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我祖父也是抗日军人,牺牲在抗日前线,他是跟一大批人共用一个碑的。。。可是你们看看烈士陵园那些碑上的土,像多少年都没有人打理过一样。
我并不是说靖国神社好,但是我看过靖国神社的照片,日本人对“民族英雄”比我们重视得多,很小级别的军人都可以在那里查到一些历史资料。我祖父是吕正操部警备旅三团的营级军官,可他牺牲之后,我祖母直到自己去世都不知道丈夫是怎么战死的,那段历史我们就更无从知道了。即使我们知道的历史,我们能记住多少?又遗忘了多少?
我之所以感到愤怒,是因为今天的执政力量对日本暧昧的态度。实际上,日本的侵略对于这个政治力量的成长客观上是有恩的,“联合抗日”给了他们喘息之机,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逆转。说句不当说的话,今天如此软弱,该不会是为了报当年的“救命之恩”吧?
下面这个残旧的墓碑是我拍的,那个名字是我祖父的名字。
祖母的遗物
2003年3月,我93岁的祖母溘然长逝。
在她不多的遗物中,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英勇威武的年轻军人,那是我的祖父,抗日烈士宋振坤。
我祖父是在抗日前线牺牲的,具体年月和具体战役不详,据说在获悉阵亡通知时没有得到任何这方面的消息。就连部队的具体番号都不清楚,只知道他是吕正操部警备旅三团的一名营级军官。
我一直在考证我的祖父是在哪个部队,但即使在信息时代,仍然不得要领,因为他不是大人物,没有人去考证这段历史,大家都在忙着开启什么新时代,“惊爆”什么新潮,对历史的考究,能遗忘的遗忘,不能遗忘的也遗忘了。
吕正操是张学良的旧部属(吕曾是张的副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的东北军在蒋介石消灭异己的政策下被大量消耗和分化瓦解,时任国民党53军130师691团团长的吕正操于1937年10月14日在冀中小樵镇宣布起义,后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建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我祖父所在的“警备旅三团”应该是在八路军里面的编制,因为吕正操在国民党东北军时,他不过是个团长,手下不会有一个警备旅。
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吕正操担任多年铁道部长。后来我的父亲考入铁路学校并在铁路系统参加工作,我想我父亲进入铁路的这个情结,和吕正操当铁道部长是有关系的,那是他父亲的老上级。
我的老家正是在冀中平原(《地道战》和《敌后武工队》的发生地)。既然已经知道我的祖父是吕正操的部下,从照片上的服装上看,那显然不是八路军第三纵队的服装(八路军没有领章),我推测我的祖父是跟着吕正操从东北军过来的。如果我的判断没错,那么,我祖父留下的这张照片应该是在七七事变以前所拍摄的。吕正操和张学良都是东北辽宁人,而且,在翻了一些资料后证实,吕正操的691团大部分官兵和他本人确实都是东北人,是在中央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下含恨撤到关内的,这更证实了我的猜测。因此,或许我身上也有着东北人的血统,难怪会生得如此魁梧。
通过史料我还发现,促成吕正操脱离53军最终决心的,应该是1937年9月15日至10月10日的作战。9月15日,691团在永清县境内永定河右岸与日军交火,吕正操下令死守阵地,全团官兵异常英勇,三营主阵地上营长、营副、连长、排长悉数牺牲,而同在阵地的692团和53军却全部撤退,弃691团于不顾。10月10日,691团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士气大振。当天晚上一营在梅花镇被日军团团包围,53军却全线撤退,军、师、旅长竟分别打电报让吕正操丢掉一营,随军而撤。怒不可遏的吕正操违反军令,率部接应一营突出日军重围,朝着53军撤退的相反方向挥师北上,进入距卢沟桥不过数百里之遥的晋县小樵镇,10月14日宣布脱离53军投奔共产党。从此,冀中平原上树起了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那时距七七事变仅过了三个月。那些吕正操带到冀中的东北人,本已国破家亡,流落关内,因此抗日情绪很高,跟日本人打起仗来是不要命的。
我回河北省老家探望祖母时,特地到当地的烈士陵园去祭奠我的祖父,烈士陵园的名字正是冀中名将吕正操题写的。烈士陵园里的石碑上刻着很多阵亡烈士的名字,我找到了我的祖父――宋振坤。
这里铭刻着的仅仅是一个县的烈士,密密麻麻就有成千上万,那么全中国又有多少人为了抗击倭寇而献出生命!站在纪念碑前凭吊历史,我彷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那是抗日战争的影子。我不用再费笔墨去描述,那段历史已经用很多形式记载下来,可惜新一代人对那段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少,对日本和日本人也越来越“亲善”,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我祖母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也许“山河破碎”和“民族屈辱”在她心里并没有什么概念,然而战争给她带来的巨大伤害,却是那么直接和具体。用不着向她宣传什么,她仇恨日本的情绪是非常自然的,毫无政治化的,因为她的丈夫是日本人打死的。所以,她决不会在日本人来中国种什么友谊树时回报好脸色,她不是政治家,不理解战争与和平,她的价值观只停留在“杀人要偿命”那个层面上,我们这些后代根本不能指望她能接受“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鬼话而放弃仇恨。
