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书接上文,现在我们把时间线再拉回胶片AF时代的末期,一个时代的终结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崛起,AF代替MF时是如此,数码代替胶片时也是如此。随着数码时代初期的到来,胶片时代也正是卸下了它的历史使命安详的躺在历史长河中了。
1991年因为柯达的带领相机进入了数码时代,其实在数码时代最开始是尼康占了优势,当年柯达没有机身制作技术想制作数码相机就只能和佳能,尼康这样的相机生产厂商合作在人家机身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柯达当年除了在后期和佳能合作了2台之外合作最多的就是尼康,尼康当时非常丧德的只给提供非旗舰机给柯达,而等到自己ccd技术积攒足够了之后就自己以旗舰机机身来生产数码相机,最终达到以低廉的成本带来低廉的售价,同时又能兼顾最先进的功能。尼康就是以如此的好手段将柯达这位巨人赶下了神坛。
与此同时的佳能这边因为早年间数码相机的传感器都是以ccd为主,同时又有各厂家的技术垄断(这个问题在现在也发生,海鸥想要从回世人眼前做数码相机但是就是因为cmos的技术垄断,这一振兴想法胎死腹中)在ccd开发上受到了巨大阻力不得不转而研发cmos传感器,却阴错阳差使得自己在之后的多年中取得了技术优势的领先。佳能第一款CMOS相机D30上市极大的震撼了当时的数码相机市场,也是从这时起CMOS和CCD哪个更好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然而这时的佳能研发速度空前强大,研发出了多款优秀的数码相机,更是分了多条等级不同的产品线,这些产品线以及等级划分也一直沿用至今,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CMOS相对比CCD的优势也逐渐明了,可以说佳能是无意之间压了一块大宝。尼康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了,最开始死守CCD销量等都被佳能甩在了后面,反过味来之后便与索尼开始了CMOS传感器的合作,底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却在白平衡等机内算法上一直做得不好,也被诸多用户诟病多年,这一时代的尼康可以说是非常的不争气了。
时至今日尼康基本已经在技术上再次赶超佳能,但似乎是追的有点狠,并没有太多时间坐下来好好沉淀一下,所以品控方面和设计缺陷方面问题频出,白平衡问题咱不谈了,机器品控的问题事件发生过多起,例如d7000的跑焦问题,D600的掉渣问题,D800漏油问题,D750前后4次被召回问题等等,每一次的问题都让忠实的粉丝寒了一次心。然而这还不算完,各种售后服务问题和售后投诉事件更是家常便饭,当然老话说的好“没有利润就没有服务”所以我对尼康的售后服务态度表示非常理解,因为毕竟一直在亏损嘛,没心也没力去纠正态度问题,但是态度好坏的我们可以忍,最少有问题你得管呀,经常性的推脱责任是个什么鬼?这边要说下我的亲身经历了,当年我是佳能入门,但是身边朋友用尼康的多,为了方便借镜头我的第一台全幅机选择的是尼康,然而就是因为这个事件使我彻底从尼康转投到了佳能门下,这就是d600掉渣门事件:在2012年9月入门级全幅机佳能6d尼康600d几乎同时面世,6d在市场上大卖,而d600却在之后的两年中深陷掉渣门事件,中国发生这个事正是2013年下半年那时我在黑龙江上大学拿着辛苦积攒的钱买了D600,却毫无意外的也发生了掉渣问题。而这个时候尼康的品牌公关做的就相当不到位,且双重标准,最开始坚决不承认,更是把责任推给了雾霾(雾霾表示mmp),甚至要求用户拍摄照片时镜头不能朝上。也不知道这霸道的要求是怎么想出来的,是因为之前是日军的一部分所以陋习没改?尼康在当时真的是一副军国主义的嘴脸。说实话我当年选择弃尼康入佳能门很大原因就是尼康对这件事的推脱态度,让我对这个厂家没有安全感,让我对自己上万元的花费没有安全感,而佳能方面在中国的售后等就要友好的多。在2014年中国315晚会曝光了尼康掉渣门事件,京东,天猫,苏宁等更是一夜之间下架所有d600,尼康终于害怕了也终于承认有问题了但是只是提供换免费清洁服务,这个事情要是放在今天绝对够召回等级了,你就是不召回总得换新吧?但是木有,只提供售后服务,就说在中国d600就销售了4.8万台,而从13年10月份开始,全国平均每月会有300-400台d600售后,其中70%-80%涉及零件维修更换。