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在回国的第一时间,我买到了沈阳中一光学近年推出的MITAKON 35mm F/1.9镜头
亮骚的外观,扎实的用料,超低的价格,对国货的好奇,都成为我购入这枚镜头的原因
但,网络上的样片不足以评价镜头好坏,MITAKON,是美德康还是米田共,我要验证
为了进行实图对比评测,我借来了二手价格与其非常接近的NIKON AIS 35mm F/2.0
这枚6组8片的NIKON镜头,仅仅因为手动而廉价,其综合素质远超本家5组6片的AF版本
面对这样的强者,我不指望如今的国货能超过1981年的NIKON,但希望其差距不要太大
以下,MITAKON 35mm F/1.9简称35/1.9,NIKON AIS 35mm F/2.0简称35/2
第一轮测试:中心解像力(续)
左侧为35/2,右侧为35/1.9
第一行,ISO200,F2.0,1/800SEC
第二行,ISO200,F2.8,1/400SEC
第三行,ISO200,F4.0,1/200SEC
第四行,ISO200,F5.6,1/100SEC
这枚35/2不愧是NIKON最出色的35定焦之一(其实对NIKON来说,是矮子里挑高个儿)
至少,35/2的中心解像力在F2.8就几乎达到了最高画质,在F2.0时画质也不比F2.8差多少
而35/1.9在全开时相当悲惨,然后慢慢改善,直到F5.6才勉强赶上35/2在F2.0时的水平
第一轮测试:中心解像力
测试平台为FUJI S5 PRO,APS画幅,6MP像素,手动对焦,手动曝光,手动白平衡
以下是中心解像力测试的全图,下一组图片,将是6MP像素放大到100%的中心截图
我看过这个介绍,看里面的样张,对得起这个价格。
http://www.cndpower.com/2012/03/16/shenyang35mm/
有兴趣大家去看看。
第二轮测试:边缘解像力
测试平台为FUJI S5 PRO,APS画幅,6MP像素,手动对焦,手动曝光,手动白平衡
以下是边缘解像力测试的全图,下一组图片,将是6MP像素放大到100%的边缘截图
第一轮测试:中心解像力(续)
左侧为35/2,右侧为35/1.9
第一行,ISO200,F2.0,1/800SEC
第二行,ISO200,F2.8,1/400SEC
第三行,ISO200,F4.0,1/200SEC
第四行,ISO200,F5.6,1/100SEC
这枚35/2不愧是NIKON最出色的35定焦之一(其实对NIKON来说,是矮子里挑高个儿)
至少,35/2的中心解像力在F2.8就几乎达到了最高画质,在F2.0时画质也不比F2.8差多少
而35/1.9在全开时相当悲惨,然后慢慢改善,直到F5.6才勉强赶上35/2在F2.0时的水平
第二轮测试:边缘解像力(续)
左侧为35/2,右侧为35/1.9
第一行,ISO200,F2.0,1/800SEC
第二行,ISO200,F2.8,1/400SEC
第三行,ISO200,F4.0,1/200SEC
第四行,ISO200,F5.6,1/100SEC
因为35/2是全幅镜头,APS画幅上的边缘对它来说根本没压力,结果和中心测试几乎一致
而35/1.9呢,虽然也覆盖全幅,但厂商声称只有APS画幅,那就降低标准,以厂商所说为准
在全开时,35/1.9的边缘并不比中心惨,但直到F5.6,都赶不上35/2在F2.0时的水平
第三轮测试:色彩、失光
左侧为35/2,右侧为35/1.9
第一行,ISO200,F2.0,1/800SEC
第二行,ISO200,F2.8,1/400SEC
不比不知道,一比不得了,装上35/1.9,在取景器里就发现颜色偏黄得厉害
而且这偏黄并不是相机色温不准的那种纯黄,而是类似于地沟油那种发暗的赭黄
另外,35/2从F2.0到F5.6色彩变化极小,而35/1.9从F2.0到F5.6色彩一路变过去