尽管按照烈属的待遇,我祖母由当地政府奉养,但是,那并不能摆脱她的痛苦,尽管她一直坚信为国捐躯是光荣的,但是我相信她心里并不快乐。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还有什么灾难能比失去丈夫更大呢?她从抗战直到去世一直守寡,含辛茹苦地养儿育女,“幸福”这两个字对她来说,既不是人民公社保证的口粮和生产队白送的工分,也不是过年过节按照优抚政策发的礼品。我能理解一个失去了男人的妇女的情感,这也是我仇恨日本的思想基础。
我能理解战争总是会死人,这是政治;我也并不狭隘,我甚至容忍自己用日本相机(谁让我们民族工业不争气),但是,日本人否认历史,才是最可恨的和最让人气愤的。但是我一直以为,仅仅气愤是不够的!
【转贴】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谴唐使朝贡,拿回去的总比贡的多的多,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倭寇犯海疆,如入无人之境。据《万历十五年》载:十几名倭寇在龙般虎踞的南京城外杀人越货,悠哉悠哉,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城内几万大军竟龟缩一团,足可载入《世界军事奇闻大观》第一页。由是不难想象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了吧,400多年前都有伏笔了。
3、1874年,琉球群岛民与台湾岛民发生部突,日本趁机干涉,吞琉球。琉球国王不服,求助天朝,竟不应!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吞琉球后,由于毕竟国力弱小,惴惴不安,恐驴不胜怒,蹄之,遂谴使来华,天朝竟答:化外之民,我们不管。还赏银五十万两。日本能不喜出望外?(故此有二十年后1894中日之战)。
4、1894年,本是势均力敌。可北洋水师竟坚守避战保船之策,处处闪避,先机尽失,面对这样的敌手,日本能不喜出望外?随后和谈,李鸿章对日本有求必应,被日本浪人刺伤,仍坚守岗位,不把银子给日本,地割给日本,誓不回国,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5、八国联军进京,日本出兵最多,得利最多,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6、日俄战争在东北打,清廷竟宣布中立,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7、9.18,几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竟不加抵抗(倒是几个山大王战死杀场),仅几千名关东军就横扫东北,包括100多架现代化飞机和当时中国海军半数军舰和大批军用、民用物资尽收囊中,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8、抗占相持阶段,出了个汪精卫,伪军数倍于日本,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9、几个中国人告密,抓住了坚持抗敌、神出鬼没的杨靖宇,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0、抗战胜利后,中国善待日俘(比之苏联谴日俘到西伯利亚苦役,中国真是菩萨她妈,佛祖他爸,善良到家了),冈村宁次不但无罪,且成为座上宾,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1、本是应调日本和美军共同占领日本的国军悉数派到前线,打爱猫扑,爱生活,痛失了千载良机,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2、战后赔款,海峡两岸为争取日本承认,本着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精神,争先恐后宣布放弃对日索赔,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3、双手沾满千千万万中国人鲜血的第一号战犯裕仁死了,我国政府派出钱外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致哀。真不愧是礼仪之邦向杀人犯致敬,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4、现在东北有二百万枚伪满时期遗留下的化学炮弹,中国政府竟同意就地销毁,而不是按《国际化学武器公约》运回日本处理,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5、在民间索赔,慰安妇问题上,中国现在这样不成气候,时间拖的越长对日本越有利,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6.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但日货仍然席卷中国,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7.日本的垃圾文化在中国培养出大批的哈日族,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8.有一帮八九点钟的太阳天天围着人家转,或争着被人家上,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19.日本唯一惧怕中国的是中国的核武器,但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一直盘算着怎样用常规武器击败美日,扬短避长、自废武功,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0.