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是120中最大的6X9,一卷就拍八张,也做的很便携 看看隔壁影楼机玛米亚RB67和大单反宾得67都是巨大坦克,基本离不开三脚架拍摄 旁轴的好处就是镜间快门震动小,白天室外是可以手持拍摄的
2025-04-11 回复 -
世纪交替时候,富士就推出过以便携为主的自动化645旁轴机
2025-04-11 回复 -
再来说说相机发展史下集 ①第一台单反相机是1936年德国爱克山泰(Kine-Exakta),也有观点说是苏联1935年研制的苏布特,但未被广泛认可,泽尼特则是1951年的,也领先日系全部 ②日系的第一台单反并不是1959年的尼康大F,而是宾得1952年产的Asahiflex配太苦马50/3.5,当然单反时代名气最大也达到巅峰的还是尼康,代表作:1959年大F,战地记者最爱的F2,卖了20多年的常青树F3,F,4,F5时代佳能追上来了,数码单反时代尼康优势并不明显但也算和佳能平分秋色,数码时代的宾得,美能达明显力有不逮,毕竟市场就那么大,老用户在减少,新用户都是直奔佳能尼康,胶片单反过渡到数码单反时代,美能达和柯尼卡联手过,但索尼给尼康做芯片,拆散了数码先驱柯达,而佳能则是自己生产COMS,也是最早在数码单反时代放弃CCD的,徕卡则是最后放弃CCD的,直到全画幅M9时代还在用CCD,还脱膜,还没上央视315晚会,还卖得贼贵,现在不脱膜的M9二手卖两万多,现在还有不少00后鼓吹CCD其实就相当于大鱼大肉吃腻了回头吃点粗粮杂粮,经历过的老法师可不会再走回头路了 ③NC大战从胶片单反战到数码单反,那时候也是蜂鸟网刚刚新建的互联网BBS时代,那时候一个90年代卖大彩电,游戏机,随声听的索尼的介入了,索尼的发家始于二战后1946-1952年在日本百货大楼搭个小摊修半导体收音机的,60年代涉及彩电业务,索尼一步步做大做强,在2003年,索尼终于进军数码相机市场,卡片机,以超薄便携外观科幻前卫,主打一个潜望镜变焦和滑盖设计,每年推出两三个新款占领买不起数码单反又看不上一大坨大变焦相机的业余市场,当然也算是压垮民用胶片冲扩业务最后一根稻草,那时候的手机用户基本上还在黑白打字发短信,单反相机基本上是公款和大款,老百姓拿数码机拍照还不多,很多网络名作就是那时候出名的,比如我的城管系列,顺便说一句,世界上第一台拍照手机是2000年的夏普,11万像素CCD,只在日本市场推出。2003-2006年索尼在数码相机领域尝到了甜头,当然专业数码相机依旧是佳能与尼康,在体育机市场,佳能马克兔和兔妞时代是暂时领先,直到2008北京奥运会D3出现。 2006年与美能达与索尼合作,正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接管了美能达遗产,所以这个阿尔法α就是源自美能达。虽然现在99.99%人都把这个希腊字母念作英文字母a。美能达时代的中端机就是7系,高端是9系,如今索尼依旧延续,直到α1的出现。 ④2004年柯尼卡美能达推出的α-7算是美能达最后的挣扎,国内很多年轻人不熟悉柯尼卡,年龄大的对柯尼卡印象还停留在比富士便宜的彩色胶卷,其实柯尼卡大有来头,首先早在1873年大清朝时候柯尼卡原名“小西六”就已经成立,妥妥的百年老店,售卖照材和石板油墨印刷,1882年柯尼卡开始造相机并研发出日本第一款相纸,1923年柯尼卡成立摄影学校,有可能是亚洲第一个摄影学校,现在叫东京工艺大学,培养了许多著名摄影家。可惜2006年后柯尼卡退出数码相机业务,再也没啥名气了,现在做点办公设备和影像物联网解决方案。 ⑤2006年,索尼接手柯尼卡美能达的数码单反业务,实在是NC大战太强了,都容不下第四家,别忘了,数码单反老三是富士这个初代数码影楼霸主。