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登录|注册
发布
-
弘治六年(1493 年),兵部尚书马文升上《请厘正祀典疏》,称舜帝置五岳五镇,“北封恒山为北岳,在今大同府浑源州”。开始了移祀北岳于浑源之争。 弘治十四年(1501年)兵部尚书马文升二次上疏要求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未成。 嘉靖十六年(1537 年),保定巡抚刘夔重修了河北曲阳北岳庙。立碑文“恒岳肇名,浑州维始;奇迹显奕,曲阳继兴……浑源祠宇,辉煌于代北,曲阳庙廷,峨峙于定西……恒岳本建于云浑,奇灵后著于曲阳……两地并辉,厥出有自。”承认了北岳原本在浑源。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户科左给事中陈棐上疏“罢曲阳庙祀,仍举于浑源州之恒山,以曲阳非恒山之所在,正祀而扩土宇。”被驳回。即第三次移祀浑源之争失败。 万历十四年(1586年),山西巡抚胡来贡请求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礼部尚书沈鲤以“汉唐宋北岳之祀皆在定州曲阳”反对。即第四次移祀浑源之争失败。同年,山西浑源州恒山主峰被封为北岳,但是祭祀仍旧在曲阳。明史记载:“唐县西北有大茂山,即恒宗也。浑源州南有恒山,即北岳也。”表明此时北岳已经改为浑源恒山。
2025-04-15 回复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