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在踏得锃亮的“弹硌路”上斗鸡、捉迷藏,或是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享受着“弹簧屁股”……“弹硌路”承载着许多老上海人的共同回忆。近日,嘉定西大街传出搬迁的消息,引发了网友对西大街上“弹硌路”的留念。
嘉定区发改委副主任沈邵军表示:目前西大街处于旧改征询阶段,未来将建成以文化名人和民俗为特色的历史街区,西大街已有百年历史的“弹硌路”将保留,这条路会一直走下去。
西大街建于南北朝时期
“嘉定西大街这次真的要搬迁了。”嘉定都市网网友爆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大街所在的西门一带尚有名号的厅堂四十处; 到如今,剩下厅堂13处。西大街,走到改造的边缘。
搬迁消息一出,引发网友对西大街“弹硌路”的留念:“西大街是嘉定护城河外的一条老街,西起侯黄桥,东至西门吊桥,有条总长900多米的原生态‘弹硌路’,如今在上海已很少见到了。”
昨日,记者来到嘉定西大街。蜗居在高楼之下的老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走在早已打磨光滑的“弹硌路”上,脚步也不由地慢了下来,毗邻练祁河的西大街与繁忙宽阔的水泥马路清河路平行,透着一股水乡的安逸。自行车、电瓶车行驶在西大街的“弹硌路”上,老远就能听到车身的抖动声。
“我在这条街上生活了50年,小时候学步就是在这条‘弹硌路’上。”西大街上一名老住户对这条小马路很有感情。《嘉定建设志》 中显示:“嘉定西大街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年间,民国十一年铺设弹石路面,民国二十五年、三十六年修。”1955年到1957年,从西门吊桥往西拓宽路面,又重铺弹石路面。
嘉定博物馆原文保部主任、首席文物保护专家金蓉介绍,过去老上海“弹硌路”很多,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日渐加快,大拆迁使许多“弹硌路”渐渐地消逝了,西大街的“弹硌路”算是仅存的几条“弹硌路”中最长的一条。
“弹硌路”会永久保存
一条老街就像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照出不同的期许。
对于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嘉定西大街来说,它未来的生命,将取决于这些不同声音间的博弈:一边是居民通过拆迁改善居住条件的渴望,一边是文物保护者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期盼。对此,沈邵军表示:西大街拆迁的说法并不准确,目前只是在旧改征询意见阶段。
“嘉定区相关部门曾邀请同济大学对西大街做过全面摸底调查,对于西大街上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进行了标记,从现状来看,西大街上的居民住宅没有发现需要特别保留的建筑。未来的旧改,也是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居民同意后才会进行。而且旧改征收并不是简单推倒重来,西大街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征收,也就是将当地同意旧改的居民搬迁出去,然后对整个街区进行整体打造。西大街不仅不会拆,还会修旧如旧,主干道‘弹硌路’也作为未来规划中的一部分,会永久保存下去。”
目前居民搬迁呼声较高
在西大街,随意走进一间沿街老屋,早已被分割的七零八散的房间已破败不堪、墙壁斑驳,木质门窗也已腐朽,楼梯踩上去嘎吱作响。据居民介绍,一到下雨天老房就会渗水,居民每天都要提着痰盂罐去公厕。
“旧改既要兼顾居民生活,又要不破坏老建筑。”沈邵军介绍,目前西大街居民搬迁的呼声还是比较高,结合居民的意见以及区里的规划,未来,嘉定的“西门老街风貌区”将以西大街为基础,与整个嘉定老城保护串联起来。西大街一边和嘉定老城区融为一体,另一边和州桥老街联系起来,这都将形成一个整体。“西大街被定位为历史街区,将建设成以名人文化和民俗体验为特色,集商业、休闲、创意为一体的鲜活生动的历史街区,对于老街的保护和改造,我们不希望让它完全变成商业区,理想中应该是一个来到这里,找得到儿时的感觉、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它会是嘉定甚至上海的记忆和文化传承。”
西大街名人故居
西大街是嘉定老城的主要街道, 现存路面石块铺面, 禁止通车, 缓缓徒步, 还能感受到古意.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西大街, 及其延伸的人民路, 项泾西街, 尚存几栋名人故居, 却让人懮心, 文保牌立了, 但保护尚属放牛吃草状态, 宅里多是群租房, 杂乱不堪.