在2013年尼康推出了改进机型d610,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而改进的却只有这个掉渣问题,那么之前d600的用户怎么办?一万多元的机器呀就这么没声了?就算你不把d600都换成d610,最少得把已经有问题的给换成d610吧,但是并没有,我大尼康就是那么任性,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消费者却获得了免费将d600更换为d610的服务,201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约谈尼康公司要求禁用双重标准。而也因此大批的尼康用户或潜在用户转为佳能阵营。之后我听说尼康也开始给中国的质保期以内的D600用户更换为D610了,但是恕我直言处理的的确太晚了,距离第一批出问题的机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你现在给后买的人换,那先买的就该死呗?哎。。。。。。对不起,我失态了。
我的D600也趁着还值钱的时候卖掉了,从新买了5D2,并且用了很多年,也正是因为5D2到今天为止让我积攒下了大量的佳能镜头群,所以被镜头群限制的我也就只能在佳能的产品线里升级了。至于当年为什么我在5D3都上市了的时候还去买5D2呢?呵呵这是个萌新听信老毒师的悲伤结果,是的我都不称他们为老法师,他们简直就是四处防毒的老毒师,简直害死人不偿命的呀,算了,这个我在另一个帖子里有提过,在这里就不提了说多了都是泪,实际上在使用中除了对焦点数量5D2与D600的差距真的不明显,同样都是全幅的传感器,同样都是两千万像素级,同样的低感纯净度,同样的高感能力,那点宽容度的差距当年作为新手的我根本用不出来,当然了,如果真有明显差别也不会用这么多年了。
而尼康相机在近几年产品线的发展可以用井喷来形容,不仅推出了多款入门级机型在全幅机型上也出现了“多生孩子打群架”的情况,在08年尼康d700这款准专业级相机被同年推出的佳能5d2碾压式打击,之后痛定思痛在佳能推出5d3的12年尼康尽然同时对出2款准专业级相机D800和D800E,而这两款相机的区别只有低通滤镜,D800E去除了低通滤镜设计可以让画质更好,锐度更高,那你就直接发售D800E不就得了吗?不,人家还要占领稍低一点价位的市场所以在同时发售了低了4000元的D800,但是实际上朋友们,D800E并不是去除了低通滤镜它只是在D800的低通滤镜上动了手脚让它失效了而已(啥?为了买一个在基础上停掉了一个功能的相机,我反而多花了4000元?当然相机厂商一家亲没过几年佳能的5DS和5DSR也有样学样的照搬了一通,真是万恶的军国主义呀。)在2年之后是的只是隔了2年之后,尼康又同时发布了非专业级全幅相机750d,和准专业级全幅相机d810,这时光是全幅产品线尼康就有5条,专业级以d4s为代表,准专业级以D810为代表,非专业级以d750为代表,入门级以d610为代表,同时D800和D800E也并没有立刻停产,也就是说在当时,尼康的全幅机有6台可供你同时选择。
而佳能在全画幅方面一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在发展三条成熟的产品线,专业级的1d系列,准专业级的5d系列,入门级的6d系列。这种稳扎稳打并不能说是最好的,因为其更新速度慢几乎是4到5年才一更新,而面对尼康这种2年一更新的机身轰炸,很多情况下
佳能都显得技术落后,例如d800与5d3是一年生产的两者还有的一比但是2年之后尼康升级了d810,而佳能这边同等级对应的还是5d3,相比之下性能方面的2年之差使得5d3及其力不从心,而又过了2年佳能正常更新了5d4,理论上与d810相对,但在一年多之后,即是最近尼康迅速更新d850,所以在等级应对上总是显得佳能力不从心,甚至给人有种不止该用谁和谁对比的感觉。当然这都是佳能固定的更新模式带来的,而这种模式所带来的不只有坏处,还有好处,那就是强大的机身保值率,5d3与d800是同年发售的机器,在发售之处售价都在两万左右,而6年后的今天在二手市场成色最好的d800也不过才7000元左右成色低的要更便宜而5d3却需要在d800的价位上加约50%的钱达到一万多点才可买到同样成色的。而入门级全幅6d成色较好的目前二手市场依旧6000元左右而同时期发售的d600同成色的目前只需要三千元左右,再说d810当年发售时也是两万大多如今短短3年多全新都降到一万五多了降幅达40%,二手甚至跌倒了一万一,基本和二手5d3一个价了。而造成尼康机器不保值的原因除了发售机器数量过多,更新过快外,还有个重要的情况就是“以下犯上”经常发生,纵观历史早在1999年,尼康就注意到F5的一些缺陷,于是弄出来一个F100,坚固耐用省电轻便对焦准确速度快,被称为小F5,价格便宜,功能类似,而且不那么耗电。