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十、丙中洛(D5: 10月3日,贡山--丙中洛--雾里--秋那桶)
早晨起来,拉开窗帘,发现天完全的变了:不再是晴空万里,而是云雾缭绕,还稀沥沥地下着小雨。这次旅行真的是RP大爆发了。当年去黄山没能看到云海,我就遗憾得不行。本来我还担心这次也看不到丙中洛美丽的云海,看来今天应该能让我得偿所愿了。
未完,待续
早餐在宾馆吃的石板粑粑,是一种怒族的特色食品,用丙中洛地区产的一种石片烤出的饼子,材料是调成稀糊的麦面或荞面。不过说实话,这东西没什么味道,不太好吃。
吃过早餐,我们上路。今天的风景和前两天完全不同了,因为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都被云雾萦绕着,少了一份阳刚,多了一些秀美。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丙中洛景区的大门。丙中洛是来怒江大峡谷旅游必到的地方,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的最北端。丙中洛原称“丙中”,藏语,意为藏族人居住的寨子,而现在已经有11个民族的人在这里居住,以怒族、藏族、独龙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为主,其中怒族人口最多,也是全国怒族最集中的一个地区。
整个景区只在这里收一次门票,之后就不再收费了,还是比较不错的。趁着收费的时间,我们也在附近拍了些照片。
车子继续前行,两旁的风光也越来越秀美,要怎么叫“景区”呢。快到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怒江大峡谷第一知名的景点。来之前我以为整个怒江只有这一个180度的马蹄形大弯呢,实际上怒江有挺多这种弯的,只不过这个规模最大而已。看照片吧,这张是接片而成的,为的是把整个江面和后面的山都放到画面中,游记的第一篇里有。如果能照到冬天翡翠色的江水的话,就更漂亮了。不过我觉得无论怎么照,也没有办法把现场那种空间感记录下来,站在悬崖边上,那种场面还是太令人震撼了。我觉得大家有机会的话,还是亲自去一趟,感受真的很不一样。
从怒江第一湾前行不远就来到了丙中洛田园风光的观景台。这里也是一个标准的摄影点,整个丙中洛的景色一览无遗。丙中洛也被称作“人神共居的地方”,还有,就是这里也卷入了著名的“香格里拉”之争。在前面的游记中,我曾提到,傈僳语中“下次再来”的发音恰恰是“香格里拉”,而且这里出产黄金,这与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是一致的。另外几个争夺“香格里拉”名称的地方是云南的中甸(已改名为香格里拉县),云南的丽江和四川的稻城亚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理由,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我对这个问题挺感兴趣,后来在昆明巫家坝机场还买了一本《消失的地平线》,回到家读了整整两遍。也在网上查了些资料,个人观点如下:
首先,香格里拉这个词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描述了一个人们理想的世外桃源:有雄奇壮丽的峡谷、金字塔般的雪峰、明镜样的高原湖泊、碧毯似的辽阔草甸、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安静苍凉的古城。中甸是经国务院批准后改名为香格里拉的,而且还通过了专家组的论证;丙中洛这里盛产黄金,与书中描写一致,这一点是其它几个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而且傈僳语中“下次再来”的发音恰恰是“香格里拉”,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丽江的理由是:美籍探险家洛克旅居丽江长达27年之久,且写成巨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而希尔顿的小说正是以洛克的记录为基础写成的。另外,在丽江雄古村中还保存有清代光绪三十四年的石碑一方,上面“香各(格)拉”的字迹仍十分清晰。四川的稻城则认为它们那里的雪峰、峡谷、草原、湖泊、寺庙,还有恬静的村庄更像希尔顿笔下的室外桃源。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消失的地平线》作者希尔顿本人从来就没有到过中国,他的小说是根据洛克的记录和自己的想象写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地方都能找到和书中描述一致的特点,然而又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符合书中对蓝月山谷的全部描述。所以我认为,香格里拉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它是中国三江并流地区(洛克的活动地区)的一个混合体:中甸有巨大的喇嘛庙,丙中洛最壮观的峡谷风光、有金矿,稻城有最典型的金字塔形的山峰,丽江有美丽的高山湖泊。还是那句老话,如果有真正的香格里拉的话,那它一定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