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极限放大裁剪后在杂志精放已经不具备观看效果了,当然如果是低分辨率的喷绘还是凑合的 倘若是100%观看,最便宜套头35-70在最边缘画质都是极为强悍!经得起任何级别相纸还是铜版纸的细腻打印输出 而这些都是转接上万元的135镜头做不到的,这可能也是套头涨价和135转接环跌价的原因吧
2025-04-26 回复 -
35端放大300%观看 此头稍微不好就是35段变形稍大
2025-04-26 回复 -
同样是边缘画质,放大到200%照样字迹可辨,比如在放大打印一面墙,这还能看
2025-04-26 回复 -
不要小看这个最便宜的35-70套头,虽然它使用时候还要旋转出来,现在很多135无反变焦头也是沿用这个设计,从尼康Z24-70/4还是佳能70-200/2.8都是如此,就是为了不用时候的小体积便携,缺点就是用的时候麻烦,扭多了会松垮(扭上万次肯定松旷了),还有就是丑,只是自己拍照时候看不见 另外体积不大,当然光圈也不大,F4.5-5.6,完全可以当做GFX100-200那支恒定F5.6来看吧也无所谓 这个头能从三千多涨到四千多,一方面是50S二代机身暴跌,机身亏损的转移一部分到套头上回血,一方面就是此头真心不差,比另一个更老套头32-64/4来说,二手四千多和六千多合理,三千多那是捡漏时候,就像索尼一代套头28-70也有二手800元的捡漏价时候,错过了就回到正常价二手1200-1300 35-70再是富士GFX价格垫底的存在,好歹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骆驼是4433,马是135全画幅 收到F10拍一张,最边角画质100%下一点不差
2025-04-26 回复 -
相同位置下70段效果效果,当然也可以玩窄幅裁剪,机内设置即可 富士还是哈苏中画幅,变焦头就是两倍变焦头,45-100勉强超过2倍也就超一点点,而且变焦头最大光圈就是F4恒定且已经是体积巨大如全画幅的28-70/2一般 便携性和光圈值这两点还是135全画幅存在的优势
2025-04-26 回复 -
下面试试二手三千多的50S二代套头, GFX35-70,此头在2023年就值3100-3300元,没想到2025年却涨到4000-4400元去了 我这颗就是3100元买的,听说到4000了就出手了,赚了900元,等以后又跌到三千多再考虑买回来吧,不跌就玩着转接,反正机身多不着急 40年前胶片机年代就有了全画幅单反的35-70这个常用挂机头设计,一直到我学摄影的1994年,尼康入门级FM10套头就是35-70手动头 但富士哈苏4433数码底是135全画幅面积的1.68倍,所以35-70段在4433上大约相当于28-55mm(换算系数按X0.79计算)
2025-04-26 回复 -
这是GFX50/3,5的最边缘画质 机身镜头均无防抖,饼干头小巧,再加上是无反,所以手持1/125也没看出手抖虚了
2025-04-26 回复 -
5000万像素的中画幅和6000万像素的全画幅比,100%下差距不明显都很强,150%后中画幅感觉才刚发力
2025-04-26 回复 -
初代50S没有人眼识别,所以自动对焦就找了最近的下唇胡子上,这是中心100%截图
2025-04-26 回复 -
说完了转接,再来看看富士最便宜的两个原厂头效果吧 毕竟转接是为了省钱,但如果遇到三千多的原厂头,那也不贵啊 富士最便宜的定焦是GFX50/3.5饼干,很多人说全开光圈小,虚化一般,效果和佳能40/2.8饼干转接差不多 其实只是看小图看虚化看视角差不多,论对焦速度是原厂胜出,论画质尤其是是边缘画质,原厂GFX镜头碾压所有135镜头转接 因为大部分135镜头设计出来就不会考虑像场超过全画幅部分的画质,移轴镜头除外 我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50大饼干,其实应该叫蛋挞头,翻过来自拍一张吧
2025-04-26 回复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