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正文
历年来,见了多次的生生死死――二十岁至三十岁是参加别人婚礼比较密集的年代。三十岁前后喝满月或百天的酒不少。三十岁以后参加别人葬礼开始陆陆续续。这些生生死死的大事不断刻划我生命的年轮。身处其中,我既与人同喜同悲,又置身度外,物我两忘。
2004年清明前夕某天,家住银川远郊的一位亲戚打来电话:他的父亲去世了,邀我们去一下。正赶上周末,没有犹豫我就答应了。出于职业习惯,我带上了相机。因为是亲戚,所以我和他们及村民间没有距离感,一边拍摄一边交谈。
头一天的主要工作是发丧贴请人,搭灵棚扎纸货,备办发丧所有事宜。下午,孝子贤孙们在大门口跪迎乡邻亲友。接待客人有人专司其职。灵棚搭起,供品纸货齐备后,由道士们“起经”――即开始念经。大门外墙上已张贴出了“昭告三界”的告示。子孙们披麻戴孝,开始祭灵,烧纸、添香火。秦腔风格的哀乐在村中弥漫,大红大绿、颜色鲜艳的纸扎经幡、花圈、纸鹤、汽车、金山、童男童女、高楼洋房等格外扎眼生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死者。
晚上,只给留宿的亲友和帮忙的人管一顿斋饭。晚饭后,上百个莲花灯碗已经粘好。道士们在村里一麦场上选块开阔的平地,按九宫八卦的方位布局,分“东南西北”四个门,并用麸皮撒出一迷宫样的“城”来――“麸子城”――亡灵归隐下界的必经之路。子夜时分,厨师留守大院,整治第二天所需的肉菜饭食。(乡村厨师是自带桌椅、餐具给人干活的,他们每做一桌席的加工费为二十元)。其余所有亲友由手执经幡的道士们引领,去转“麸子城”。空旷的黑夜里一座灯火通明的迷宫,人来人往,好不壮观!待亡灵被引领到“下界”,亲友们开始烧纸、祭拜,道士们再次念经超渡,亡灵就再也不会从迷宫那边回来了。转城即毕,孝子们还要守灵到天明。
次日一早又是哀乐喧天,经声大作,锣鼓铙钹铿锵。九点钟,由吹鼓手开道,众人抬着供桌绕村一周去“迎祭”。祭品是由死者嫁出去的女儿买的――供桌正前方的真版五十元人民币贴就的一个“寿”字。迎祭到家,送葬的客人们也陆续来了。此时开始出殡前最隆重的一次祭典。所有孝子贤孙们都跪在灵前,道士们几时念完一本经,他们几时才能起来。道士们咿哩哇啦念念有词,吹鼓手们紧锣密鼓声如疾雨。对于死亡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男女有别。女人较为真挚、外露,男人较为克制、冷漠。同时,不同年龄的每个人的表现又各个不一。小孩子真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天真烂漫。青年人或伤悲或迷惘,不解其中味,老年人多的是物伤其类的悲哀。也有的人习惯于麻木冷漠,犹如过客(试问来人世一遭,谁不是过客呢)。有一位老妇(她是一位居士。居士是素食者,他们太多经历了生活的重压,老无所依、无所养。)的哭声格外字正腔圆,带说带唱,她历经人生的磨难和风霜,属于“物伤其类”者。
有以下几种人是常年历次地看他人的生死的:道士、吹鼓手、收尸人。在农村,道士和吹鼓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角色,平时,他们是农民,遇有丧事或者谁家念经,就操起了他们的第二职业。他们辛苦工作两天的收入为每人一百五至三百元。收尸人又叫“拽丧汉”,他是被命运捉弄的一个小卒子,他似笑非笑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大家大放悲声时,他已手脚麻利地为死者整容,穿衣完毕,并把死者请入“房子”。不辞辛苦地干活,不怕脏,不怕累,不避邪,他可以比别人少出点礼钱,可以多吃些喝些,另外还得些主人家送的烟酒糖茶等。
正午时分起灵。起灵前,收尸人亲手宰杀了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祛邪。就要起灵了,亲人们不胜其悲!送葬路上,凡遇桥遇水,遇弯遇坎都要停下来烧纸祭拜。来到墓地,我才发现死者是要被埋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的,也顾不得风水好坏。虽是一殷实的家庭,却买不起公墓(一座公墓要五千至一万元)。活人一家人一套宅子,死人却要一人一套房子。有多少人靠发活人和死人的房地产而暴富?更多的人生无片瓦,死无葬身之地!大批的农田被占,政府虽有明令,禁止在农田里土葬,却屡禁不止。。。。。。
坟坑挖好后,由孝子贤孙们往里投下许多硬币――为使死者在阴间不缺钱花。棺材入位后,大家每人往坑里丢一把土。之后开始填土。然后由死者的女婿用椽子把坟堆擀圆。花圈、纸钱、经幡、纸鹤、汽车、金山、童男童女、高楼洋房、死者的衣物等一起被点燃起一堆大火。这正是“神龟碎寿,终为灰土”,“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铁馒头”两句诗的写照。
埋葬完毕后,进院门之前先每人都要要跳过一个大火堆以祛邪气。送葬的人都回来后开始大宴宾客。孝子贤孙们继续跪着陪灵,听道士念经。来送殡的乡邻宾客们不忌酒肉,开始大吃大喝。好象刚才埋葬了的人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中国人讲“民以食为天”,我看见人“以聚为食”。这个辛劳的民族,饥饿的民族,少有得意时,得时如何不尽欢?我理解他们猜拳行令地豪饮。
时隔多日,我都不敢去翻这次所拍的片子。它触动了我内心中的痛。这回整理,又胡乱抒发些文字,不知又能触动谁的痛。。。。。。。
图片说明
01、死者是中午去世的,下午三点,道士、吹鼓手、帮忙的人已经被请来,坐满一屋子共商治丧大事。穿灰夹克的是临时总管。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