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如果从片子看出是“初学”的话,也许是因为我不长进。摄影倒已经不是初学了,从1981年开始一直从事与拍摄有关的(特殊)工作,包括自己的业余爱好,从没有间断过拍摄。拍摄的包括黑白在内的胶片至今也至少已经有十几公斤了,看来真是没有长进。
至于这些纯粹用来测试的片子,有可能是由于特意测试全开光圈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底扫的原因,没有完全反映出应有的镜头品质。我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用来测试镜头不能使用专业胶片,因为专业胶片的曝光宽容度只有±1个EV值,而如果使用普通负片的话曝光宽容度就可以从+3EV~-1EV了,这样的话能够记录的细节就更多一些。
还有就是再好的镜头也不可能改变胶片的宽容度,光比超过了胶片的曝光宽容度的话,什么镜头都不可能将极高光部的细节和极底光部的细节全部都反映在同一张胶片上的。以上“本本”兄对于德头的论断不敢苟同。
我个人认为好的镜头应该具有良好的明锐度、色彩的真实还原能力、中心和边缘等同的分辨率、透视变形的矫正、全开光圈时色散的控制以及操作舒适的手感、考究的选料与做工和耐用的结构等。这些就要考察镜头的镀膜、超低色散镜片和非球面镜片的科学运用。至于对高低光比的把握、记录信息的丰富与否,这些还是要更多地有赖于拍摄者丰富的经验和所使用胶片的良好素质才能够做到“相得益彰”。
上些测试图什么的原意也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些相对直观的感觉,因为我知道有些朋友发了Email给我,表示也想购买这个镜头,想看看效果到底如何,所以限于条件(底片的扫描精度、深度等)也只能这样了,至少可以参考。
有时间的话再重新扫一次,什么也不调整,原始文件输出,不是专业测试,请大家将就吧。或者以后找到FD转EOS的接环,使用D60拍摄一些图片,能够比较直观一些。
还有就是好象感觉朋友们比较反感如“测试图”一类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不再讨饶就是。
请示一下,大家不反对的话我还是想把这次底片重扫后的结果贴上来。
另外谢谢个别朋友给我泼的一盆冷水,让我能够及时看清楚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幼稚。
8-)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