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多灯比较复杂,需要控制光比,彩色通常1:2,黑白1:3(引述亚当斯书中话语),因此用夹光或1/4灯位时,让副灯的指数输出只有主灯的1/2. 这个时候原厂高档灯就给力了,ETTL是针对整个多灯环境而不是单灯,哪怕你跳闪或加了柔光伞。比如580ex可以作为主灯并作为无线控制发射器控制副灯,最多三组,每组不同光比,每组可以接无数个灯。当然,手动也一样,只是手动计算,一个灯一个去调整,群拍不会给你这样的时间。 所以原厂灯贵有贵的道理,当然前提是你副灯也必须原厂的,引闪器也必须原厂的,整个系统都必须原厂的。 其中有一个国产光控的,那E-TTL就是错误的。 从整个闪灯系统综合考虑这点,是不是也是买原厂灯还是国产灯的考虑因素之三?
注:有些支持E-TTL的国产灯可以正确E-TTL,但高速同步、后帘同步有问题了。这层楼的观点是我自己的理解,极有可能由于我对国产灯的了解有限观点有错误,需要其它老师指正。
截止目前,我自己问自己的7个问题,上面我回答了6个,但第四个色温问题我基本没有谈到,这个目前我只有理论,缺乏实践。
我们都知道,闪光的色温基本和日光一致,5400K左右,但夕阳、白炽灯、日光灯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色温片,会发现主体很白,环境光很蓝或很黄,人为闪光痕迹很重。因此,增加色温片在灯前可以很好的平衡冷暖色调对比,甚至创造不同的效果。 但加什么颜色的色温片,加几片,什么场合加,我还在向电压兄学习,比如下面那些色温纸的说明我就没搞明白,全蓝色纸的”3200K转到5600K中的这个3200K和5600K到底是指哪?环境光线的色温还是什么?如果是环境光,可闪光灯够不着啊。如果是指灯,可灯是5600K,顶多转成3200K怎么变成了3200K变成5600K。 唉,国产货的说明总是很烂,哪位兄弟明白给我解释一下,否则我又要做一大堆测试。
下面是我买的色温片样子,24元很便宜。
全蓝色纸 201 CTB FULL (将3200K色温转化为日光5600K) LEE Filters
半蓝色纸 3204 CTB 1/2 (将3200K色温转换为4100K) Rosco
1/4蓝色纸 3208 CTB 1/4 (将3200K色温转换为3500K) Rosco
全橙色纸 3407 CTO FULL (将5500K色温转换为2900K) Rosco
半橙色纸 3408 CTO 1/2 (将5500K色温转换为3800K) Rosco
全绿色纸 3304 Rosco主要在荧光管环境中,作闪灯混合现场光的平衡比例用
多灯,尤其是外拍,ETTL绝对好用! 闪~卓的David Hobby喜欢玩手动,因为他外拍经常只用双灯,熟练的话手动调整也不是很难;而Joe McNally 喜欢CLS(尼康的智能闪光系统)是因为他经常玩多灯,而且放灯的位置都非常奇特,拍摄的环境也经常是不容他去手动调节的
多灯比较复杂,需要控制光比,彩色通常1:2,黑白1:3(引述亚当斯书中话语),因此用夹光或1/4灯位时,让副灯的指数输出只有主灯的1/2. 这个时候原厂高档灯就给力了,ETTL是针对整个多灯环境而不是单灯,哪怕你跳闪或加了柔光伞。比如580ex可以作为主灯并作为无线控制发射器控制副灯,最多三组,每组不同光比,每组可以接无数个灯。当然,手动也一样,只是手动计算,一个灯一个去调整,群拍不会给你这样的时间。 所以原厂灯贵有贵的道理,当然前提是你副灯也必须原厂的,引闪器也必须原厂的,整个系统都必须原厂的。 其中有一个国产光控的,那E-TTL就是错误的。 从整个闪灯系统综合考虑这点,是不是也是买原厂灯还是国产灯的考虑因素之三?
注:有些支持E-TTL的国产灯可以正确E-TTL,但高速同步、后帘同步有问题了。这层楼的观点是我自己的理解,极有可能由于我对国产灯的了解有限观点有错误,需要其它老师指正。
我喜欢大卫,乔的补光太复杂了,我没那经济条件
作者: 黄土飞扬 多灯比较复杂,需要控制光比,彩色通常1:2,黑白1:3(引述亚当斯书中话语),因此用夹光或1/4灯位时,让副灯的指数输出只有主灯的1/2. 这个时候原厂高档灯就给力了,ETTL是针对整个多灯环境而不... |
细细的在听
不错的测试,支持
顺便说一下,如果用带TTL的无线引闪系统,可以用AV模式,确定光圈后对环境进行加减曝光补偿设置(通常是减)。如果设置了AV档-1EV的曝光补偿,那闪灯可能需要+1EV的曝光补偿,不过也可能不需要,实际要看LCD的效果。如果玩多灯的话,建议合理对灯进行分组。
如果使用不带TTL的引闪系统,那我建议机身、灯全都用手动档,控制起来会比AV/TV方便很多。 机身M档的时候会有曝光补偿的提示,根据提示选择你需要的光圈/ISO和快门(注意不能超过最高同步速度)。 完成了对环境准确测光以后,机身需要调整的参数就可以固定下来了,接下来就只要确定你M档的灯需要对前景做多少输出的“补偿”了。
有时间再来光顾 讲的很棒
前面我谈到闪光锁和闪光指数中央测光点。这个学问其实和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一样复杂,也有白加黑减一说,你对着白墙闪光如果不增加曝光指数,曝光会不足,对着黑衣模特,如果中央测光点不小心正好在黑衣服上而不是脸上或没有事先针对脸部锁闪光指数,毛豆脸部将惨白一片。
所以,在主体曝光指数测光时到底对哪里测光?这个学问我不多谈,每人有不同的方法,这个需要自己摸索和总结,基本理论和没有闪光的时候差不多。但拍模特基本是对着脸部锁闪光指数。实在搞不清楚就试拍几张看LCD效果。
注:1、这层楼我谈的是基于E-TTL自动模式,手动不存在这个问题,全靠摄影师的经验和大脑,所以,高档灯好,但使用不当效果可能不如300元的国产手动灯。
2、同样这层楼我谈的是针对主体的闪光,环境光我假设你已经用AV档加减曝光或M档固定了。主体和环境两个测光千万不要搞混了,否则会看得云里雾里。就像我前面可颂坊那组,我要保证“菜单”在不同快门下亮度一致,也就是光可控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