索尼进军数码单反推出第一款是α100,美能达α卡口,在尼康佳能APS主流都在600万级别时候,索尼第一炮就对准了尼康新款顶级D2XS的1200万像素,起点就1000万像素,当然那时候徕卡M8也是第一个数码相机来到1000万像素,徕卡起点更高1.33X 的APS-H画幅,这是佳能顶级机才有的。所以现在这些玩徕卡的嫌弃M8不是全画幅,放眼2006年,M8这画幅比尼康旗舰D2XS还大 ⑥2007年,尼康在北京奥运前推出第一款全画幅且ISO6400可用,放眼整个CCD时代,最怕的就是高感噪点,ISO3200已经不可用。2008年索尼紧跟其后推出自己的第一个全幅α900,首先对标D3X的2460万为当时之最,其次首次推出机身三轴防抖,没错,单反相机也有机身防抖,还是2009年的,索尼起步就是领先,日本摄影大师麦克山下的最爱,也拍了不少经典。现在这些器材店看见尼康ZF说2400万像素低了,尤其是那些拿着α9 III还卖掉升级α1的建议先看看麦克山下的作品 ⑦索尼E口诞生,单反到无反的转折点来了,2010年,索尼首先抛弃数码单反,推出第一款NEX-5,第一次推出了现在的王者---索尼E卡口,踩在巨人美能达肩膀上并不馋美能达APO的身子,从合作到收购,相当于两口子女方美能达变成全职家庭煮妇了,看十年后索尼称霸。2010年索尼一连三发,低配奶昔3,中配奶昔5,高配奶昔7,还有第一款摄像机奶昔VG10,发售就1999美金,首次采用APS画幅,想想和现在热门的FX30同底,这也是电动变焦PZ18-105/4居高不下的神话,此头全新2900元,二手99新高达2800元,战斗成色2200元,而且这头拍照画质一般,没错,这头就是靠半画幅视频机养活了15年,保持高价二手缺货状态15年。顺便科普一下,世界第一台无反相机并不是索尼,而是2008年的松下的G1,M43画幅,G1一直出到G9,直到最新款G9II和HG7,可见松下奥巴也在画幅方面不与尼康佳能全画幅争锋,后来富士也延续了这个潜规则,毕竟画幅同质化竞争的柯尼卡美能达两个百年大厂的坟头草才两米 ⑧全幅时代,…… 一晃零点了,明天继续
2025-04-10 回复 -
富士我觉得不好降价 尤其复古风格的机器
2025-04-09 回复右腿骨折过: 主要原因有三 ①复古轻便确实符合现在不满足手机的拍照用户,高颜值出门还是在家欣赏甚至当做人像逼格道具都很愉快(大部分人是手机够用了不会买相机,相机里又大又重的都不好卖都遭嫌弃) ②胶片模拟效果对于当代90后00后来说是新奇的体验,对不会后期懒得后期修图的直出可用也是优势(90后00后从小学出来胶片就被数码取代了,虽然现在还有小部分人购买胶卷拍照) ③产能不足+饥饿英雄+黄牛囤货炒货,富士专卖店官价买不到现货,二手市场大量加价出售,导致不少人赚了盆满钵满乐此不疲,一时半会儿不会改善(可能和炒20年前CCD卡片机的是一伙人)2025-04-10 -
说完富士柯达胶片,再说说富士相机与柯达相机 胶卷是柯达发明的,就像汽车是奔驰发明的一样地位,但柯达现在没有柯达相机了,就像现在奔驰不做汽车了倒闭了一样夸张 1888年柯达推出方盒子相机,开启了傻瓜相机先河,让普通民众而非职业摄影师就能轻松完成拍摄,该相机厂家就装好胶卷,用户拍完后又寄回去厂家冲洗,最后厂家又从新装好新胶卷和洗出来的照片一起又寄给客户。而1888年胶卷的发明让拍摄张数和体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好比秦朝写信用竹简,而西汉就用纸书写公文信件了 正是因为1886年柯达发明的胶卷,一组连拍后再播放出来,就形成了电影,1895年法国卢米埃兄弟在巴黎咖啡馆播放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又放了《火车进站》,部分观众还被火车影像吓跑了以为是真火车驶来 美国柯达从1975年实验室里由史蒂夫塞尚鼓捣出世界首台数码相机,影像信息记录在磁带上,分辨率为100X100也就是一万像素,只能拍黑白,世界上第一张数码照片则是记录了罗素基尔希三个月大的儿子沃尔登,照片洗出来5X5厘米,像素为176X176=3.1万像素。