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登录|注册
发布
-
KONICA HEXAR
2005-09-23 回复 -
康太时TLA 280闪光灯
2005-09-22 回复feng0351: 内置闪光灯系统知识 目前DSLR初、中级市场的产品有针对性的进行内置闪光灯系统相关知识和使用技巧的讲解。正是由于市场定位的缘故内置闪光灯被设计到了初、中级DSLR上,用于满足摄友的基础需要提高整体使用的便捷性。 不要小看了DSLR的内置闪光灯,针对摄影爱好者来说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还是有着不小的作用的,其不同的设计方式和不同的闪光指数(闪光灯作用距离)可以方便的使用在多种环境下。其中,闪光灯设计位置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闪光的区域。而闪光指数越强其作用距离就越远,当然就算是再强的内置闪光灯也无法和外置闪光灯媲美。 通过上面两张图片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10D的闪光灯设计高度比20D低了不少,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覆盖的广角区域将不如20D广。由于闪光灯在镜头的上方,同样的角度、使用同样的镜头可能会出现镜头挡光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画面显示效果。 闪光灯作用距离即闪光灯的有效照明范围通常以米或英尺为单位。用闪光灯距离与光圈的乘积得到的结果就是常说的闪光指数,闪光指数通常用“GN”(GuideNumber)表示。“GN”值越大灯的功率越大,反之越小。而标称的“GN”指数大小通常情况下都是以在ISO100时换算的。 其实,闪光指数这个名词是非常抽象的。在实际拍摄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现,很多时候指数的大小受到了环境因素的限制,而无法达到预先拍摄时想要达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照片的过暴和欠暴两个方面比较突出。这时候就需要控制闪光灯输出的光量了。 所谓闪光灯输出光量的控制,其实就是如何使用和掌握好闪光灯系统的暴光补偿功能(暴光补偿的详解及应用稍后推出,敬请关注)。通过对闪光灯暴光补偿系数的加减从而增加或降低闪光灯光量的输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不同环境下保证准确正常暴光的有效途径。不过要注意一点,闪光灯暴光补偿加减的并不是闪光指数而是闪光灯输出光量,闪光指数是不会随着补偿系数的改变而改变的。 下面我们说说降低闪光灯暴光补偿系数的应用范围。当被拍摄物与相机的距离较近时,如果按照正常的闪光灯光量输出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主体曝光过度失去细节。有的朋友会说,可以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闪光指数,进而得到准确的暴光啊,但是如果拍摄要求我们使用大光圈那该如何?因此,降低闪光灯暴光补偿系数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控制闪光灯光量输出的好办法,在微距花花草草打造型以及在做广角人像的补光时有着不小的作用。另外,受到一些报道的启发,当被摄物离我们很近的时候,还可以使用一张白纸档在闪光灯的前面,起到类似柔光罩的作用,最终降低闪光灯输出光量。 当被摄物体离我们较远、环境光线比较暗或者不均匀时,增加闪光灯暴光补偿系数是有效的控制方法。由于内置闪光灯闪光指数比较低,所以有效距离就很有限,通过增加闪光灯暴光补偿系数只能是杯水车薪的作用,因此建议在实际使用中尽量使被摄主体不要远离内置闪光灯“GN”指数的2/3距离以上工作,那样的话即使增加了闪光灯暴光补偿系数,也很有可能得到暴光不足的照片。 DSLR内置闪光灯大致包括如下6种闪光模式: 1.自动闪光 2.防红眼闪光 3.慢同步闪光 4.高速同步闪光 5.前帘同步闪光 6.后帘同步闪光 自动闪光是一种最为常用的闪光模式。当DSLR处于AUTO时,由DSLR测光和测距后自主决定是否开启闪光功能。由于DSLR的定位,在实际使用中自动闪光是很少被使用到的。因为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更多的需要更大的创作空间,希望通过自主调节完成拍摄工作。