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感谢交流,
商榷我的认知总结是:
1、三脚架、独脚架、手持这三类鸟类拍摄中,手持拍摄最灵活、机动性高,抓拍飞版首选,由此带来轻便是第一考虑要素。
2、任何鸟片的拍摄要出好片都离不开良好光线,所以拍鸟界流传一句话:光线好和拍摄距离近才是硬道理。
3、800mm焦距的定焦镜头,目前能有的最大光圈值分别是F5.6的856镜头,F6.3的863镜头,F11的811镜头,相差一个光通量的光圈F值的级差分别是:1、1.4、2、2.8、4、5.6、8、11、16、22。
4、差别1/3光通量的递减是:.......、F5.6、F6.3、F7.1、F8、.........。很明显856镜头和863镜头只差1/3的光通量,这是可以接受滴。
5、林鸟要拍摄出好片也离不开光线好和距离近这两个硬道理。在改变不了环境光线条件下,当然光圈更大是占尽优势的。在改变不了拍摄距离条件下,焦距更长也是占尽优势的。
6、水鸟拍摄比林鸟拍摄更需要焦距更长的镜头帮助。
7、目前863镜头已经顶替我手中AF自动对焦镜头的640 L II(包括使用1.4增倍),200-600G(包括使用1.4增倍),100-400L II和100-400GM(包括使用1.4和2.0增倍),811镜头。863已经成为Z9的挂机镜头陪伴我拍摄鸟类以及客串拍摄任何题材。
一路风霜说:
她的奥林巴斯是傻瓜机还是胶片单反?因为我不记得奥林巴斯有没有胶片单反,但我记得奥林巴斯有傻瓜机,而且高端的傻瓜机成像质量不错,比较鲜艳。
我说:
1919年创始人山下长在日本东京以“ 高千穗制作所 ”为公司名称创立为日本国内市场生产显微镜的奥林巴斯品牌,在1921年的时候,又将“ 奥林巴斯 ”这一名称注册为商标。
1934年奥林巴斯开始涉足相机、光学,并且成立了瑞穗光学研究所。直到1936年,在开发出瑞光摄影镜头后,奥林巴斯相机 Semi-Olympus I诞生,这也是奥林巴斯的第一款照相机。而到1949年的时候,奥林巴斯将公司更名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在50年代,也正是日系双反潮流的时候,奥林巴斯推出了双反相机,也就是Olympus Flex,镜头为75mm F2.8,在当时F2.8的大光圈镜头也让奥林巴斯在历史上留下了它的脚印。1959年奥林巴斯推出的Olympus PEN在当时也是家喻户晓 ,这是一款具有创新性的半幅胶片相机。“PEN”的英文为“钢笔”,对于奥林巴斯来说,Olympus PEN的诞生也已改变了近半个世纪的影像生活。从胶片时代的经典半幅式机型到数码时代的奥林巴斯PEN系列微型单电相机,PEN可谓影像史上的一系经典机型。
时间到了1972年,奥林巴斯的单反系统正式发布,推出了一款小型轻便的单反相机,其最初的名称为OM-1,小巧的机身也成为了它的一大特点。奥林巴斯OM-1刷新了当时35mm单反相机轻薄、小巧的记录,成为了令全球无数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难以忘怀的经典。此后,OM系列不断地发展、创新,诞生了无数的经典产品。再到1977年,奥林巴斯相机公司成立,成为立足于美国的销售基地。
魔魔说:
您的意思是尼康Z 863这个镜头是能手持拍飞鸟的首选吗?我个人认为即然花了这么钱照鸟,10万和14万没啥区别,关键是出不出片,时间也是成本啊!
我说:
这个镜头重2,385g,
只比索尼200-600G镜头2115克重270克,
比尼康200-500F5.6镜头2300克重85克。
800mm焦距能手持的还有那只(你使用2.0X增倍镜头把428变成856也都比这个镜头重很多很多)?
张炭 说:
感谢哥哥长篇回复,受宠若惊。
我也是欠思考,800确实最大也只有5.6光圈,这是没办法的事。
我是根据我手里的428E来瞎喷的,哈哈。因为这个2.8光圈真的用了就再也不想放手——焦内外都如此完美,大光圈的背景虚化让杂乱背景“奶油般化开”;加上树林光线暗,大几档的进光量带来的低ISO,整个画面的干净度让人爱不释手,非常适合打林鸟。然而400打林鸟还是太短,出片很不容易。往往需要走到让鸟儿抓狂的距离才能拍出来足够大,而这几乎不太可能。所以就很羡慕800的从容,但又没了2.8光圈且小了好几档,想想那ISO,真是让人纠结。
我说:
没辙就想办法,
我是两种方式(当然选择环境光线很重要),
先拍摄高速快门的高ISO照片,
随后马上跟进拍摄低速快门的低ISO照片(极端的使用经历是长期的使用佳能EOS R5+800mmF11镜头拍摄林鸟),
随后恢复拍摄常态设置应对飞版的拍摄。
24小时ATM说:
大部分观点同意,但是第二点,距离越近画质越好,这个跟选用800mm是矛盾了吧?距离很近的时候,用800mm就爆框了。
我说:
拍摄燕隼飞版不可能接近,
经常是百米以上的距离玩空中交接食物,
最近也是50米左右的距离,
通常800mm焦距的镜头想爆框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当然我也遇到过一次。
摄友们拍摄燕隼、鹰、大鹗都是640+1.4增倍、856、....没有800mm的焦距拍摄这类鸟对细节要求高就基本是废片。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