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az
老机老片 :太行名峰 皇家园林宫观 北武当天桂山 溯源揽胜(16年陈片)之三(港澳台版)
石家庄天桂山景区是是河北省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有青龙观道院、玄武峰、万佛岩、翠屏山、银河洞、天桥山、白毛女艺术陈列馆等八个景区组成。天桂山景区,距石市8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总面积130多平方公里。素有“皇家道院”之称,“北方桂林”之誉。
2001年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2年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
天桂山景区地形地貌,风景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险溢河谷地)倾斜。最高峰位于与山西交界上的黑狗尖,海拔1426米,其次是杀九坨海拔1296米,天桂山主景区三清峰海拔1054米。河坊村险溢河谷地海拔310米,为风景区最低处。一般相对高差400~600米,如天桂山三清峰南侧停车场海拔540米,相对高差500米上下。风景区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除天桂山主景区三清峰、望海峰外,主要分布于杀九坨一一翠屏山一一草垛山一线和沿省界延伸的系列山脊。由于山体几乎全部由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构成,因此,形成了太行山中段典型的中低山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有石芽(小石林)、溶坑、小溶沟、孤峰、石墩、石墙、石柱、峰丛、天生桥、豁口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溶洞,天桂山景区,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
天桂山的乔、灌、草和滕本植物多达500种以上。山下水土条件较好的沟谷两侧除柿子、核桃、黑枣、桃、杏、枣、苹果等果树外,还有山杨、刺槐、榆、椿、泡桐等树种。20世纪70年代中期飞播的油松,多在阴坡,已育闭成林。风景区地带森林是以栎树为主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除栎树外,还有槲、山榆、刺槐、椴、漆、白檀、连翘、槭、枫、椿、栾等树。灌木有荆条、酸枣、黄栌、山桃、杜鹃、鼠李、山皂角、沙棘、猕猴桃等。草本植物有沙草科、忍冬科、菊科、禾本科等。山上还有远志、红根、车前子、知母、黄芪、杜仲、刺五加等几十种药材以及藤本植物。
天桂山风景区内野生动物有狐、狼、獾、野猪、青羊、松鼠等兽类。鸟类有红嘴鸭、百灵、山鹰、喜鹊、野雉、石鸡、山雀等,洞内还栖息着蝙蝠 。
天桂山风景区历史沿革,自元、明时期,因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固,被称为“三门寨”,曾在其上设立垛口,驻兵守护。其山脉形势,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称。明末清初,这里修建了青龙观,在纯自然景观中增添了一组富有皇家园林气派和道家宫观风采的建筑群体,因为湖北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随之又有“北武当”的美誉。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战患给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悠久的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天桂山青龙观这处集皇家园林、道家宫观和大自然秀丽景观为一体的古代建筑也在此劫难中遭受了破坏。1980年,平山县旅游局采纳了省地理所郭康等专家的建议,拨款支持天桂山修复了青龙观主殿一一真武殿及两侧的钟鼓楼等古迹,同时也开发了部分自然景点,进一步修建了一些接待服务设施。