所以F100大受欢迎,甚至影响到F5的市场销量,这种左手砍右手的事情精明的佳能从来没干过。而自此之后尼康在在自己砍自己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中低端市场最为明显,例如点测联动这个功能,尼康给最低端入门机都配上了,那中端机的购买理由就不充分了呀,甚至很多新出的入门机经常的性能超过上一代的中端机,那上一代的中端机的购买者往往就会有怨念了。即使是高端市场也常有发生例如D600与D800作为两个定位产品同时推出却在操作上几乎没什么明显差别,这就让很多够用主义者会选择价格更低的低端机型而影响到尼康自己高端机型的销量,所以目前在全幅单反相机领域出现了一个固定的制式,如果你想要一台具备目前最新最好功能的相机请关注尼康,如果你想要较大的保值率在以后升级时可以少花点钱或者想要一个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缺点的相机(即多数情况都能勉强胜任却都做不到最好的相机)请关注佳能。这也是“专业多选尼康,业余多选佳能”的由来,那么我们还有没其他选择呢?有的这时候也该我们另一个主角索尼登场了。
人类发展史证明,没有一个技术能永远辉煌。在胶片时代,存储影象的介质——胶片在取景时必须严格保护不能漏光。然而,进入数码时代,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CCD不怕漏光。它既可以用来取景,也可以在清零后再用于成像,所以,反光镜存在的必要性已经大打折扣,单电系统相机应运而生更是成为了索尼数码相机的设计核心理念单电(SingleLensTranslucent)指的是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外观与单反几乎没有差别,但采用半透镜技术替换了单反的反光板以提升视频拍摄及连拍能力;而单电与单反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反光板替换为半透镜,对焦系统的位置从机底移到了机顶,通过电子取景器(EVF)实现了实时取景,对于摄影效果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
就像人类不需要尾巴时尾巴就自动退化掉了一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半透明反光镜显然已经逐渐变成了鸡肋慢慢的自然也就被很多单电设计厂商取消掉了。在索尼推出“微单”相机之前,奥林巴斯、松下、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包括索尼自己,已经推出了无反光镜、使用电子取景器,可以像单反一样更换镜头产品,并称之为“无反相机”。
2010年6月,索尼申请了一个品牌名称“微单”,并首推了两款相机——NEX-5 和 NEX-3。“微单相机”这个名称正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微单相机采用与单反相机相同规格的传感器,取消单反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构成元件,没有了棱镜与反光镜结构,大大缩小了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可以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也保证了成像画质与单反相同。
“微单”相机最初设计的针对的客户群主要是那些一方面想获得非常好的画面表现力,另一方面又想获得紧凑型数码相机的轻便性的目标客户群。但是却意外的因为其18mm的法兰距以及和现在的主流单反的CMOS传感器面积大小相同的缘故, 非常适合转接早些年流传下来的大量手动镜头. 所以NEX微单在摄影发烧友中也非常有市场!在如此好的市场前景下索尼更是加了一把火在2013年推出了第一款全幅微单A7,也开启了微单专业化的道路。在专业机中最时尚,在时尚机中最专业”,成为了“微单”相机区别于单反相机的最大优势,当然毕竟是微单,机身结构等方面使其在极端环境中的稳定性比专业单反要差,再加上轻便可以成为微单的优点,也能成为它的缺点,同时较小的机身带来按钮过小,操作及握持手感变差都会影响到一些对操作要求较高的使用群体。所以微单和单反谁更好我只能说见仁见智,不过微单的确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我相信在之后的岁月中也会对数码相机的发展轨道带来极大的影响。
