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手机浏览
返回顶部
蜂鸟摄影论坛> 器材交流区 > 135画幅相机系统 > 单反相机和镜头 > 正文 手机查看

我所用过的美能达

35909 浏览 159 回帖
关闭 您还没有绑定微信,绑定微信后可以订阅论坛相关通知~ 马上绑定
绑定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楼主
  • 0王若男 初级会员 虚线
  • 积分:200 经验值:597 帖子:29 精华:暂无 粉丝:1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5-09
0铜羽三级
1 2003-06-02 23:36:36

坛子上喜欢美能达摄影器材的朋友越来越多,和尼康,佳能的用户群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本人作为美能达摄影器材的爱好者和长期使用者,深受鼓舞,以和喜欢M家器材或者想加入M家的朋友们互相学习。因此,整理了过去发上的一些有关文章,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结合本人长期使用部分M家摄影器材的一点心得,只为增进互相交流。仅为个人体会,不代表所有观点正确,还望大家指导。


日本美能达公司全称美能达有限公司(MINOLTACO。,LTD)。由田岛一雄创建于1928年,成立时称为“日德写真机”商会,以开发照相机为最初目的。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光电和数码器材生产的强大企业之一,其产品是多元化的,其中作为主流产业的摄影器材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日圆,占公司所有产业产品总体销售的30%。其各种器材及产品的生产规程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基础材料的生产到最后成品的检验出厂,较少使用OEM产品,基本上是在美能达自己的流水线上完成,即使设在国外的厂家,一般也坚持按本公司的规程生产。而尼康的一些产品,比如好些ED镜头据说使用了图例OEM的ED玻璃,OEM产品并不是不好,但同时说明了美能达本身的技术力量涵盖了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在水平上是顶尖的,在质量上是精益求精的。美能达是少数几个自产自用照相机镜头玻璃和镀膜的著名厂商。选择美能达摄影器材实质上也是对其品牌内涵一定程度的认可。本人认为美能达器材总体上是值得信赖的,从它辉煌的历史沿革和产品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认识和信心。

原本位于日本大阪的美能达照相机公司专门负责照相器材的研发和制造。1929年研制出第一架便携式折叠照相机,还有一些120相机。1947年开始生产35毫米照相机,1958年才开始生产35毫米单反相机。虽然美能达公司研制单反相机起步比较晚,至今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一起步就是高起点而一发不可挡,技术上大投入,大研发,所以到了六十年代前期的短短几年间,就已经夺取了国际摄影器材大品牌的稳固地位。1962年美国第一艘绕地球飞行的载人宇宙飞船“友谊七号”,装载的主要技术性摄影设备就是美能达相机。可见美能达的实力不是浪得虚名的。在国际上,许多著名大师和国家政要以及社会名流都喜欢使用美能达摄影器材。美能达公司1962年推出的SR-7单反相机是首次将硫化镉测光系统直接装在相机机身上的,以后才被其他品牌的机身所采用;1977年美能达公司推出的XD-7是世界上第一台同时具有快门和光圈优先的AE相机;还有1982年推出的著名的X-700经典相机;直到1985年又推出了美能达7000AF,这是人类照相史上的第一台自动对焦相机,当年就以大比分夺取了日本照相机销量的第一名,在全球的销量更是领尽了风骚,在名满天下之余又夺取了当年的欧洲相机大奖。每一次有关摄影器材的技术上概念上的大进步,多数都是美能达引领了时代的新潮流。在国内,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美能达器材基本上是摄影界专业人士的标配设备,国产器材的代表作-----海鸥相机,也有美能达的技术内核存在。美能达摄影器材在国际上获奖颇多,主要是欧洲相机大奖,从1982年的第一次至今已获得八次之多,确实是名至实归。第一次是1982年的X-700,第二次是1985年的7000AF,第三次是1989年的7000I,第四次是1991年的7XI,第五次是1993年的9XI,第六次是1995年的700SI,第七次是1998年的505SI,第八次是2001年的A-7。总的来说,美能达摄影器材作为一流层次的国际大品牌,其产品的精良是无须质疑的。它的器材 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功能强大,返修很少,服务优良,价格合理,设计理念富有人性化和时代化,确实是追求崇美境界和高性价比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上乘之选。

