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这只是我众多博文之中的一篇,还有其余的希望大家一起过去看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欢迎来我的blog做客谢谢
http://blog.pchome.net/2810173
沈洁的blog点击进入
要看这篇博文完整版的,可以直接点连接进去
http://blog.pchome.net/article/300067.html
感受蔡司的魅力,体会摄影的艺术
求祝福,变态误入。发帖不易,写博文更不易~~~~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摄影界传奇的品牌,这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德国卡尔蔡司
那个深蓝色的标记,已经成为了一种极致追求的标志
不过这里首先要给大家讲清楚几点,今天要讲的是真正的德国原厂卡尔蔡司,镜头,而不是我们平时所常见的索尼卡口卡尔蔡司。他们之间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所谓的索尼单反用的卡尔蔡司镜头,其实全称只能是卡尔蔡司认证镜头。简单的说,就是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给索尼公司一套仪器,让索尼去自行生产,然后生产出来的镜头如果它的光学性能可以通过卡尔蔡司公司仪器的测试,就可以贴上卡尔蔡司的认证贴标。索尼的卡尔蔡司认证镜头与原厂的德国造卡尔蔡司镜头相比,虽然光学性能勉强还能算是过得去,但是,整体的做工,与制作风格可就是天差地别了。简单的说,原厂蔡司的镜头镜片都是磨制出来的,而索尼的蔡司,镜片都是压出来的。塑料外壳。便宜货。
俗话说的无图无真相,可能有人说我诋毁索尼的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大家还是自己瞧瞧吧。
几经辗转,熟悉的佳能5D又一次来到了我的手上了(也是我真正使用过的第一台单反相机,感情很深的,眼泪哗哗的),所不同的只是,这次佳能5D的主人从莱卡换成了德国卡尔蔡司。与两枚德国卡尔蔡司的纯正手动对焦镜头,对你没听错,确实是手动对焦镜头,迄今所有的德国原厂卡尔蔡司镜头,都是只能手动对焦的。事实上这就是我,第一个要和大家说的。
当变焦环变成对焦环
事实上整个德国原厂的卡尔蔡司镜头不仅全部都不可以自动对焦,甚至连基本的光学变焦都不可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狗定胜牛变,相信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德国原厂卡尔蔡司之所以把所有镜头都设计成了定焦,其本身就是为了出众的光学性能,因为要知道许多极其优秀的光学系统结构,由于镜片之间存在的补偿关系,都是极其不适宜做成光学结构可变的形态。如果你真的执着于最极致的光学性能,那定焦就一定是你的唯一选择。
一般传统的相机,镜头都是集成有对焦马达,驱动镜头自动对焦的。但是,很显然,受制于对焦马达的物理极限速度制约,所以整个对焦进程并不能做的很长,否则就会发生如某些微距镜头那样对焦速度超慢的问题。但是反之如适马那样有意把对焦进程做的很短,虽然在同样的马达速度下实现了更高的对焦速度,但是换来的却是对焦精度的急剧下降的,因为毕竟马达位移精度是有限的。(这种对焦精度的下降,虽然在样张上,可以通过照相机的前后移动进行人为误差补偿,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拍摄技巧,还是可以拍出不跑焦照片的。但却是一般人切切实实会遇到的大麻烦)
这里我给大家两张照片来做个对比测试,大家就会有一个比较具象化的理解了
左边这位是佳能神乎其神的二代红圈百微,右边这位就是卡尔蔡司的Makro+Planar T*2/100对你没看错,是F2光圈的百微。上图是它对焦在无限远端时候的长度
当我们把它的对焦环从无限远段,旋转至无限近段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大家可以看见,它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红圈百微。可见对焦进程之长了。
可能这个还不是太直观,我这里给大家罗列点数据吧,Makro+Planar T*2/100 周长234mm 旋转了222mm,差不多约等于旋转了341度,基本上已经接近旋转了一圈了。同时它的长度,从无限远处的97mm 一直拉伸到无限近时的149mm,对比佳能二代红圈百微,周长242mm 旋转了98mm 约等于旋转了147度,虽然比不过蔡司原厂百微的341度,但是也已经比周围大多数镜头的对焦进程长太多了。由于是内对焦的结构,所以镜头的长度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不过缺点也很明显。相比于卡尔蔡司原厂百微的外对焦结构,内对焦结构,事实上是以破坏光路结构为代价实现的光学对焦。换而言之就是当被摄物在不同对焦距离的的时候光学性能是不完全相同的,甚至连焦距都有所变化,如果有细心的朋友,建议可以做一个实验,就是看看无限远端时候的视角与最近对焦距离时的视角变化,可以发现,当对焦点在最近对焦点时,焦距事实上缩水了。~~~~而这个100mm其实是在对焦点无限远时测得的。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这事实上是内对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卡尔蔡司作为极致光学性能的代表,自然不会对此妥协咯。可见德国人做事情严禁过硬的作风。
PS:大多数的适马镜头,对焦进程一般只有45度左右,索尼的卡尔蔡司镜头普遍对焦进程也就只有90度左右。虽然旋转对焦环的度数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决定对焦进程长短的表征,尤其对那些电子对焦环的镜头就更不是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传统镜头而言,还是普遍适用的。
