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尼康F最重要专业设计是可更换取景器,而且尼康公司对于让这个功能有了全新的诠释。
德国相机设置可更换取景器,主要是为了切换眼平和腰平,进而调整摄影角度,对于记者而言,腰平摄影很不方便,否则135单反没有那么快替代120双反,而120双反之所以也要安装五棱镜配件,同样是这个道理。对于追求速度的记者而言,左右颠倒取景对于捕捉的影响是致命的。而对于可以悠哉棚拍的商业摄影师而言,这就不是问题,所以我们看到120单反早期大多没有配置五棱镜。
尼康可更换取景器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升级——尼康公司也意识到测光的重要性,而他们选择把测光集成在取景器中。
尼康公司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意识到TTL的概念,但是他们的确为这个概念的实现预留了设计空间。
换言之,尼康F相机不需要像宾得那样重新设计一款SP相机,而是只要重新设计一个测光顶就能完成TTL测光。一直到F2,尼康都是这样设计的。
尼康F一共有4代测光外接取景器,从1962年开始发售,主要以搭售机身的方式推出,名字都叫PHOTOMIC。
第一代外接取景器如上,1962年推出的PHOTOMIC,使用一个外露的CDS来测光,还不是TTL。测光顶上有一个拨杆可以联动镜头上的爪子来实现利用光圈测光的功能。
又过了2年,到了1967年4月,尼康大概自己也感觉到全面测光闯了不少祸,又调整了测光顶推出了PHOTOMIC TN,相机重新设置了测光回路,以中心1.2cm的圆为参照,按圆内60%,圆外40%测光,简单来说就是后来泛用最广的中央重点测光。哪怕是数码相机的测光已经进化到全区域矩阵测光了,还是有人用中央重点测光的。
在1967年,尼康大F已经基本征服了美国,欧洲的新闻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的记者相机。
在1968年,尼康大F推出最后一代测光顶,PHOTOMIC FTN,好家伙,把前面的F,T,TN全整一块了。这一代大F看起来已经有点F2加测光顶的味儿了。
FTN顶相比前代TN,体积缩小,重量也有所减少。
但是FTN能够提示当前镜头的最大光圈,并且可以看到快门速度。
尼康F还有2种功能性取景器,一种腰平和一种运动取景器。
测光问题解决了,下面就是过片了。
新闻记者拍照不仅要速度,还要数量,然后过片扳手显然不可能满足他们对速度的需求,因此尼康大F已经有过片手柄了。
在1967年,尼康大F已经基本征服了美国,欧洲的新闻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的记者相机。
图为大F大全套
是不是感觉很霸气!
这种早期的F-36手柄可以让相机实现4张/秒拍摄,在1960年代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几秒钟,一卷胶卷就用完了。其实后来F2用的那个MD-2,也就5张/秒的速度。
当然,最后还有一点让全世界新闻社彻底破防的地方,尼康大F的价格便宜,它套机的价格是徕卡M3光机身的1/5。说便宜,在那个年代也不便宜,一套大F相当于1960年日本公务员平均5个月的工资呢。不过这对于全世界各地的新闻社来说九牛一毛,这照相机可不是发烧友的玩具,而是妥妥的生产资料,还指望他们去拍点什么大新闻回来呢!
尼康大F的产量也挺大的,从1959年一直生产到1973年,不错,F2发售了它还生产了几年。根据尼康自己的编号,总产量大约80万台。
虽然尼康大F没有后来的F2这么有名,但基本奠定了记者专用相机的范式。
由于记者用135单反对于速度,耐用,泛用性要求是最高的,所以以后一般也以专业新闻记者使用作为顶级135的评价标准,而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手动对焦确切来说只有尼康F,F2,F3,佳能新老两代F1,宾得LX和美能达X1这7种相机。
但是记者实际上也会用很多其他的相机,不过尼康F相机至少从1960年-1990年,是各类记者使用最多的。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