因为35/2是全幅镜头,在APS画幅上,除F2.0有轻微失光外,其他光圈拍出来亮度都一致
而35/1.9在全开时出现了明显的欠曝,从F2.8到F5.6,亮度也逐渐增加,直到F5.6才稳定
我认为35/1.9的实际光圈根本没有达到F1.9,可能只有F2.2或更小,存在严重的虚标
第二轮测试:边缘解像力(续)
左侧为35/2,右侧为35/1.9
第一行,ISO200,F2.0,1/800SEC
第二行,ISO200,F2.8,1/400SEC
第三行,ISO200,F4.0,1/200SEC
第四行,ISO200,F5.6,1/100SEC
因为35/2是全幅镜头,APS画幅上的边缘对它来说根本没压力,结果和中心测试几乎一致
而35/1.9呢,虽然也覆盖全幅,但厂商声称只有APS画幅,那就降低标准,以厂商所说为准
在全开时,35/1.9的边缘并不比中心惨,但直到F5.6,都赶不上35/2在F2.0时的水平
第四轮测试:畸变
此轮测试无图
几枚AIS 35定的畸变控制,最好的是AIS 35/2.8,其次是AIS 35/2,再次是AIS 35/1.4
除了AIS 35/1.4的畸变略大点外,AIS 35/2.8和AIS 35/2都不明显,在取景器中不易察觉
MITAKON这枚35/1.9装在全幅的F3上,从取景器看窗外的建筑群,简直成了半个鱼眼
我负责任地说,在全幅上,畸变比35/1.9还惨的主厂定焦镜头,恐怕只剩下14/2.8之流了
在APS画幅上,35/1.9的畸变也很严重,但没到半个鱼眼的地步,人像、小品尚能应付
第三轮测试:色彩、失光
左侧为35/2,右侧为35/1.9
第一行,ISO200,F2.0,1/800SEC
第二行,ISO200,F2.8,1/400SEC
不比不知道,一比不得了,装上35/1.9,在取景器里就发现颜色偏黄得厉害
而且这偏黄并不是相机色温不准的那种纯黄,而是类似于地沟油那种发暗的赭黄
另外,35/2从F2.0到F5.6色彩变化极小,而35/1.9从F2.0到F5.6色彩一路变过去
因为35/2是全幅镜头,在APS画幅上,除F2.0有轻微失光外,其他光圈拍出来亮度都一致
而35/1.9在全开时出现了明显的欠曝,从F2.8到F5.6,亮度也逐渐增加,直到F5.6才稳定
我认为35/1.9的实际光圈根本没有达到F1.9,可能只有F2.2或更小,存在严重的虚标
第五轮测试:其他
此轮测试无图
相比35/2等原厂AIS镜头,在机械性能上,35/1.9有如下几点不同
其一,没有采用自动光圈,也就是说,光圈环拧到多大,就是用多大的光圈取景,不甚方便
其二,光圈环上的跨度不是均匀分布的,从F1.9到F2.8距离较远,从F11到F16距离超近
其三,在从机身上取下镜头的时候,拧到出口并不会停顿,所以要一边拧一边拔,很麻烦
不过35/1.9也有几个方面可圈可点,相比35/2,有一定的优势
其一,采用了非常扎实的金属用料,对焦丝滑,手感冰冷,对手动金属控来说这很理想
其二,采用了12片光圈,到F5.6都能保持圆滑的焦外,比焦外生硬的NIKON风格舒服点
其三,最近对焦距离近达20CM(从焦平面算起),因此玩近大远小的广角效果更方便
第四轮测试:畸变
此轮测试无图
几枚AIS 35定的畸变控制,最好的是AIS 35/2.8,其次是AIS 35/2,再次是AIS 35/1.4
除了AIS 35/1.4的畸变略大点外,AIS 35/2.8和AIS 35/2都不明显,在取景器中不易察觉
MITAKON这枚35/1.9装在全幅的F3上,从取景器看窗外的建筑群,简直成了半个鱼眼
我负责任地说,在全幅上,畸变比35/1.9还惨的主厂定焦镜头,恐怕只剩下14/2.8之流了
在APS画幅上,35/1.9的畸变也很严重,但没到半个鱼眼的地步,人像、小品尚能应付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