本人不是大虾,仅一业余摄影爱好者,一星期平均五卷的拍摄量确实不敢登大雅之堂,涉影八年,除了徕卡,实际使用过的品牌和机型不少,但个人拥有的器材只为清一色的美能达镜头和机身,现有家当:505SI,800SI,A-7各一台,X-700三台,镜头有美能达原厂AF24-85/3。5-4。5,AF100-300/4。5-5。6APO,AF85/1。4G(D)各一支,手动镜头有原厂MD50/1。4,MC200/3。5,MD28/2,MD35/2。8,MD28/2。8,MD35-70/3。5,MD35-70/3。5MICRO,MD28-85/3。5-4。5MICRO,MD70-210/4MICRO,眼下最想拥有的是MD24/2。8,MD135/2。8,但美能达原厂手动好镜头已经停产多年,新旧都很难找到,只能是可遇不可求了。在当今国内的摄影圈里,人们大凡提起购买或者使用器材,往往不是推崇尼康即为佳能,甚至徕卡哈苏等,似乎并无美能达一席之地,每当偶然提起,多数人也只用四个字即打发:二流货色。因此,至于我为何偏偏选择了美能达,可能就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本人主要是根据这样的原则来选择的:一。美能达性价比较高(穷人的经济学,老刺猬名言)。就本人现有的器材来看,投资是相对比较合理的,全大套系统两万五千之内,但性能上都不比尼康和佳能的同级设备低,特别是手动的MD器材,个个都是美能达的精品,并且是八十年代的专业配置;二。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际性专业大品牌,美能达在技术上和质量上是有保证的。照相机工业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新几乎都是美能达引领时代潮流的,获奖最多。在专业摄影器材领域,美能达也是成就非凡的,它的A-9专业照相机和G系列专业镜头,个个有口皆碑,技术上在当今可以达到令人无任何遗憾的境界。美能达镜头种类虽然比尼康和佳能少,但很少生产不负责任的镜头,镜头高度体现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焦段覆盖比佳能和尼康镜头实在,显得少而精干,镜头定位准确。由于镜头选择余地少,配镜头比较方便,且素质高,不象某家器材,狗头一帮,反而搞乱视听,无所适从;三。美能达器材为摄影界所接受和检验了大半个世纪,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专业人才和摄影爱好者,功不可没,也因此而成就了其国际大品牌的历史性地位。因此关于美能达二流货色的说法是不客观的,其实,很多人也许根本不了解美能达器材,也不太用过美能达器材,只是人云亦云而已。在国外,美能达是较受欢迎的品牌,从1982年到现今总共获欧洲相机大奖有八次之多,是获此项大奖最多的品牌;四。美能达镜头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成像风格,成像风格不以尼康镜头的高反差为所长,也相对不如佳能镜头的成像柔和细致,层次分明,但它在保证足够锐度和层次感以及解像力等综合性能的前提下特有一种油润悦目,色彩明丽的油画般的效果,类似徕卡等欧洲镜头的成像风格,偏向于体现欧洲文化底蕴,对喜欢油画艺术效果而又无法接受徕卡等顶级器材价格的爱好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本人比较喜欢这种成像风格,用来拍田园风光和艺术人像,尤其显得古典和令人心情宁静而怀旧;五。美能达的镜头生产技术也是身出名门,有贵族血统。美能达公司本来是日德合作起家的,在发展过程中和徕卡有过实质性的合作关系,美能达曾经向徕卡转卖过三款MC镜头的生产技术,而它们其中的合作关系也延伸到了镜头生产技术的管理和检测的方面中,算是比较密切的,所以之间的血统是有一定的,倒不是空穴来风;六。美能达的测光和闪光技术是强项,相当准确可靠,800SI的十四区蜂巢测光,跟尼康F100的3D填充式补光测光效果非常接近,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测光也很稳定,《摄影之友》曾经有专文测试过,这里不再累赘。