特别注明: 如下斜体字部分, 接引自嘉定文物网上介绍, 实际到现场, 根本看不到
厚德堂 西大街94—96号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顾维钧,字少川,江苏嘉定人,光绪十四年(1888)生,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博士。1922~1926年曾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其故居“厚德堂”坐落嘉定西门
此处现为一家百货店堆杂物的地方,虽然破败,但屋檐下的雕花板、地面所铺的青砖连环金钱花饰都依稀可见。 “厚德堂”内有水桥一座,水井一口,除临街平房被改造为楼房外,其余基本保持原状。门前地上是用砖铺出的清钱币形状,既象征了主人的身份,又似乎寓有“外圆内方”的意思。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崇德堂 西大街194号
崇德堂为吴宗濂故居
吴宗濂(1855~1933)嘉定人,字挹清,诸生,上海方广言馆毕业。光绪九年(1883年)随李鸿章赴沙俄订边界条约。历任驻西欧诸使馆翻译、随员、留学生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驻意大利钦差大臣。1931年任民国政府外交部委员。旧居又称崇德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面阔三间,硬山式小青瓦屋面。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唐氏住宅 西大街172弄3号
现乱的一蹋胡涂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唐绍澜旧宅。唐绍澜系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胞兄,官至八省巡抚,清末迁居嘉定。建筑原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楼一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硬山式,灰瓦屋面。楼前有单檐歇山式砖雕门楼一座。
吴蕴初旧居 西大街198号
去的当天, 大门紧闭, 没有对外开放.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吴蕴初(1891~1953),原名葆元,嘉定人,初任教上海广方言馆。1923年创办上海天厨味精厂。1928年当选中华化工工会副会长。抗战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全国工业协会理事长。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全国工商联委员。为中国著名实业家。
旧居始建年代不详。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三进院落。面宽3间,其中正堂为2层楼,硬山式小瓦屋面,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
报公祠折漕碑 西大街340号
走到西大街西段, 根本找不到340号的门牌, 问了当地居民, 也问不出折漕碑在哪, 残念, 从网络上摘录照片, 聊以自慰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祀嘉定折漕官绅30余人。清康熙、嘉庆间均有修缮,咸丰间祠毁。遗址现存“嘉定永折漕粮奏疏并勒石缘由”、“嘉定县改折漕粮本末”碑各一通。
西溪草堂 项泾西街4—5号
抱歉, 快门根本按不下, 太脏乱了, 照文保牌一张, 权当到此一留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嘉定黄氏旧宅。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主体建筑面阔五间,四架椽,分心,用四柱。硬山式,小青瓦顶,白水泥墙。
思贤堂, 碑 嘉定镇人民街159号
当天, 大门紧闭, 也没开放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思贤堂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壁间保存明代碑刻10通,包括明宣德十年(1435)项修撰文、朱贵书丹、梁沂篆额的《郡守况侯政绩之记》碑、嘉靖十四年(1535)杨循吉撰文、文征明书丹并篆额的《嘉定新建思贤堂碑》、刑部尚书彭韶撰文的《皇明工部尚书前奉敕巡抚南直隶文襄周公赞录碑》等。思贤堂及其碑刻,是研究嘉定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王敬铭住宅 人民街194号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远看风火墙高低起伏,延绵不断。原有房屋七进,48间,占地0.26公顷。现在尚剩三进。第一进为平房。第二进为起居楼,楼上有一排小方格的木窗,古朴典雅,楼下有石板天井,花坛旧影。第三进为正厅,内有粗硬的楠木庭柱四根,俗称楠木厅,正式堂名是“百忍堂”。堂内有斗拱、重椽、渔篷、翻轩、云山等构件。厅堂面积甚大,现有居民8户,分隔而住,可见建筑之宏伟,只是破损甚多,难见其原貌。
王敬铭,字丹思,号味闲,生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卒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系康熙六十寿辰,特开恩科,王敬铭得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王敬铭擅于丹青,工于小楷,所作山水画,清腴闲远,娟丽洒脱,深得康熙赏识。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圣心堂(天主堂) 嘉定镇中下塘街小囡桥西
又名嘉定宫保桥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1932年重建,1984年、1991年、2005年先后重修。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约1000余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二层。入口门楼前突,立面一大二小三扇圆拱门,四方攒尖顶,立十字架。拱形窗,灰砖清水外墙饰红砖水平带饰,层间腰线及窗框皆用红砖砌筑。
嘉定西大街名人故居
為不可移動文物 但找不到文保牌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