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沉重的利息压力(存款太多,可以贷款的项目太少),但中国却在大型项目中使用日元贷款,并用中国自己都短缺的天然气还贷,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1.有一帮母亲做过慰安妇的中国人争做当代汉奸,要把京沪高速铁路拱手给日本人建,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日本人然后拿着钱回来继续要他女儿做慰安妇,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2.妓女本没有错,可在九一八那天珠海全体妓女招待日本人,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3.中俄石油管道这个鸭子还没煮熟,就被日本人把鸭子连柴火一起偷走了,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4.日本人在西北大学跳下流舞蹈,却安然无恙被护送出校门,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5.有些中国人有意或无意帮着日本人游说,强调海尔电冰箱里面就有日本芯片,无法抵制,所以连松下电视机也不要抵制了,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6.挑出来烂车运到中国,狂纂媚日**的钱,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7.快死的日本人还能在中国上市圈钱,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8.如果你不把此帖多转发几次,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29.前方×军在抗日,后方×军在捣乱,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30.中国人有钱的看不起没钱的,没钱的也看不起有钱的。北方的贬低南方的,南方的攻击北方的;沿海的看不起内地的,内地的攻击沿海的;首都的看不起地方的,地方的攻击首都的……唯独都对日本人毕恭毕敬,一路“哈依,哈依,OK,Yes!”的,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31.堂堂正正的中文不用,狗日的演出叫出演,写个小稿叫写稿中,还在扫地叫打扫中,天天营业叫年终无休,简单不过的汤料叫汤の料,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中?
32.还有些对男同胞横眉冷对的女同胞,见了日本人一个个“哈依,哈依”恨不能都改日本式名字叫松下裤带子,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
※※※※※※※※※※※※※※※※※※※※※※※※※※※※※※※※※※※※
有了这样的中国人,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吗?中日能不友好吗?难怪日本人说,即使我们的首相不去参拜靖国神社,韩国人也不会买我们的产品;即使我们的首相每年都去参拜,中国人还是照样买我们的产品。。。日本人能不喜出望外?中日友谊万古长青!
我发这个主题的立场是:光愤恨日本是没用的――与其天天说日本有多么可恶,也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太没用?你要我不用日本数码相机,我当然可以理解,我也知道每购买100元日货,就会给日本自慰队增加10颗子弹、多印8页反华教科书。。。但是,我们自己的数码相机在哪里呢?(不要跟我说联想和方正或者爱国者,你们自己去用用看。。。记住,他们都是没有工业精神的急功近利的商人,不肯埋头搞研发。他们应该学学三星从弱到强的研发精神,三星默默研发几十年,在一些领域已经掐住了世界的咽喉)
想想看,别说日本,连印尼这种弹丸之国都敢向我们示威,我泱泱中华的能耐呢?是不是太没用?
呵呵,没有什么来头,我是不折不扣的群众。如果我爷爷活着,也不见得一定就能混个一官半职,咱们国家当过红军后来回家务农的人多了,即使牺牲的烈士也没见他们的子女会怎么样。咱们国家对于英雄的歌颂,大部分用在精神上而非遗属待遇上。
当然,我祖母确实是政府负担一部分供养,譬如人民公社每月送一定工分的(那时候工分就是粮食),我父亲也享受了一定的烈属待遇,不过那种“待遇”也没什么,顶多是拿烈属证买东西不用排队、看病挂号优先什么的,除了一系列场合可以优先,还有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可以领一份礼物,呵呵。
我记得当时我经常拿着我爸爸的烈属证去买年货(那个时候生活物资还比较匮乏,人们都要排队购买),大家对于烈属通常比较照顾,而“老干部证”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持老干部证的想不排队,就不如烈属证管用,因为当年大家对于分配不公一度很反感,不像现在这样习惯了贫富差距,只要你有钱就是爷,有钱就是VIP,有钱可以享受大户待遇。在眼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烈属证估计没什么用了。
我不是烈士的直系亲属,不享受任何烈属待遇,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然子子孙孙就没完了,呵呵。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