本人通过实际使用也基本同意这种说法。作为同档次的准专业机,800SI的价钱为F100的三分之一,太值了,加上现在还有一个更先进的A-7,选择的余地更广。如果不是追求顶级器材的发烧友或者不是经常到特别恶劣环境大量工作的专业人士,美能达800SI准专业器材已经足够好和足够使用了。我用过不少各家器材,但至今手头只剩下清一色的美能达器材,是在不断走过痛苦漫漫器材发烧路之后,经过大浪淘沙得到的结晶。也有幸得到一个结论:器材也,不过玩具而已。用了八年的时间,用了八年的精力,耗费了我相当于好多劳动人民全家几年生活费的钱财才终于印证了这么一句废话,真是痛心和无奈。客观的说,我现在外出一般只带一台手动X-700和一支标准MD变焦镜头作备用,却用一台一千多元的普通傻瓜变焦相机做主机,方便和轻便压倒一切。经常感叹,器材太多反而是累赘。何曾同时背上过六台相机和十几支镜头外出呢,也没有这个必要,锻炼身体也不必花那么多钱来增加重量,背石头更好。言传身教,我现在确实痛感器材够用,好用,实用,适用就行了,发烧其实是一种心理作用,似乎更像有点恋物僻的心理。但要我出让手头上的器材还是舍不得的,全都是难找的好东西。话说回来,美能达的市场定位是比较准确的。本人体会,选择美能达镜头要有耐心,宁缺毋滥,以原厂镜头为首选原则,美能达的镜头种类不多,但焦距全,素质好。其市场取向也比较精明的,普及镜头素质往往保持一定的档次,性能价格平衡得较好,花三千就可以用到三千的素质,不同于佳能镜头,出了一大堆,但拿得出手的就剩下那几个价格昂贵的L头。各家产品风格取向不同,之间没有太多的横向可比性,也不想引起门派争论。另外,美能达机身小巧美观,功能强大,质量稳定,任何一款美能达相机取景器的明亮程度是其他品牌同档次相机难于相比的。八年来,我三台塑料机身的X--700没有一台有过任何问题,三台自动机用得少,但质量很好,几年来没有任何故障,美能达配件非常多,如果没有原厂情结,还有很多副厂的镜头做后盾,同时大堆海鸥和价廉物美的俄罗斯镜头可以选择。说美能达配件难找也是很不客观的。
综合来说,美能达器材是面向一定消费群体的,上那一家器材,要懂得欣赏它的内涵,否则是无法沟通的。经常看到人们象炒冷饭一样评判各品牌机身镜头的素质和功能的具体差异,评判哪个好一点哪个又不行,该买哪一个又不该买哪一个,功能够不够用,要不要顶级器材,哪个牌子好哪个牌子又如何,甚至有人为选一个功能差异很小的相机都痛苦煎熬几个月,吃不好睡不着。虽然提倡言论自由,但确无必要。本人认为太多的争论不过是一种学术上的分辨而已,随着器材技术的进步,这种争论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甚至有误导影友的反作用。其实,器材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工具,用好了才会出好活,对于一个真心投身到摄影事业之中的严肃爱好者,一台海鸥DF300A已经足够让你到达很高境界了,不管什么牌子的器材,只要基本功能具备,机身牢固,快门准确,镜头素质达到要求就完全能够搞创作了,不必要搞器材攀比和无端怀疑。著名品牌的机身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入那一家相机功能都是够用的,至于镜头的选择就看你的定位和用途了。但有一个事实,现在好多大虾还在使用国产二鸟大搞创作。我认为,本人现有美能达器材已经足够玩到很专业了,无须再花精神去攀比器材,我的器材比亚当斯当年的先进得多,欠在脖子上的头没有他的先进。我同意‘欲善其工,先利其器’的真理,也明白顶级器材的威力无穷,但对于我等大多数普通摄影爱好者,具备务实的器材观是很重要的,应当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必攀比,选准定位,克服品牌偏见,刻苦学习摄影技术,善于总结经验形成主见,不是人云亦云,才能真正享受到摄影的乐趣,我主张做脚踏实地的摄影人,反对做胸无点墨又图虚荣的器材佬。

