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为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塔所在地真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时因避雍正帝胤禛之讳,改名大正觉寺。寺于20世纪初被毁。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1473)。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建筑形式渊源于印度的佛陀伽耶大塔,但是,它和印度的金刚宝座塔相比较,却有着很大的区别。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在印度佛陀伽耶大塔的造型基础上,根据中国的传统建筑特点,进行了发展。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整体规模比印度的佛陀伽耶大塔的规模小,但塔的金刚宝座部分却加高了,宝座上的五座塔在高度上相差不大,只是中间的一座塔稍微高了一些,使五座塔的大小比例协调了,而且,这五座塔均采用了唐代密檐式石塔的造型风格,并在塔台的出入口处,建筑了一座可遮风避雨的罩亭,并使罩亭与五座塔自然的融为一体,不但没有破坏整座金刚宝座塔的建筑艺术风格,反而使它更具神韵,更加富有中国建筑的特色。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中国古代建筑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的杰作,并成为北京奇特的古代建筑之一。
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这类塔中,北京有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玉泉山的妙高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和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其中时代最早的要属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塔内部用砖砌成,外表全部用青白石包砌。塔的下部是一层略呈长方形的须弥座式的石台基,台基外周刻有梵文和佛像、法器等纹饰,台基上面是金刚宝座的座身,座身份为五层,每层均有挑出的石制短檐,檐头刻出筒瓦、勾头、滴水及椽子,短檐之下周匝全是佛龛,每龛内雕坐佛一尊,佛龛之间用雕有花瓶纹饰的石柱相隔,柱头并雕出斗拱以承托短檐。宝座的南北两面正中各开券门一座,通入塔室。拱门券面上刻有金翅鸟、狮、象、孔雀、飞羊等图饰。南面券门之上嵌有“敕建金刚宝座、大明成化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造”铭刻的石匾额。南面券门入塔室。中心有一方形塔柱,柱四面各有佛龛一座,龛内原有佛像已不存。在过室的东西两侧,各有石阶梯44级,盘旋而上,通向宝座顶上的罩亭内。罩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亭之南北也各开一座券门,通向宝座顶部的台面,台面四周都有石护栏围绕。
据有关资料介绍,真觉寺在20世纪20年代初还保留着原来的建筑。后来,北洋军阀政府的蒙藏院将寺院卖给了一个商人,这个人将寺中所有的殿堂建筑拆毁,把拆下的梁柱都当木料给卖掉了。使这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寺院毁于一旦,只余下这座金刚宝座塔孤立寺中,饱受着风雨的磨难。金刚宝座塔上的铜制塔刹多次被盗,寺中残基烂瓦成片,景象非常凄凉。后来,北平政府对寺院进行了清理,并增修了围墙和几间房屋。
解放后,文物部门对寺内建筑及金刚宝座塔进行了多次修缮。并在寺中建立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并将北京城郊现存的石雕艺术品收集到寺内,供游人参观欣赏。使这座古老的寺院重新焕发出光彩。
此塔与碧云寺的金刚宝座塔堪称双绝!此塔胜在年代久远,彼塔胜在选料、雕刻精美、体量大些。
去年拍了碧云寺塔、妙高塔,本打算与这座金刚宝座塔一起发,但石刻博物馆一直在修缮不开放,去了两次都没拍成,只好今年补拍了!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