而随着微单相机对数码相机市场侵袭式的加入不仅对入门级单反有巨大的影响,其全画幅微单凭借优秀的品质也对高端单反市场产生了威胁,当初单反相机市场上索尼用半透明板的单电与佳能尼康竞争结果是市场占有率极低,现如今全幅微单的产生使索尼正式登上了高位者的榜单,这一点其实索尼要感谢微单的转接功能,摄影爱好者购买相机时其实买的并不是一台相机,而是一套系统,很多摄影师纠结要不要换门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心疼手里这一套镜头系统在换门之后的损失,而索尼的转接简直就是开挂的方法,只要买转接环,你是尼康的镜头也可以用,你是佳能的镜头也可以用,这就让很多买来玩玩的人愿意下手去买,也是因此索尼在自己系统还不够完善时销量却连连攀升的重要原因,在去年索尼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微单系统高档G系列镜头,在补齐了大三元之后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系统,不过说来也是滑稽,头一次一个品牌的相机火成这样,镜头却姗姗来迟的,所以我说转接成就了索尼,成就了有权进入专业领域的索尼微单。
总结:前文对3个品牌的历史进行了浅谈,如果有哪些朋友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最后这里观看,在这里我会总结一下前文表达的意思,同时说一下我对三大品牌的选择意见希望对其他朋友能有帮助。
首先希望大家把单反和微单分开来看,微单与单反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只看你觉得优势和缺点哪个对你来说重要些,基本一句话囊括就是你想要轻便的就选微单,你想要抗操的就选单反,所以这其实可以看成是两类机器,且这两类机器同时拥有也并不冲突,
很多人都是既有单反又有微单,这是很正常也是很常见的,我这么说如果我约模特外拍用微单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约不到这模特下一次了,但如果我去旅游爬山拍风景打死我我也不带单反,所以各有各的好处,这边如果大家想买微单我建议选择索尼,索尼在微单的技术方面目前老大的地位无疑,其多年研发单电相机,无反相机,技术相当成熟,目前其他各厂家在性能,传感器,画质,操作性,综合实力等方面都还要比索尼差一些。
那么如果是专业选择是否就只看单反呢?我觉得专业选择也可以看微单,目前索尼的全幅微单就是面向专业级别的在技术性能上是非常优秀的,又能转接其他相机镜头优势不言而喻。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有优点就有缺点下面说下作为专业相机选择索尼微单的缺点,索尼微单最大的优点是携带方便而一旦到专业需求你就会发现,镜头无法保持便携,甚至会因为机身较小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使其握持手感进一步变糟,而索尼镜头系统是三家里最贵的,而且镜头的数量可选择性也是最少的,少到什么程度呢?另外两家不需要用原厂系统,用腾龙或者适马任意的一个副厂镜头系统都比索尼的微单镜头系统庞大几倍,索尼微单的镜头系统少到几乎没有副厂镜头的程度。同时经管索尼微单可以转接其他系统的镜头但是转接环毕竟不完美,很多的对焦功能都无法使用,对焦精度及速度也会比原厂镜头降低,甚至某些镜头有对不上焦,和某些转接环会降低画质的情况,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我这样的感觉,佳能或者尼康的单反相机和索尼的微单同时拿在手里时,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单反更有机械产品的感觉,微单更有电子产品的感觉,所以索尼即使是全幅微单技术上是ok的但是极限条件下的使用能力,三防能力等还是比旗舰单反要差,这是机身设计及结构所决定的,旗舰级单反的抗操能力究竟有多强呢?我看到过一个视频使用旗舰机单反来做破坏性实验来看旗舰单反在极限环境下能运行的可能性,其中使用的机型我就不透漏了大家可以猜下,在视频里测试项目,包括用水泡,放冰箱冷藏格,用火烤等情况,最后这台单反已经不成机样了,却依旧能用,放上内存卡依旧能拍,其实现在旗舰级单反相机的三防能力远超大家的想象,只是我们平时会用到的极限情况比较少大家不觉得而已。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