本人现有的器材我认为还是相对精良的,毕竟同时拥有三代获欧洲大奖的机器,起码也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之作。下面结合本人现有器材的使用体会,对部分较有代表性的美能达摄影器材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评价,关键是突出各器材在使用中的主要优点和存在不足的一些个人看法,对错与否,留与众人说,因篇幅限制,器材的具体规格不详细列出。

美能达XD―7和X-700
美能达XD―7和X-700手动对焦单反相机是美能达摄影器材在发展史上的两个经典之作。XD―7之前的各种相机机身,一般都是以纯机械部件来实现不同的暴光方式的,但1977年推出的XD―7是世界上第一台同时具备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的AE相机,开创了照相机借助电子技术来实现多种自动暴光方式的先河,奠定了现代照相机发展的基础性模式,它的诞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我没有XD―7相机,但前后使用过七,八次,拍过十卷左右,认为它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经典专业手动相机。金属机身,快门声音非常柔和轻巧,机振很小,有自带的目镜挡板,在自拍或者保护目镜时非常有用,加卷片器拍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两张。我个人认为,如果有好的原厂好镜头相配,手感及综合性能远好于尼康的FM2,是一款适合专业人士使用和保藏的经典高级相机。X―700是在1982年生产推出的,原来设计定位为高级业余型手动对焦单反照相机,以作为先前推出的XD-7高档手动对焦相机的高低搭配型。但有趣的是,美能达并不是一下子从XD--7就过度到X---700的,先是在1978年推出XD---7的改进型XG―2,取消了快门优先,同时推出一款简化型号XG―5,也叫做XD―S。到了1980年,推出X―7,是全自动暴光型的,比较类似以后X―700的P挡功能。也许做了这么多的前期准备,时间和技术储备都接应上了的缘故,于是在1982年一举推出了著名的X―700,机身放弃金属材料,只采用厚工程塑料,硬指标也适当有所降低,最短快门降到千分之一秒,以和XD-7高档机区别开来,但为了方便业余爱好者使用,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从新设计了外型和结构,使得其最终变得功能强大,质量稳定,推出后大受欢迎,风头甚至超过它的大哥XD-7和同时推出的尼康FM2,同年即为欧洲七家摄影杂志评为“欧洲相机”,这七家杂志是英国的《摄影爱好者》,荷兰的《焦点》,瑞士的《摄影》,法国的《摄影杂志》,瑞士的《摄影电影专家》,意大利的《摄影》和联邦德国的《摄影杂志》。这次评选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但权威给予的荣誉使得美能达X-700从此名扬天下。这款业余相机甚至被许多名家所使用做为专业用途,竟然成为一代名机和长青树。此机于2001年二月份宣布停产了。虽然机身是塑料的,但质量和工艺很好,本人前后几年内一连买了三台,都是全新的,主要是喜爱它优点不少,一是取景器采用美能达的专利锐利磨砂对焦屏,在135手动机里是最亮的,暗处和弱光下对焦很舒服准确,凭这点在用户心中得分极高;二是它的测光准确,采用经典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但算法精确,在焦平面快门后下方还有另一套实时测光系统,当快门打开后,再对收小光圈后到达胶片的光线进行一次实时测光,这是X-700的独到之处。本人经常直接把X--700当测光表使用,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暴光补偿,使得最后的暴光效果非常理想。我有800SI,但有时其自带的十四区蜂巢测光反而不如X---700,比如在主体很小,背景是大片白色墙的情况下,800SI往往出现了主体暴光不足的问题;或者在主体过亮而背景反差较大时,也出现暴光异常的情况。