而罗素基尔希则是发明了旋转鼓式扫描仪,并与计算机编程结合,该照片在2003年被生活杂志入选“改变世界的100张照片”,其它入选的包括月球的第一个脚印,模糊的诺曼底登陆,时代广场胜利之吻,汽油弹小女孩,左轮枪毙越共等 90年代末,富士数码相机从产量销量上还是技术研发上都全面超越柯达数码相机,21世纪到来,相机巨头尼康佳能索尼奥林巴斯美能达都先后加入数码相机大战,只卖胶卷的柯达逐步萎缩,最后一台被记住的是柯达雷丁那相机,DKL卡口,只能覆盖APS画幅,柯达相机也曾经涉及自动对焦自动曝光,但平淡无奇,完全无法与美能达这些8090年代相机巨头比肩,当然,老牌资本主义英国,法国,包括苏联的相机也在日本相机面前先后败下阵来,国产相机两个大鸟也艰难度日,日本相机在胶片时代就全面碾压全球其他相机,这也解释了现在数码相机除了日本外,就剩徕卡哈苏这些奢侈品跨界生存了,连手机巨头韩国三星都放弃相机市场了,2024年全球手机销冠是苹果2.259亿台,三星2.229亿屈居第二,而在2011-2023年,三星手机一直稳居全球销冠宝座 2012年美国柯达宣布不再生产数码相机,柯达推出的第一台无反相机S1成为柯达最后一台相机 2016年韩国三星宣布不再生产相机,停产前最后一款三星相机是NX500 再说说富士数码相机的崛起 1999年,富士研发Super CCD技术,并于2000年发布与尼康F60合体的 S1 PRO,而尼康F60正是我个人的第一台单反相机,1997年2400元买的,那时候一大碗面2元,小碗1.5元,一个锅盔5毛。 2002年富士继续更新 S2 PRO,采用尼康F80合体,APS-C画幅,可以插值到1200万像素,和尼康自己的D100对标,而富士出S1时候尼康还只玩顶级机D1,没有消费级数码单反,所以柯达和富士也是数码单反的先驱,2001年柯达合体尼康顶级机F5做出DCS 720数码单反,底子很强大,但参数不行,200万像素,1.6X系数转换,不过当时就干到ISO 6400,是一款奥运体育机,毕竟当时胶片的最高感光度也就做到ISO 3200,当然是胶片巨头柯达做的 在富士与尼康蜜月期时候,2002年柯达推出第一台全画幅数码单反 DCS Pro 14N,也是与尼康F80合体,但做到全画幅,COMS,1390万像素,号称1400万所以叫14N。当时统治了全球影楼数码化,全部是尼康卡口,再2002年之前的影楼都是玛米亚RB67为主,尼康FM2外拍为辅,商业合影选宾得67或富士690,一卷大八张 而富士消费级数码相机在2000年就非常火了,知名机型如6900Z,330万像素,和当时奥林巴斯成为初代消费级数码相机鼻祖之一,后来尼康990,995系列加入,佳能G1,G2加入,索尼后加入,宾得起步就晚,没想到现在最后一个坚守数码单反的还是宾得 数码单反从崭露头角到集体灭门,也就疯狂了20年,在数码单反最火的2012年,在论坛“单反穷三代”的自嘲呻吟中,在胶片单反时代默默无闻,在数码单反时代馋尼康身子的富士,终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无反时代,首先不跟柯达比全画幅,毕竟对世界首台全画幅CCD的康泰时已经死了,柯达半死不活,胶片销量和十年前报纸一样,断崖式下跌,只能做APS画幅无反,主打一个小巧便携,PRO-1就此诞生,还有XT-1系列,理财产品X100系列…… 未完待续 六点,准时下班,回家溜娃
2025-04-09 回复 -
感谢分享!
