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总觉得这部分题目不大好取,就姑且这么着吧。
1、宁缺毋滥
拍摄时先观察,绕着想拍摄的对象走几圈,变换不同角度看看,是否能很好地表现出美感。并不是花草拍出来就一定美,拍出来的清晰照片不一定具有美感。我起初看到觉得美得东西立马就很兴奋,拿起相机就拍,结果是废片一堆。
现在,我学会了在拍摄之前以思考一下,光线是否合适,背景是否符合需要,角度是否合适,能否突出主体,有没有大的干扰……,我的脑子里会有一个想象出来的拍摄结果。思考过后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端起相机按你的设想取景、半按快门对焦,如果觉得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就不再按下快门了,再到别处去找更合适的,有时候放弃会有更大的收获。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张照片是端起相机不假思索就拍下来的,要么是千载难逢的精彩瞬间,要么是没有美感的废片。(呵呵,有点极端吧?)
这里想多说一句,在论坛上发帖也存在这个问题。一组片子选择多少张?选择什么样的片子?想表达什么?想同及场景极其相似的片子也没有必要发那么多?我的原则还是“宁缺毋滥”。
总觉得这部分题目不大好取,就姑且这么着吧。
1、宁缺毋滥
拍摄时先观察,绕着想拍摄的对象走几圈,变换不同角度看看,是否能很好地表现出美感。并不是花草拍出来就一定美,拍出来的清晰照片不一定具有美感。我起初看到觉得美得东西立马就很兴奋,拿起相机就拍,结果是废片一堆。
现在,我学会了在拍摄之前以思考一下,光线是否合适,背景是否符合需要,角度是否合适,能否突出主体,有没有大的干扰……,我的脑子里会有一个想象出来的拍摄结果。思考过后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端起相机按你的设想取景、半按快门对焦,如果觉得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就不再按下快门了,再到别处去找更合适的,有时候放弃会有更大的收获。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张照片是端起相机不假思索就拍下来的,要么是千载难逢的精彩瞬间,要么是没有美感的废片。(呵呵,有点极端吧?)
这里想多说一句,在论坛上发帖也存在这个问题。一组片子选择多少张?选择什么样的片子?想表达什么?想同及场景极其相似的片子也没有必要发那么多?我的原则还是“宁缺毋滥”。
如果拍摄测光不当,容易曝光不准,常见的就是过曝,造成高光溢出,花瓣出现死白,后期无法找回细节。
拍摄花草特写,我多用点测光,而且通常是对着最亮的花瓣测光,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花瓣的细节。看到不少朋友用矩阵测光,拍出来的花草曝光过度,这种情况下需要设置相机适当减曝光。拍摄几枝花的时候,也可以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一般拍花草不建议用矩阵测光。不过,无论是那种测光,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可以试拍1、2张,然后根据曝光结果再调整加减曝光的值。
拍花草还有一个通用的曝光补偿问题,简单说就是 “白加黑减”。对于白色、黄色等亮色的花卉,要增加0.3~0.7EV,甚至1EV,拍摄深蓝、紫色等暗色花卉则刚好相反,需要适当减曝光。这是通常的情况,不排除特意用欠曝、过曝来追求另一种视觉效果,制作出不同影调风格。
经常看到摄友抱怨,红色的花不好拍,有时拍出来的红花糊成一片,层次、细节尽失,全无美感。这大概是数码相机的通病,最起码尼康不少款数码单反是这样的。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现在能比较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具体做法如下,供各位摄友参考:
⑴相机设置。
我的D80各项照片质量指标(饱和度、对比度、锐度)设置成标准(默认),采用NEF(RAW)格式拍摄,白平衡设置成“自动”。
⑵尽量避免在弱光下拍摄花卉。
阴雨天物体的色饱和度比平时高了许多,容易造成红饱和溢出,应适当降低饱和度(可以再后期时处理)。
⑶后期适当调整。
适当选择调整白平衡对花草的色彩表现非常重要。在NX2中打开打算处理的片子,首先尝试调整白平衡,看预览效果决定是否真的需要调整及调整多少。D80的自动白平衡非常强大,绝大多数情况下值得信赖。
相机在“标准”状态下,“色彩模式”默认为Ⅰa,此时能比较好地表现花草的细节,如果想增大反差,可以选择改为Ⅲa,这时画面对比度增大,颜色饱和度也增加,画面效果类同于《光影魔术手》中的“反转片”效果。我多数情况下不改变默认的色彩模式。
放大后看是否需要增加锐度。其实,照片看多了就知道,很多时候并不需要那么锐。我很多照片都不加锐,部分片子锐度选择“中高”。
一般不增加“饱和度”、“对比度”,以免损失细节。如果颜色饱和度过大,可以适当降低这两个指标。
处理完毕,压缩到合适尺寸,转成JPEG格式,存储时“输出质量”选择100%。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