2002年以来,天桂山先后投入600万元建成了万余平方米的天桂湖、白毛女瀑布和门前区水景等工程对天桂山景区进行大规模重建。但并没有找到新水源,彻底解决缺水问题,2004年景区投入200万元,历时半年,一座深30米、长60米、宽5米的大坝建成。保证了景区水景工程的水源,满足了周边9个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天桂山的青龙观,原是为明朝末代崇祯皇帝修建的归隐行宫。明朝末年,因李自成起义严重动摇了明廷皇权。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义军纷起逼近北京的情况下,预感江山不稳,便密派心腹太监林重萆出京选隐地修建行宫,以防不测。故所有的建筑既有皇宫之名,又有道教之称,是中国唯一政教合一的古建筑群。清初一百年间,青龙观屡有增设和修葺,拥有大小建筑十二处之多。其中真武殿、苍岩殿和大光明殿共为青龙观的三大建筑。在这座集皇家园林、道教宫观和大自然秀丽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内,青龙观的庞大建筑群,依山就势,随崖而建,真可谓陡崖镶金,绝壁嵌珠,巧夺天工。天桂山既有雄秀交融的天然风光,又有皇家园林的高贵气韵和道家仙山的庄严气势及神秘色彩,俗有“皇家道院”之称,“北方桂林”之誉。
玄武峰景区,位于天桂山青龙观景区峰巅,面积15平方公里,由天然盆景园、天街、灵霄圣境三大景观组成,自成区域。这里五亿年前为一片汪洋大海,在地壳运动中,石灰岩地层被挤压抬升,几经沧桑,风蚀雨淋,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天桂山景区望海峰,是天桂山东峰一脉,这里终年云雾缭绕,云海波涛,变幻无穷。在望海峰远眺,可见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向东望去,革命圣地西柏坡苍翠葱郁,岗南水库波光鳞鳞,早上观日出,红日东升,黄色如桔,圆如蛋黄,在岗南、黄壁庄水库水面映照下,象一团火球从大海里喷薄而出,天空五彩缤纷,峰峦尽染霞光,景色蔚然壮丽。
天桂山景区三丰殿,三丰殿位于天桂山脚下,原庙规模较小,历百年风雨已破败。2002年10月重建,2003年4月竣工,占地20余亩,分山门、演武场、主殿三部分。整个建筑倚山就势,高低错落,巍峨壮观,为道士演武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地。
由门前区拾级而上,过山门,即至演武场。演武场宽阔平坦,全部用大理石铺就。正中设八卦演武台,圆形,高0.33米,直径30米,作道士武术表演之用。演武台东侧生两棵百年老树,皆粗有两围,高有数丈,老枝虬劲,绿叶婆娑,经数百年风雨而不老。演武场至三丰殿需上九十九级台阶,台阶正中为汉白玉雕刻的九龙戏珠图案,条条飞龙,栩栩如生。沿台阶上两层平台,即至三丰殿。红墙红柱,红门红户,玻璃瓦顶,翘角飞檐。殿内供奉三尊神像,中为真人张三丰,右为观世音菩萨,左为关羽武圣人。
天桂山金顶位于天桂山海拔1054米高的玄武峰顶端,原称三清殿,2002年冬重修,竣工于2003年秋,立于两层云台之上,全高19.80米,是天桂山海拔最高的建筑,也是与武当、峨嵋、五台等金顶齐名的全国五大金顶之一。金顶分上、下两层。第一层供奉玉皇大帝铜像,像高9尺。第二层供奉三清神像,“三清”指玉清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上清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居住在“三清境”(最高的第二、三、四层天)的三位天神。玉皇大帝同天皇大帝、北极大帝、后土皇祗同为主宰天地的“四御”。玉皇为“诸天之主”、“万天之尊”,为总执天道之神即天上神界的最高尊神。我国民间很早便崇奉玉皇大帝,道教以每年腊月25日为玉皇大帝出巡的日子,各宫观要举办道场迎接御驾,仪式十分隆重。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圣诞,道观还要举行盛大的祝寿道场,诵经礼拜。
天桂山景区白毛女艺术陈列馆,《白毛女艺术陈列馆》是天桂山主景点之一,位于停车场西500米(燕尾庄村),紧临银河洞旅游路。天桂山景区管理处于2003年冬开工建设了该馆。陈列馆分四个展室、一个影视厅。馆藏珍贵文物1000余件。全面介绍了“白毛女艺术”发展历程。还有黄家大院、杨家小院,以实物、图片、塑像再现了拍摄电影时旧貌,及民国时代风俗民情。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好场所。“白毛女”的故事最早流传于冀西平山西部山区天桂山一带,故事讲的是:一户佃农女儿被地主看上,受到凌辱,逃进深山,头发全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伸冤雪恨,重见光明的故事。1944年创作为小说,后又改编为诗歌、歌剧、电影。