说个真实的案例吧,当我们半按快门,然后转动对焦环,手动对焦的时候,单反相机的相位差对焦系统还是会给出你合焦提示,你会惊讶的发觉,虽然对焦屏上的对焦点是一闪而过,但是当你细微转动对焦环的时候,右下角的合焦提示灯却还是一直提示着合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单反的相位差对焦系统看来,我们的镜头其实一直是对焦对上的,也就是说,蔡司镜头的对焦进程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传统单反相位差对焦系统所能达到的检测精度。我们知道对焦越精确,照片就越犀利,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照片。这也就是为什么卡尔蔡司如此执着的坚持着手动对焦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对完美的极致追求。
可能有许多人实在无法接受这种只能纯手动对焦的设计,毕竟在这个快餐文化充斥的时代,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
但是在人的生命中,总充斥着一些小小的美好,当变焦环变成对焦环之后, 一切动作都被放慢了。我们终于有时间停下身子,慢慢去留意那些原本就一直停留在身边的美丽,终于有时间去想象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终于没有了照片跑焦的借口了。这才是摄影,不同于拍照的一种艺术。
精密仪器光学仪器
如果你没有真正触摸过正宗德系卡尔蔡司,或许你永远也无法理解这种美妙的感觉的。全金属的做工,严丝合缝的阻尼
如果当你旋转卡尔蔡司对焦环的话,你就会体会到那种如同精密游标卡尺般的手感,感觉有油润滑般的阻尼享受,但是却又没有一滴的油从中渗出。这种手感和那些全塑料的,量产化的,日系玩具镜头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卡尔蔡司就是一件纯粹的德国人的艺术作品。是摄影器材中的桂冠。
甚至就连这个普普通通的遮光罩都显得如此与众不同,相比之前春卷大大对比过的图利镜头,与索尼镜头,就好比是三个明显的分水岭,简单的说,索尼,腾龙,适马的遮光罩,都是纯abs工程塑料,图丽呢,是工程塑料,内侧植绒,而正宗德国卡尔蔡司呢,是奢华的全金属+内侧植绒,就连简单的金属遮光罩卡口,都是有弹簧锁紧的,那种扣入取出的声音都是如此美妙奢华。怪不得大家都要崇拜德系的东西了。
PS:春卷的相关测评链接:索尼卡口图丽AT-X 116 PRO DX(11-16mm F2.8)超广角测试
事实上德国人严紧,精益求精的作风,在卡尔蔡司镜头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才是德味常年令人着迷的秘密
蔡司是一个讲究品质有诚信的企业,蔡司的老总在 Photokina 2010 上自己都说了「他們設計並製造鏡頭給 Sony」,竟然还有人冒充蔡司老总他爹说:“老子比你还清楚!”
服了,索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出处: http://bbs.fengniao.com/forum/1877018.html
对性能永不妥协的态度
可能说摄影镜头,最重要的还是光学性能,对没错,显然,精装的德系卡尔蔡司这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这里我就帮大家讲讲卡尔蔡司光学性能方面的优势吧。
之前我就曾经和大家说过,索尼的蔡司镜片是压出来的,而正宗德系卡尔蔡司是磨出来的,对没错。问题就在这里了。可能大家还不太清楚其中的差异。这里我就帮大家细细讲讲,上图是日本图利公司手册上的技术说明,大致给我们讲解了3中不同镜片的加工工艺,分别是P-MO树脂镜片、复合非球面镜,非球面玻璃镜片。我帮大家讲讲之间的差异吧
P-MO(树脂)非球面镜:简单的说,字面意思,树脂做的,作为塑料的一种,有机物终究注定会氧化,泛黄,光学性能变差只是个时间问题。
复合非球面镜片:简单的说,在普通的球型玻璃表面,浇上滚烫的光学树脂,然后一次性冲压成型,在球型的镜片表面留下一层非球面的树脂层,一样的会氧化,会变形,但是相比纯树脂镜片,透光率高一些,老化对透光率的影响小一点
非球面玻璃镜片:光学技术上的皇冠,珍珠,镜片就应该是玻璃的,通过磨制,与高精度热冲压技术,获得的极致性能的光学镜片。不存在任何的氧化问题,坚硬程度也是非比寻常的。
之前之所以说图利产品的光学性能上相比腾龙适马更胜一筹,说的就是图利这家纯日系的光学镜头生产厂商,至少镜头里面还有这么为数不多的几片镜片是用纯的毛玻璃单纯加工而来的,其它如腾龙啦适马啦,早就已经都是纯树脂镜片与复合非球面镜的天下了。
当然我们有光学系统明珠之称的卡尔蔡司自然全部都是使用的原装实打实的,无机氧化硅玻璃咯。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实力象征啊!!!!自然其中的成本是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
事实上现代光学系统镜头的几乎所有主要基本镜片组合结构都是出自卡尔蔡司,但是你知道的,德国蔡司自然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啦。比如上面这两款镜头所使用的Planar结构。是卡尔蔡司先生快100年前所独创的成名作,它利用奇特的镜片之间的光学补偿作用,达到了整个光学系统中最极致的性能,Planar系统的光学分辨率直到现在都还无人能及。这就是他们传奇的地方。例如之前我提到的Makro+Planar T*2/100,100mm 微距 f2光圈,你在业界现售镜头中还能找到同样焦距光圈更大的全幅微距镜头吗?
这是之前介绍过的卡尔蔡司Makro+Planar T*2/100微距镜头的mtf曲线,你几乎根本无法在其它厂商的镜头型号中找出如此趋于完美的mtf曲线了,这得益于Planar的经典结构,与卡尔蔡司一丝不苟的工程作风,更难能可贵的还在于,一般日系厂商的mtf曲线事实上并不是真实测绘的,而只是理论计算机计算后的理论推导值,这两者之间虽然比较接近,但还是存在差异的,推导值只能告诉你一个大致的mtf曲线走向趋势,而并不代表任何实物精确测量后的实际性能指标。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