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版主诲人不倦,祝群友新年快乐!
6天前 回复 -
最后用2024年最后一张A精结束 2025此贴继续点评 希望看此帖的朋友们:坚持,热爱,积累,提升
2024-12-31 回复 -
2024还有最后六小时即将过去,希望大家2025依旧保持拍摄的热爱与从中获取到了乐趣
2024-12-31 回复 -
当然也能只看积极阳光的一面,对某些敏感的甚至寻衅滋事的题材完全无视 毕竟,大家只是来蜂鸟娱乐的发烧友,远不是20年前的南方都市报的卧底暗访记者
2024-12-31 回复 -
经常关注一些题材,虽不能发表,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总是记录下来了,总有消失拍不到的一天
2024-12-31 回复 -
与绘画不同的就是,纪实摄影一定是真实发生的真实记录的 相比绘画可是最不具备客观性的,明朝的朱元璋画像是老帅哥,清朝的就变成猪腰子脸,什么朱某的扁担画成林某的扁担还是肩挑250斤的都能画,相机普及后都能摆拍,那只是用COMS画画而已
2024-12-31 回复 -
不过阳春白雪总是不受下里巴人待见的 国内的电影艺术也是如此,但凡拍点艺术性的高深的总是票房惨淡入不敷出 反倒是无脑喜剧,明星效应,喜大普奔,战狼效应的又能过审查又能收数亿
2024-12-31 回复 -
一旦成为一组,就是极好的艺术层面,而非简单的摄影层面了
2024-12-31 回复 -
而把平时街拍里,三要素完全没有关联的图刻意组合起来展示,又形成了“1 + 1 > 2”效应 因为作者在用主观思想来感染你,又不是文字那样具体说明,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共性
2024-12-31 回复 -
这个进门系列,我也理解为无脑系列,因为画面里都没有脑袋了,当然允许其它观众包括作者本人的不同解读 我也想起一首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匹马来么坐的轿轿,走走进城来么挨一刀。” 我经常说,好的作品,其实是不同阅历不同人群观看拥有不同解读效果,且没有哪一个是唯一正确标准答案,这才是更高的纪实作品的一个特点 反之差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幼儿看图识字卡片”,即一张图翻过了就一个意思,不可能有第二个意思 顺便说下纪实摄影的三层境界,①信息量,②情感价值,③广泛传播,且后一层以包含前面几层 广泛传播这个境界,基本上能做到提到图片就秒说出作者,比如卡特的秃鹫守候非洲儿童,比如黄功吾的越战燃烧弹后的小女孩……
2024-12-31 回复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