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一下
谢谢楼上几位大虾评点,言之有理!我尝试不把纪实作为“创作”,配以文字,就象是记者的发掘,力图揭示一些社会问题。
众人抬着由真的五十元版人民币给亡灵贴出一个“寿”字在村庄里走一圈,这是又一种昭告:乡邻们看吧,我是多么孝顺,这些祭品都是我买的(我有钱!),对死人来说钱就是纸,一切的人情、恩怨、财富、躯体全如化灰的纸一般,可对活人来说钱就是一切。
吹吹打打抬着祭品,“迎祭”的队伍终于环绕村庄一周回来了,这样方显出孝子贤孙们对死者的诚挚。
出殡前的最后一次祭奠,也是最隆重的一次祭奠。
亡者出门前,儿子儿媳再次叩拜。
泼汤――这是俗称,意在使亡人出门前水足饭饱,方显得儿女孝顺。
请教大方!
亡者的一生此时真可谓是盖棺定论了。就要起灵了,亲人们不胜其悲。
儿女们为亡人打造了一口很重很厚的柏木棺材,要七八个壮汉用松木椽子才抬得起来。按当地习俗,出门时和出门后行进途中遇水遇桥、遇沟遇坎、逢岔路口都要哭拜、烧纸。
原板块:风光摄影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登录后才能使用该功能
银羽七级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