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登录|注册
发布
-
视觉不一样 自己整天淹没其中 普通人很难去发现亮点 还有就是习惯问题,不少国内发烧友整天就看到的是老法师摄影杂志那些套路,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16-04-13 回复 -
喜欢我再发布鲁诺巴贝的,我有幸跟他合影还有签名呢
2016-04-12 回复 -
喜欢楼主的注解!!!
2016-04-12 回复 -
视觉不一样 自己整天淹没其中 普通人很难去发现亮点
2016-04-12 回复 -
喜欢楼主的注解!!!
2016-04-08 回复 -
谢欢版主的注解,特别是45楼的,我也有同感。
2016-04-08 回复右腿骨折过: 谢欢版主的注解,特别是45楼的,我也有同感。 因为我90年代也去拍元阳梯田,拿着6X9的中画幅,却错过了昆明拆迁武城路金碧路,现在一个5DS随便秒杀所有大画幅胶片的细节,可惜90年代的拆呐不等5DS出来2016-04-08 -
很精彩的分享。谢谢+5
2016-04-08 回复 -
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的记忆,是不可复制的。
2016-04-07 回复右腿骨折过: 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的记忆,是不可复制的。 可悲的是,从50-70年代,堂堂天朝那么多新华社记者,群艺馆老法师,各路景点到此一游照相摊,没一个人这么拍的,这种景象直到8090年代才有所改观,出现了不少国产纪实大师:朱宪民,贺延光,胡武功,安哥,吴家林,于得水……2016-04-08 -
很喜欢 学习了
2016-04-07 回复 -
30年前的阎雷,徕卡M6就是这么被归纳为拍纪实首选器材的
2016-04-07 回复
点击加载更多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