但用X-700却能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暴光准确,而且整张画面各部分的暴光量平衡得很理想,高光部分和弱光部分过度得相当自然,这个特点是我在长期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的。感叹二十年前的X-700至今还未落伍,更感叹美能达不愧为世界级品牌的技术造诣;三是有P档功能,其原理是通过高速快门和镜头的最大光圈组合程序来进行拍摄(使用时先把MD镜头上的最小光圈锁锁定),以减少手震机震的影响,提高拍摄的成功机会,低于三十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还有声音报警装置(把电源开关拨干拨到报警挡),所以即使新手手持使用X―700的P挡,也是可以充满信心的。紧急时可以快拍,采用了很少见的金属电子感应测光快门钮,相当美观高档,为相机的经典性增色不少。从综合性能来看,即使是目前的FM3也不见得超越X-700;四是结构紧凑,质量稳定,取景器资料LCD显示直观齐全,小巧轻便而机动性强;五是一机多用,有独立的景深预视,有暴光补偿,暴光锁定,电子自拍,有TTL闪光灯功能,有安全上卷机构,可装外置高速马达及大量的附件设备等等。很多专业人士用它来搞创作,获奖或者成为世界经典作品的数不胜数;六是性价比高,在82年推出后,价钱一直和尼康FM2持平,到85年还卖当时的二千多元,现在新机不到两千的价钱,停产后还有使用和保藏价值。现在尽管有很多新式自动化的机器可以选择,但手动摄影的魅力远未消逝,甚至还有回升的趋势。本人有自动准专业机,使用中感觉除了对焦快,适合快拍抢镜头之外,在处理复杂情况时不能完全代替人脑,有时自动化照相机出的片子让人不敢恭维,手感也远不如手动舒服。全手动照相机也不太令人喜欢,如FM2,尽管它出身名门,性能卓越,我用过它多次,感觉全手动在使用上太费时间和精力,对相片效果也无法准确把握。多数情况下玩摄影还是讲求出片比例和方便性的。综合各方面,只有X-700认真适合我,要说遗憾也只有两点,一是没有多次暴光功能,在几千分之一的使用机会里可能有一点遗憾,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功能,对此缺点基本忽略不计了,还有一个就是千分之一秒的速度确实在某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所限制,我遇到过在烈日下拍人像的情形,想使用大光圈确实是有所被动,只好用小光圈牺牲一些景深来补救,但其实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毕竟景深对于大多时候的主题和构图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除非你苛刻到连一个蚂蚁也不放过就另外说了。没有最好的相机,只有最适合我的相机,多买两台也不厌倦。 自动机和手动机兼修是理想的,可以应付所有场面。没有也不要紧,亚当斯凭两手两头,玩转了一个时代,说起来前人的功力很值得学习。
作为商品,相机的内涵也会面临市场竞争和利润的左右。好多人认为现在的新产品就一定比过去的好,对此问题要具体分析,现在的好些普及机型未必比老机型质量稳定,做工也差了,好些朋友的X-700有的已经十多年历史了,照样冲锋陷阵。佳能的EOS5,不错的一个准专业机,功能齐全,质量稳定,价格便宜,五万---十万次的快门寿命,但给现在那些为了市场效应而烨众取宠的所谓先进普及机一冲击,又成了三流货色,甚至有人做梦都在用所谓严肃的态度论证EOS300比EOS5更好的证据。科技是严肃的,不是哪个人说好就好,我们认同技术是进步的,但在应用上要受到市场规则的左右,用现在的三等马和以前的一等马相比,还是有优劣之分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的体会,目前还没有哪个135的手动单反机的性价比超过X-700,决心坚持用它。除非尼康FM2或者FM3降价到2000元以下,我才有兴趣买来用用。

