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非常感谢K1指出问题,上面的问题我困惑了。
我是以前对相机的测光就掌握的不好的一类人,完全依赖自动曝光和经验补偿。
现在是依靠入射光数据,初步可以把握主体的曝光尺度。
我知道,其实机内测光也同样可以提供有力的参照,只是我以前没有摸透。
象拍摄这样的环境的人物,使用多重测光,会使得人物过暗,因为背景比较亮。
使用点测光或局部测光,就可以避免或减小背景的影响。使用机内测光,在于要选择正确的测光方式。加上对测光数据的判断。
使用入射光就很简单,总是能很好地提供曝光参考数据。
作者: k1视觉 大海兄,现在我有个问题了, 测光准确不是为了还原物体在这个光线下的反射率吗? 你用了测光表照理是应该让接近18%灰的亚洲人正确还原啊, 难道是因为阴天大家脸都黑了? 还是正好这几个人都比较肤深... |
其实这张照片暴光是准确的,这个人本身脸黑,你看他手,基本上暴光差不多,其他物体都暴光不错,你觉得背景亮是因为我说的动态宽容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一直说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记录下看到的所有的东西。
而你这张照片的主体是什么?吃面条的老头,那基本上这张照片就属于暴光正确的照片。
后面过暴了那是在这个条件下可能不能兼顾的,但是如果减EV,用闪光灯,是可以把人和背后都记录下来的,但是一来可能会打扰你拍摄的对象(假设他不让你拍),二来光线会不太自然,3如果背后都暴光准确了,或许你会发现主体又不突出了。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暴光掌握的好,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拍下来,就和我们拍东西喜欢用大光圈一样,把影响主体的可以虚化掉,同样利用暴光手段,你也可以把不需要的变成“看不见”。
感谢K1指出问题。
嗯,老头子这样说的:“实际我们中国人的黄皮肤是32%的反射率,用手掌测光也好,用脸测光也好都是相机测光+1曝光。”
“原因可能有这几点:
1测光表不准
2相机机械出了问题
3你用测光表的方法不对
其他情况我实在想不出来。”
可能的原因还是我测光不准,因为街头拍摄(娘的,晚上在外面吃饭的时候,看今年1月份的《摄影世界》,上面把“街拍”这个词限定给了时尚拍摄专有。),角度,和测光的模拟性,还有光线的微妙变化,我没有感觉出来,因为有时候,天上的云时厚时薄。
还有其他问题,我要去弄懂。
这就更说不过去了。
32%的反射率的话,应该比18%还亮啊?
也就是说如果你照片中放了一块18%的灰卡,如果这个灰卡暴光准确,那亚洲人皮肤如果是老头子说的32%反射率,应该要比灰卡亮1EV不到,(36%是正好1EV,32%比36%略少了一点。)
而亚洲人的皮肤反射率你可以百度一下,基本可以找到一排18%。不过实际测试我比18%白了不少.
所以你以上的几点都不是你拍出来皮肤黑的原因。
原因可能有这几点:
1测光表不准
2相机机械出了问题
3你用测光表的方法不对
其他情况我实在想不出来。
是的,我完全同意并理解。
但我同时也在想,我要去学会使用闪光灯,因为某些场合,我是可以使用闪光灯的,如果遇到了,我不会,那才叫惨。所以,这也是我积极参加人像摄影活动,从中学习拍摄人像技巧的动力。
今天看到的《摄影世界》第一期上,关于“街拍”,里面很多人使用了闪光灯,这些人更大胆,更具有挑战性。
作者: 如果大海能够 非常感谢K1指出问题,上面的问题我困惑了。 我是以前对相机的测光就掌握的不好的一类人,完全依赖自动曝光和经验补偿。 现在是依靠入射光数据,初步可以把握主体的曝光尺度。 我知道,其实机... |
大海,俺告诫你,上了闪光灯就会上瘾,接着就是玩私*房、玩棚拍,一灯不够,要三灯,都挺费
作者: k1视觉
其实这张照片暴光是准确的,这个人本身脸黑,你看他手,基本上暴光差不多,其他物体都暴光不错,你觉得背景亮是因为我说的动态宽容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一直说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记录下看到的所有的东西。 而你这张照片的主体是什么?吃面条的老头,那基本上这张照片就属于暴光正确的照片。 后面过暴了那是在这个条件下可能不能兼顾的,但是如果减EV,用闪光灯,是可以把人和背后都记录下来的,但是一来可能会打扰你拍摄的对象(假设他不让你拍),二来光线会不太自然,3如果背后都暴光准确了,或许你会发现主体又不突出了。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暴光掌握的好,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拍下来,就和我们拍东西喜欢用大光圈一样,把影响主体的可以虚化掉,同样利用暴光手段,你也可以把不需要的变成“看不见”。 |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