2025-04-09 回复 -
没有买过富士相机,
2025-04-09 回复右腿骨折过: 上世纪,美国柯达和日本富士在胶片时代两大巨头,由于他们的相互竞争,再加上国内公元乐凯的加入,才让国人能享受到便宜又好用的胶片,否则一家独大那胶片就是天价了 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用涂着沥青的金属板,在自制的暗箱里,用八小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他窗外的鸽子笼,成为了摄影史上的第一人,载入史册。尼埃普斯的和他哥克劳德在1807年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结果很倒霉,该专利在马车时代并未为他们带来财富,哥俩默默无闻财务破产后悲愤离世,直到1952年,历史学家才发现这张照片,被当做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承认 1839年,法国化学家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并注册专利并被官方认可,成为了摄影术的发明人,原理是利用水银蒸汽对曝光的镀银铜板上的银盐涂面进行显影,细节丰富,照片稳定持久,但成本较高且不能复制,没拍一张都是孤本 1878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胶片,拍完可以放几天再冲洗,让远程摄影成为可能,之前的叫湿版摄影,也就是把碘化银涂在透明玻璃基底,并在湿润状态就曝光,拍完还没干就得冲洗,整个搬运过程如果玻璃摔碎了就永久碎裂了,胶片显然不怕摔裂,只怕火烧,1949年开国大典的部分庆典素材就被一把火烧没了 1930年美国柯达公司研制成功彩色胶片,之前的彩色片都是人工染色或1899年英国人爱德华雷蒙德透纳发明的红绿双色彩色电影技术,用红色绿色滤镜两次拍摄黑白胶片并后期叠加,再用其他颜色滤镜投影形成的粗糙的简单的色彩表现,比如幻灯片 以上科学发明都在欧美,跟亚洲无关,以下日本登场了 1934年,日本富士写真胶卷株式会社成立,总部神奈川县足柄工厂,没错就是灌篮高手樱木花道在的那个神奈川县,开始研发胶片,相纸,等感光材料 1975年,美国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技术领先地位,但柯达高层害怕数码技术冲击胶片业务而遭到雪藏,毕竟耗材量大的胶片利润更高,就像电车和油车比,干发电站的肯定没有沙特迪拜这些挖石油的有钱嘛 1976年,富士研发的400度彩色负片技术,已经超越竞争对手柯达,1983年富士首创FCP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化X光系统 1996年,影像界五大巨头:柯达,富士,美能达,尼康,佳能,联手推出新一代摄影系统,APS (Advanced Photo System,先进摄影系统)相机,也确立了APS画幅的诞生至今,索尼和尼康的标准说法是 APS-C画幅(24.9X16.6㎜),而佳能1D系列和适马的有APS-H画幅(28.7X19.1㎜),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全画幅”则是1913年奥斯卡巴纳克在1912年用35mm电影胶片设计而成的小型照相机,画幅就是24X36毫米,根据勾股定理其对角线长度为43.27㎜,这就是标准镜头焦距的由来,而哈苏6X6的底片长宽为56X56㎜,对角线长度为79.2毫米,刚好80mm就是哈苏单反禄来双反的标头,而现在流行的4433底数码大底,其对角线长度为55.7毫米,所以富士哈苏都有55mm镜头,同事也看出来,现在所谓的中画幅一个亿像素的大底,远没有胶片时代中画幅那么大,也就比全画幅大1.66倍,画幅面积的差距倍数其实差不多就是标头焦距的差距倍数,全画幅是43mm,4433底是55mm,胶片机李最小的645相机则是75mm,6X6是80㎜,APS-C画幅是28。2㎜,所以适马半副三剑客里的30/1.4正是其标头 标头说多了,继续富士相机,1948年,战后恢复的日本,富士推出第一台相机,Fujica Six,一台折叠120相机,可以拍6X6和645双选的,标头7.5CM,现在该机二手才两三百,富士铁粉可以买一台当镇纸。1970年富士做了自己的第一台单反,但在尼康巨兽的背影下根本没啥影响力,后来富士转战6X9大旁轴,645小旁轴,终于和尼康拉开差距错峰出行,富士和哈苏X-PAN平替的富士TX-1。也是目前富士最贵的胶片机,富士从单反时代就明白了,尼康做什么富士千万不能跟进,富士就做尼康不做的就能成功。所以现在富士从不做全画幅,尼康也不做4433底 80年代,富士在胶片时代巅峰就开拓数码相机,这点与保守的柯达截然相反,1984年史蒂夫麦凯瑞拍摄的国家地理著名封面阿富汗少女采用了尼康FM2 + AIS 105/2.5镜头 + 柯达克罗姆64度彩色反转片,这三样东西都是80年代初最好的,现在柯达停产了,尼康手动就这俩没怎么跌价且二手市场很少,也说明在玩家手里最多。2025-04-09 -
- 富士胶片目前不考虑添加光学附件,如宽角和远摄转换镜头,但会根据客户反馈决定是否推出。 - 方形比拨盘是连接数字和胶片相机的概念,旨在吸引新用户,并提供在机内改变方形比的功能。 - 混合取景器结构复杂,对于高分辨率相机来说,放大倍率会很小,因此选择了电子取景器(EVF)。
2025-04-09 回复 -
- 设计时已确定了该产品的定位,因此采用了高端制造工艺,如单块铝材铣削成的主板,以提高奢华感。 - 新设计的镜头遮光罩和适配环简化了安装过程,确保每次都能完美对齐。 - 选择28mm镜头是因为它在紧凑性和图像质量之间取得了平衡,适合手持低快门速度拍摄。
2025-04-09 回复 -
DPR采访了富士的高层,讲述了一些GFX100RF的设计理念
2025-04-09 回复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