A―505SI A----800SI A---7

这三款相机同是美能达第四代不同档次的AF相机中的三大高手。505SI是1998年推出并获得1999年欧洲相机大奖的功臣。推出当年,确实令佳能和尼康大吃一惊,思量之下,这两大家才放下了一直高傲的头,跟随着才在普及机领域下放了一些专业领域的保守技术,像后来的佳能EOS30,尼康F80等等,不惜工本而急不可待的跳了出来。其根本原因就是505SI的横空出世,使普及机型的性能直逼传统的专业机型,短期内占据了家庭业余用机市场的大量江山。本人在使用中认为505SI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普及机型,获大奖是实至名归。我对比过后期改进的A―505SI SUPER和A---5,认为还是早期的505SI比较实在,手感绝对是505SI的好,我真不明白,后期两个机器把外型设计得这么难看,拿着也不舒服。尽管功能少一两项,但并不是关键的。比如那个眼启动,我认为有和没有都不是什么问题,在我另外的两个机器上,眼启动功能我一般都是关着的,省得有事没事的白耗电。美能达相机取景器的明亮程度是公认的,在这三款机器上也毫不含糊,无须多说了。505SI相机的测光水平非常高,因此令它能耐不菲,美能达高级相机专用的十四区蜂巢式测光元件下放到了这部普及机身上,可见美能达公司的苦心。十四区蜂巢测光是美能达公司的专利,据说在研究成功后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动过,说明这个技术是相当成熟和稳定的,蜂巢的六角组合图形是自然界最精密的数学图形,跟精密测光有什么内在联系我也不太清楚,但光电学专家在应用时肯定有他们的道理,蜂巢测光在算法上应该是相当精确的。在使用器材的实践中,我感到505SI和A―7的测光没有什么分别,说明其核心技术指标是基本一致的,虽然在规格标称里:A―7的蜂巢测光为EV0―20,点测光为EV3―20,而505SI蜂巢测光为EV1―20,点测光为EV4―20。但这样小的指标差异在实际应用中是无法精确分别的,就是说,在使用上是基本对等的。早知道如此我也不买A―7了,不过A―7还是比较亮骚的,就当花钱买虚荣吧。至于800SI,我认为在三个机器里,测光水平最稳定还是这个机器,基本达到尼康F100的水平,但目前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近三倍,应该说800SI的性价比算是目前最高的机器了。我个人认为如果拥有800SI的朋友,再买A―7似乎没有什么很大的必要,如果要升级,应该直接上A―9。因为A---7在主要功能上和800SI是重复的,自动对焦感应度800SI比A―7更高一些,手感A--7不如800SI稳重,800SI的20指数变焦机顶灯我认为绝对是超值的附件,简直省下了一个3500SI灯,我卖了3500SI灯就是认为它指数不大不小的多余了,起码以后再上5600HS灯。但A―7作为最新的概念相机,其优势还是明显的,如果经济允许,拥有它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毕竟综合性能和档次可以超越它的135机身,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对比三个机器,最后大概的印象是,三个都是好机器,不管普及的也好,准专业的也好,都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经济松动的话,可以都买来用用,毕竟它们之间是档次不同,概念内涵不同的相机,大同之下还是有小异的。如果不太宽余的话,我认为买一个505SI和两个标准的原厂24-85/3。5-4。5或者24―105/3。5―4。5和100―300/4。5-5。6APO变焦就完全够用了,不论婚礼还是外出游玩,不论艺术照还是风景照,不论拍GG还是MM都是没有问题的,素质相当好。一些朋友可能存在长期的品牌偏见或者人云亦云,会对此配置不屑一顾,但我作为这些器材长期坚定的用户,认为这些配置是相当不错的。况且,美能达公司起家就是日德合作的公司,其器材还有廉价徕卡的风味在里面,何乐而不用呢。

