派重兵镇压僧俗民众,反洋教的群众抵抗了三个月,最终被镇压下去,教会因此而获得了巨额赔款,在茨中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上兴建茨中教堂。 1921年,茨中教堂竣工,成为天主教“云南铎区”主教坐堂,下辖2个分堂,先后办过一所学校和一所修女院,1951年在此成立省立第一完全小学。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