当然也不是说自动闪光就没有用武之地,很多时候相机自动判断出的光线距离参数,结合内置处理器的精确换算可以更快捷准确的完成一次拍摄。 防红眼闪光:所谓红眼简单的说就是人或动物的眼睛受到强光的照射时,眼睛中的微血管可能无法立即适应而有些充血,而视网膜又有反射闪光的功能从而引起的。一般来说使用焦距越长产生“红眼”的可能性就越大,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多次闪光。在正式闪光前,闪光灯首先快速发射一束或者多束肉眼几乎不能察觉的光,使被拍摄人或动物的瞳孔变小,这时再正式闪光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红眼”现象的发生。多次闪光只是一种叫法,在实际操作DSLR时一般可以通过在菜单中打开防红眼模式实现多次闪光。以下为开不开防红眼和开防红眼两种模式下拍出来的不同图片。 慢同步闪光是指,按照根据DSLR实际测量光线距离等信息数值,经过处理器运算以后确定的快门速度进行暴光控制。简单的说,就是无论是在明亮还是弱光的环境中,都开启闪光灯进行闪光。而在很多实际环境中,通常用于夜景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使用闪光灯加较高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很容易造成前景主体明亮,而背景灰暗的问题。而“慢同步”在DSLR的快门释放的同时,以闪光灯打亮前景,此时配合慢快门速度(如1/10秒)为弱光背景曝光。这样,就能够拍摄出前后景曝光都比较准确的照片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运用慢快同步闪光拍摄夜景人像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快门速度较慢,需要人物在1/10秒中不能有大的移动,否则人物将出现模糊和重影等现象。 高速同步闪光与慢同步闪光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拍摄同样主题的照片所得到的结果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高速同步闪光有两个比较大的应用情景,第一就是补光,特别是在逆光人像摄影时,可以解决人物主体偏暗的问题。第二就是可以在为了突出主体的创作情景中得到体现,就如慢同步闪光中提到的,如果只想让主体暴光准确,而背景漆黑可以考虑使用高速同步闪光。 前帘同步闪光:DSLR的快门多为焦平面快门,它由前帘和后帘两部分构成。快门帘的动作是在按动快门瞬间前帘移动,打开快门,然后后帘移动遮光完成曝光。用闪光灯拍摄时在前帘打开瞬间,闪光灯闪光并照射被摄体,然后后帘关闭完成曝光,称之为前帘同步。这种闪光模式在傍晚、夜间或室内拍摄运动物体时有比较实用的价值。由于弱光下快门速度比较慢,当闪光灯闪光后,由于被摄主体还在移动,所以会在曝光位置前方留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 后帘同步闪光:当前帘打开后闪光灯不闪光,而在后帘关闭前一瞬间闪光灯才闪光并完成曝光称为后帘同步闪光。与前帘同步闪光不同的是在傍晚、夜间或室内拍摄运动物体时,虽然还会拍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但是闪光模式改为后帘关闭之前闪光,因此会把被摄体拍得很清晰。例如在夜晚的马路上,拍摄快速前行的骑车人等。 针对于不同的DSLR,其闪光模式基本上就是以上六种。其中又以防红眼闪光和高速同步闪光的用处最多,而前/后帘同步闪光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区别。多说不如多做,拿着自己喜欢的相机去体验一下不同闪光模式带来的新鲜感觉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2005-10-24 -
STAR 闪灯
2005-09-22 回复 -
尼康 SB-15 闪光灯
2005-09-22 回复 -
德国 MeTz 40 CT 4 闪光灯
2005-09-22 回复 -
VOC220-B闪灯
2005-09-22 回复 -
前苏联20指闪灯(电源220伏)
2005-09-22 回复 -
宾德 280T 闪光灯
2005-09-22 回复 -
好棒!
2005-09-22 回复 -
1
2005-09-21 回复
点击加载更多
分享到朋友圈
0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