三款相机的实用情况简单比较如下:
1. 对焦速度:我用100―300/4。5―5。6APO镜头在自然条件下测试,A―7略快于800SI,自然情况下也可以感觉出来,但在暗处对焦对比似乎相差不大。505SI有时在复杂情况下确定合焦点时有相当轻微的犹豫感,但在合焦点合焦还是准确的,感觉其在合焦时稍微不够另外两个准专业机干脆坚决,但505SI比较同档次其他牌子的机器的对焦还是相当快速的,配合动态追踪连拍功能,即使是拍极品飞车,只要操作正确熟练,也完全足够各种使用。
2. 测光水平:三款相机的测光水平在自然情况下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异,都很准确,不过800SI的测光相对还是比较稳定,对复杂画面的处理能力比较值得信赖,至于点测光的水平没有具体测试过,但估计也是相差不大,三个机器在实际使用时的测光能力是比较一致的,水平极高。
3. 三款相机的主要功能都是完备的,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买哪一个机器的功能都是完全够用的,505SI只有350克,非常轻便,外型漂亮,对于姑娘和老人是最合适不过了,我外出比较喜欢使用505SI,主要不是因为它轻,而是感觉它比较好看,黑白相间的机身,配在身上走到街上时常极了。
4. 关于花俏的功能,本人认为相机太多花俏功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本人虽然拥有几台功能强大的自动相机,但平时80%以上的任务是由简朴的X―700手动器材完成的,而几台自动相机的功能有些还没有使用过。我用器材最关心的是器材里的快门精度,镜头的素质,以及测光的准确性,只要这三项保证了,多少的功能我不太关心,有就用用,没有也很少用。通过长期的使用,发现这三款机器完全达到各种要求,美能达的快门技术是非常尖端的,它好几款专业135相机的快门速度首先达到了12000分之一秒的世界记录,所以使用美能达器材,对快门精度是有信心的。测光和闪光灯控制技术是美能达的强项,这里就不再次累赘了,都是顶级的水平。所以说这三款机器我认为功能不但够用,还分外的花俏,特别是A―7,有些功能也许一辈子也用不了几次,做玩具的机会可能还多一点。功能太多也耗电,不如我的X---700,两个纽扣电池拍三,五十卷是没有问题的。本人认为如果相机的功能精简到最合理的程度,机身再使用全金属材料,进行防尘防水防碰防划花设计,兼容手动自动镜头,并且具有方便携带性和操作简便美观性,卖六千左右是一定大受欢迎的,相信美能达如果有这样的相机出现,江山估计有大半是它的。
5. 至于其他如耐用性,机身材料,功能多少等等问题,我认为不是十分重要的,照相在根本上无非就是解决光圈和快门合理组合的问题,一万种功能都是为这两个因素服务的,哪个大品牌都保证器材质量优秀,但哪个大品牌都不保证其产品不会坏。塑料机身的X―700许多人用了十几年还是照样好好在用,金属机身的FM2用了七,八年坏得不成样子的也大有其在。要问器材的耐用性,怎么说呢,也许等你用坏一台机器时,恐怕早就想到要升级器材的问题了。

自有的几款美能达镜头基本质素简评
1. 85/1。4G(D)
这支镜头是本人新近添置的唯一一支G系列专业人像镜头,用来配合A―7。本来在坛子上发过一个帖子,想广思集益之后再决定取舍的,毕竟一是没有用过,不知其里;二是也不便宜,必须买一个满意一个。在此心态之下,还真是着实观望了好一段时间,也得到了不少朋友的献计献策,增进了不少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但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拿下它的还是日本著名摄影家桃井一至和工藤智道两位大师对多种85毫米镜头的实拍对比的文章,《摄影之友》2001年12期第七十五页,有完整的彩色图片及多品牌多机型的实拍对比。
佳能EF85/1。2:操作性四星半;解像力四星半;实拍性能四星半。
宾德AF85/1。4:操作性四星半;解像力四星半;实拍性能五星。
尼康AF85/1。4D:操作性四星:解像力四星半;实拍性能五星。
美能达AF85/1。4G:操作性三星;解像力五星;实拍性能五星。
佳能EF85/1。8USM:操作性四星半:解像力四星半;实拍性能五星。
尼康AF85/1。8D:操作性三星:解像力五星;实拍性能四星半。
结论:美能达85/1。4G得分最高。
我个人用这个镜头拍了一卷,评价就一个字“好”,也不打算试拍了,再试也是浪费胶卷,以后遇到有什么光荣任务直接拿出来干活就行了,非常信任它的表现。

