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光圈值=镜头焦距/光圈直径。
所以,一款镜头的最小光圈与镜头焦距有关。
当光圈的实际直径小于一定数值时,将会产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将会严重影响成像质量。
根据光圈值的计算方法可知,相同的光圈值,焦距越长,光圈的实际直径越大,焦距越短,光圈的实际直径越小。
也就是说,长焦距的镜头的最小可用光圈可以做的更小,短焦距镜头的最小光圈如果太小,就会产生衍射现象。
如:135相机上,16mm镜头的F22光圈时,光圈的实际直径已经小于1mm了,强光下会产生严重的衍射。所以,一般来说,不管什么相机,在广角时都应尽量少用最小光圈。
有个实例:胶片时代某摄影师受命拍摄一组建筑,为了获得大场景和大景深,这位摄影师选用了135相机的16mm镜头和F22的光圈拍摄,冲出片子一看,灰蒙蒙的一片。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后经人指点,才明白是衍射所致。后又用F8拍摄,很好。
dc的焦距更短,故而最小光圈连F22都做不到。如佳能G5的最小光圈只有F8,这是因为相机的实际焦距只有7-28mm,在广角端7mm的时候,当光圈F8的时候,光圈的实际直径已经小于1mm了。
大画幅相机之所以能够用F64,是因为大画幅相机的焦距较长,故而光圈的实际直径并不小。如150mm镜头在F64时,光圈直径大于2mm,不至于产生衍射现象。
一般非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在长焦端的光圈比广角端更小,是因为在光圈的实际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因焦距变长,故而光圈变小(就是光圈值变大,如由18mm端时的F22变成55mm端的F32)。
恒定光圈在变焦过程中,镜头内部的光圈补偿结构会保证光圈的实际直径会随着镜头焦距的变化而变化,以保证光圈值的恒定。不过这是题外话了。哈哈。
最大光圈与镜头焦距有关,和有效像场有关,当然也和成本有关。
在135画幅的像场下,50mm焦距的镜头可以轻松做到F1.4。
而35mm焦距的镜头要做到F1.4就很困难了。同样,105mm的定焦要做到F1.4也很困难,这不是成本问题,是技术问题。
但是在120画幅下,同样是50mm焦距的镜头,要做到F1.4就更困难了。如哈苏50头的最大光圈只有F3.5。
最小光圈与最大光圈没有内在联系。
前面说的佳能G5的镜头,最小光圈是F8,最大光圈只有F2(长焦端就变成F3了)。
一般是无关系的,主要还是与最大光圈有关,最大光圈大,最小光圈也跟着大,最大光圈小的,最小光圈也跟着小,这应该与镜头的设计和制造成本有关,最大光圈大的,不可能最小光圈做得很小,这样从最大到最小就要分得很多档,增加了镜头的制造难度和成本,不切合实际.但一般微距头会做出比较小的最小光圈来,主要的为了获得更大的景深.个人认为.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