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登录|注册
发布
-
那时候个体经济刚刚起步,成就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2020-05-28 回复 -
童年时我看过做瓦,先是水牛踩瓦泥,接下来堆一个泥垛子,然后是瓦匠用瓦桶子车泥瓦,车好的泥瓦在通风的地面阴干,接着拍瓦桶,一拍四张。最后一道工序是上窑烧制。我家的第一间瓦房是我爹亲手烧的瓦,燃料是大山上的柴禾。我爹给我讲过他烧瓦的故事。后来我看瓦尔登湖的时候,总想起爹在烈日下做瓦的身影,和他气馁地坐在失败的瓦泥边吃叶子烟的情形。
2020-05-27 回复 -
有啊!翻拍底片出来的东东太差,懒得搞!没得钱买扫描仪···哈哈哈···
2020-05-27 回复 -
欣赏学习!
2020-05-27 回复 -
这样的片子很珍贵了,当年的工人现在健在的话也应该50+了吧,不知道这么脏的工作环境会不会让他们得职业病
2019-08-27 回复街拍手老郭: 当时这些人都是生产队里的富裕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后,这些人应该在外面打工去了吧?生活也应该还可以吧,加上现在农村国家的占地也分了不少钱吧,活应该不错,跟我差不多吧!2019-08-27 -
好片。欣赏了
2019-08-02 回复 -
当时就关注劳苦的人 点赞 珍贵的历史 并不遥远的历史 不应该忘记刚刚过去的昨天
2019-08-02 回复 -
有场景,有特写,有工作的,有生活的细节,很不错的一组 当年拍胶片,为了保证拍摄质量,至少一半以上得静态摆拍,那时候大家都这么拍 我特别喜欢7楼,那些高跟皮鞋人造革皮包,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芳华》也想不到这些细节啊 B级加精 现在的砖瓦厂要么因为环保关停拆除了,要么躲在大西北某处黑砖窑,抓那些智障的残疾人来当奴隶打黑工,吃的跟猪差不多,铁链锁住脚踝,暗无天日。理论上能拍到是极为震撼的,不过任何人只身一人到那里,不过是给黑工厂多增加一个奴隶而已
2019-08-01 回复 -
欣赏
2019-08-01 回复 -
珍贵的照片这么久能保存下来,郭兄有心人!
2019-08-01 回复
点击加载更多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