天桂山景区真武洞,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大型溶洞,位于青龙观下方,洞深70米,最高处约30米。洞内的塑像讲述的是真武大帝修道成仙的故事。也有下凹坑状的泉洞,还有发育到晚期的穿洞。这里的溶洞由于地壳抬升,多分布于二栈和三栈之间的崖壁间,脱离潜水面时代久远,洞内碳酸钙淀积地貌如钟乳石不发育,但洞内溶蚀和侵蚀地貌十分典型。
天桂山景区摩崖"归"字石刻,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在天桂山100多米高的峭壁之上,镌刻了一个巨大的繁体“归”字。此字高97.71米,寓意为香港回归之日;宽49.1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归”字的外缘总长430米,整幅作品50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汉字。这个镌刻在百丈危崖上的顶天立地的繁体“归”字,为天桂山增添了一道引人入胜又寓意深远的文化景观。
天桂山景区晴雨景观,位于青龙观道院,殿前风和日丽,下视山腰则云笼雾罩,山形模糊;山脚则急雨如箭,一片朦胧。此即天桂山著名的“山寺晴雨”奇观。山寺晴雨 由于天桂山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夏日常出现“半山云雨半山晴”的奇特景象。天桂山春、夏、秋三季皆多云雾,时而山顶“戴帽”,时而云系山腰,云缠雾绕,气象万千。
天桂山景区泉井湖瀑景观,泉井 天桂山俗有“九泉一井”之说,最大的如沕沕水源头灵泉,是沕沕水瀑布的水源。瀑布 “沕沕水瀑布”在天桂山景区西南沕沕水村。“沕沕水瀑布”古为平山十景之一,俗有“沕水瀑布从天降”之说。沕沕水为天然泉水,流量为0.35立方米/秒,垂直落差93米,形成天然奇观。除沕沕水瀑布外,天桂山还有青龙观瀑布、葫芦谷瀑布等,旱时轻泄如帘,雨季下注如飞,水声轰鸣,一片凉意。
天桂山青龙观附近的“三泉一井”。三泉即槐泉、青龙泉、金蟾泉,一井即明珠井。该井位于青龙观院内,井深不足2米,水量充盈,四季不涸,旱不竭,滞不盈,水质甘冽,饮之沁人肺腑,古为道院饮水井。此外还有天桂山后山济公洞泉、麻地凹的桃花泉、井子峪与庄旺村附近山崖的滴水泉等。
天桂山景区的宗教文化以道教为主。明朝末代崇祯皇帝派心腹太监林重萆遍访半个中国,慧眼独具,选中了钟灵毓秀、易守难攻的天桂山。当林重萆依皇家园林格局创建行宫即将竣工时,李自成逼近北京,崇祯皇帝未及出逃,便吊死在景山(煤山)。林重萆为尽忠其主,出家皈依道教,法号清德,将行宫改名为青龙观道院,并依崇祯体貌铸成真武铜像,日夜香火供奉。所以,在供奉真武铜像的真武殿的廊柱上,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武当归正道炼就金身。”于无奈中透出一丝最后归宿的欣慰。
青龙观属道教邱祖龙门派,与龙门派的祖庭北京白云观有着深厚的渊源。林清德主持青龙观30多年,收弟子,续道教,道徒最多时达四五十人,道徒名字中间的字也都采用北京白云观标明辈分的字。从林清德起,到1937年“七七事变”,青龙观先后经历了十三代传人。
望月楼主人(曹弘) 2006年5月摄影 2022年6月25日 于成都"东大门" 简阳市 海上花园 巴蜀揽胜楼书屋
一一广交天下旅朋艺友,遍游神州壮美河山,讴歌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一个人的权力和职位是短暂的,金钱和物质是有限的,唯有人品和艺品是永恒的。 牛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属"火牛"。我愿将我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艺术生命中去,直到生命的终止。我宁肯在学习科学技术与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艰苦地拼搏,也绝不愿在麻将桌上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去寻求一时的欢乐。 执著地追求艺术,献身艺术,毕生可乐。 一一 望月楼主人人生格言 短语五则。
注:望月楼主人(曹弘) 当代国际知名资深书画家 篆刻家 摄影家 游记作家 旅行家 社会活动家......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