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登录|注册
发布
-
文字介绍的详细专业,拍摄的画面丰富细致,大场面可见苏州园林的精华,小品展示的又是其精华的精华,看了片子仿佛身临其境,对于这样传统的老景点是一种挖掘和弘扬。 送分感谢楼主分享精彩之作~~
2014-03-03 回复 -
《网师园》发图完毕,谢谢欣赏!
2014-03-03 回复 -
1978年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友好人士来苏州参观,他们对网师园的殿春簃赞叹不已,决定仿照殿春簃建造一座古典庭院。由于是按明代建筑艺术特色设计建成,因此定名为明轩。明轩于1979年10月下旬动工,1980年4月竣工。明轩全长30米,宽13.5米,四周是7米高的封闭山墙。明轩开创了中国园林艺术走出国门的先河。
2014-03-03 回复 -
本着主园利用水池为中心的原则,在内园余地全部铺砌与周围山石花木色泽和谐一致的花街铺地,平洁的整片花街铺地与中部主园的浩深淼水成水陆对比,一是以水点石,二是以石点水,使网师园处处有水可依,特别是用河卵石组成的鱼网图案使人与渔夫联想与该园“渔隐”主题合拍。
2014-03-03 回复 -
北半亭“冷泉亭”因“涵碧泉”而得名。亭中置巨大的灵壁石,形似展翅欲飞的苍鹰,黝黑光润,叩之铮琮如金玉,是灵壁石中的珍品。在亭中“坐石可品茗,凭栏可观花”,令人赏心悦目。
2014-03-03 回复 -
庭院西南为天然泉水“涵碧泉”。洞容幽深,寒气逼人,与主园大池水脉贯通,此一眼泉水如蛟龙吐,使无水的“殿春簃”不偏离网师园以水为中心的主题。
2014-03-03 回复 -
.
2014-03-03 回复 -
.
2014-03-03 回复 -
庭院内采用周边假山手法,使之产生余脉连绵的情趣。假山不大,也不高,却起、承、转、合,极有章法,有韵律,有节奏,如一曲流畅的音乐。
2014-03-03 回复 -
殿春簃小轩三间,西侧带一复室,窗明几净,最宜读书,为仿明式结构。正门四扇落地长窗,左右设半窗,室内正中悬匾额“殿春簃”,额上有跋云:“前庭隙地数弓,昔日之芍药圃也,今约补壁以复旧观”。
2014-03-03 回复
点击加载更多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