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公共交通工具,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并不陌生。中巴、公交、地铁甚至轻轨、高铁;都是社会文明发展下高速便捷的产物,并向所有大众开放。 =
这些公共交通工具不仅提供运输服务,而且在不知不觉间,营造了独特而开放的空间。在这些不大不小的空间里,人们相遇、聚集、等候、再分散。而恰恰是如此短暂又纷繁的平台,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提供了展示它无与伦比的机遇。
因而,许多摄影师对公共交通工具趋之若鹜,期待在每日吵杂扰攘中,用自己的眼睛和镜头抓取到,习以为常却恰被掩盖的细节;而这些细节里所包含的社会,心理,人文价值往往是无比可贵的。
地铁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尤其对于一个国际化城市而言,里面有多元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人群,也有着不同的故事。地铁,是城市中少数能够打破社会界限的地方。也正因如此,在地铁中能捕捉到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
下面,为大家推荐三位拍摄地铁主题的摄影大师:沃克 • 埃文斯、布鲁斯 • 戴维森、迈克尔 • 沃尔夫。
先发十张我最喜欢的发第一页吧
01
迈克尔 • 沃尔夫《东京压迫》
迈克尔 • 沃尔夫( Michael Wolf )1954年生于慕尼黑。德国艺术家和摄影师,生活工作在香港和巴黎,作品多数关注大城市的日常生活。
迈克尔知名于拍摄香港的「密集型高楼系列」,试图从不断更新的全球经济商业化,对香港城市密度的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探索中国复杂的文化特征。从此开始,迈克尔就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私人项目。
《东京压迫》(Tokyo Compression)是从2010年逐渐开始拍摄的,为期四年。迈克尔每年都会到北泽车站(Shimo-Kitazawa station)取景。
他说:「我连续四年去那里,每次持续四周。每次回来,我都能看到一些更强烈的照片。」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