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经常来蜂鸟,看,但是基本不说话。今天正好有这么半天闲工夫,也正好翻看到一些帖子,觉得有必要谈点自己关于器材方面的观点,为正视听出一点点力。老实说,为了发这个帖子,还特意取回账号。久不登录已经忘记了(⊙﹏⊙)b)……
虽然说是谈器材,但是声明一下,我不是器材党。我的性格,不是也不可能是尼康佳能富士或者任何什么产品什么品牌什么物品的粉——身外之物我看得很淡。我对器材特别是品牌没有偏好,没用过多少机器,但是大致上也还算是个摄影爱好者。代表性的单反也用过那么几台。我说器材,不是想要探讨关于某个镜头参数的问题,不是想要说什么器材可以数毛,什么镜头所谓油润,我要讲的,仅仅是我个人使用器材方面的一些观点和感受,供在器材取舍方面闹心的人参考,特别是,给一些还没有想明白我下面会说到的一个基本命题的人提个醒。
好了,言归正传。
我从09年开始真正意义上接触摄影,用过的器材不多,但是用的都是真心在用,基本上玩的烂熟。机身方面,比如D70S,比如D90,比如D810,比如现在手上的配置(先不说,留个悬念吧)。至于镜头,代表性的也有那么五六支,不过和主题无关,不一一列举了。是的,很多人看我用的器材就觉得简陋甚至于可笑了吧?但是我觉得还好,够用。
虽然不多,但是显然,这些为数不多的器材,我还是升级过。我每次升级器材,都有明确的目的,这也是我要说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现有的器材缺什么,然后才决定你要添置什么。一旦明确你的需求,只要预算允许,尽可能一步到位,相信我,这样最省钱。当然,没有明确需求之前,不要盲目下手,多看多问少动。这个也同样关键。
现在,我的器材升级结果是——把D810闲置(此前的都已送人),先后购入了X-E2,X-T2,还有GR2。最近一段时间,我认为我考虑清楚了,很可能我下步要出掉我的单反装备了。但是这是后话了。略。
看这个估计不少人会不理解。全画幅的D810不用了,用半幅微单,这算升级吗?这属于降级吧!
错了!我觉得这是升级。
器材是为我们服务的,不能反之。
摄影,应该来讲是一门艺术。而作为一门艺术的工具来说,摄影器材应该起到的核心作用,就是能够激发并且实现你的创作灵感。注意,激发,并且实现。对于后者而言,关键点在于器材的性能指标,以及使用技巧。这个很好理解,而且绝大多数人关心的就是这个。不过,对于前者,如果你忽略了,同样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再好的器材,如果你不能很方便的携带,如果它本身不是一件能够激发你携带它并且愿意用它来进行艺术创作的趁手工具,如果它常年在防潮箱里吃灰,在你手上几年了快门甚至还不能上万,那么,性能参数之类的就与你无关了,说再多也无非意淫而已。
我有个朋友,比我器材好,机身D4,大三元只差长焦,定焦头还有两三个,他现在被我洗脑,也买便携机了。原因很简单——此前他出门,必是一个大大的双肩背包(旅游不带三个镜头他说没有安全感总感觉会漏掉什么……),七天的假期,只有第一天愿意把相机随身带,后面几天就恨不得直接丢在酒店。我此前也是如此,但是早已不是了。正在看我这个帖子的各位朋友,如果你是那种完全不把背着沉重装备出行当成是负担的真正的摄影发烧友,这个帖子实际上对你价值不大,可以不必看下去了,没错,你就直接上你能买得起的顶级单反顶级镜头就可以,不必在意品牌,相信我,越贵越好,有lightroom和一台高性能PC做后期保障,什么尼康佳能,出片都是一样的。那些说不一样的人,要么不会后期,要么还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再看看我的生活状态,也就是,我的“工况”。本人工作节奏快,经常短期出差,全国各地跑,但是呆的时间不会长,因为到处跑,所以有很多玩摄影的机会,但是若是直接摄影背包三脚架,又不堪其苦;家里有小孩,周末兼做拍娃党,带小孩出门你懂的,瓶瓶罐罐一堆,这也是我摒弃沉重器材的原因之一。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台适合我目前状态的器材。最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偏房战胜了正室。我原本是拿来当副机的X-E2套机(你没看错,就是套机),因为常年跟随我左右,导致我感情生变,不再爱粗笨的D810了……
话说X-E2用的真的很趁手,出差随便就放在公文包里带走,走哪儿都可以取出来拍几张。拍娃更省心。所以,带去很多地方,也拍了不少片子。客观来讲,X-E2在我手里这一年多,出的片子(不敢称作品,自娱自乐)比过去三年单反相机出片的总和都还要多。总之,X-E2就是一台你会愿意带(再说一次,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带到哪儿只管按快门,拍出来的片子还马马虎虎过得去的好机子。而且,负责任的说一句,富士的直出色彩,你别不服气。
但是,X-E2偏房升格成正室,它的局限就越来越明显了。我必须再说一次,X-E2是一台好机子。优点很明显,足够便携,出片优秀。但是缺点也一样,对焦,操控,单卡,高感等等,给人感觉,专业素质始终差那么一点。
当下,我对器材的选择标准首先必须便携(没办法,XE2用久了,便携的优势已经成瘾),其次得具备专业素质(必须也算是玩家,直接来傻瓜机也受不了……),全手动功能齐全外加镜头可更换这是必须的,另外,我对三防有刚需,很多人不在意这个,我在意,风霜雪雨,有一定的三防能力的相机,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你才能体会差别。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我最终选择了X-T2。镜头方面,XE2的18-55套机头素质还是不错的,又轻便,可以继续用(拍娃利器,相信我),又添置了10-24和一个35定。可以了。
当然,不可以。XT2作为主力机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但是,因为征用了X-E2的套机镜头,XE2拿来配什么镜头都感觉鸡肋,于是感觉手上还是缺一个趁手的更便携的僚机……
此时,备选项有那么几个。X70,X100F(真尼玛贵),还有就是我最终选择的GR2。经过比较,GR2顺利上位。但是,客观评价,这个偏房未来取正室而代之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因为,我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说完啦!总结一句:陈老师教导我们说,好的摄影,与器材无关。
附上几张图。这么长的帖子,没图没人看……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