2. AF24-85/3。5-4。5 和24―105/3。5―4。5
这两个镜头的综合素质都是很好的。权威测试评分比佳能EF24-85/3。5-4。5这支略高,佳能那支本人使用不多,但看过不少评论和相片,感觉三者差不多,肉眼判断还是美能达镜头的成像锐利一点。本人基本上认同其他朋友对这两个美能达镜头的赞赏。《摄影之友》曾专文测试过,AF24-85/3。5―4。5在24端最大光圈的成像,可以比美原厂AF24/2。8定焦最大光圈成像,24端变形控制不错,仅次于尼康AF24-85/2。8-3。5,但非常接近,可以忽略,但比佳能那支好,暗角不明显,在85MM端成像相对稍弱,但形变控制反而比24端略好,整个焦距段成像比较平均,没有大的起落,广角和中焦均比新出的那支美能达AF24-105/3。5-4。5(D)的变形控制得略好,可能是焦距相对较短的原因。同时在24端,暗角控制也明显比美能达AF24-105的那支好,但其他方面素质基本一样。这两支美能达镜头焦距实用,轻便,通用性好,缺点是这两支美能达镜头的逆光效果和做工稍弱于尼康AF24-85/2。8-3。5,但性价比高于尼康AF24-85/2。8-3。5。另外在阴天拍摄时色彩偏淡,虽然真实。但不太讨好。总的来说,它们是美能达不可多得的好镜头。但如果要我从新选择,我会买AF24-105/3。5-4。5 ,适用性更广,也便于配合A-7。

3. AF100-300/4。5-5。6APO
这是一支较为中庸的镜头,100-200毫米焦距成像极好,色彩还原鲜艳饱和,成像锐利通透,美能达风格比较明显。如果一定要上原厂的长焦,又买不起G头的话,看来非它莫属。200毫米以上成像也不错。它的整体成像很平衡,解像力较高,我喜欢它的轻便。但材料做工一般,变焦镜筒伸出太长,据说它是各家相同规格的镜头中综合素质最好的,我没有条件全部搞对比,但至今没有听说过100-300同规格镜头中有出其右的。就当它是吧。它的素质对得起三千的价钱。

4. MD70-210/4MICRO,MD35-70/3。5MICRO,MD28-85/3。5-4。5MICRO
定焦镜头的素质和性能比较稳定,焦段和光圈不同也不好比较,所以在此只讨论手上几个手动变焦原厂MD镜头。这三支美能达原厂手动MD镜头是美能达手动器材老用户应该很熟悉的,可以说是手动M家器材里不可错过的几支经典手动变焦MD镜头。据说它们的材料和设计生产运用了徕卡的技术,停产很多年了,只能在二手找到。它们的成像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需要再做太多的评价,如果是M家手动的铁杆用户,见到它们任何一个,收下就是了。它们除了M家镜头在强光和逆光下表现一般的通病之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达到专业水准。都是金属镜身,变焦和调焦环为塑料,相当结实小巧,微距功能非常好用,素质很高。在我使用的经历里,除了操作失误暴光不准之外,这几支镜头的表现还没有使我失望过,片子锐利并且油润漂亮,色彩艳丽饱满,不管风光还是人像或者微距都适用。虽然它们不是顶级镜头,但完全可以做专业用途,如果你没有品牌偏见,如果你是M家的手动用户,拥有其中任何一支镜头都是值得高兴的。 美能达的手动好镜头型号很多,有早期的MC系列,有后期的MD系列还有中期的MC转MD系列,每一个时期都有好的产品。但早期的MC系列相对用料较好,工艺成本也较高,一般为金属镜身,口径也基本在55毫米左右。我用过两个早期的MC镜头:MC28/3。5和MC200/3。5,虽然是几十年的老镜头了,但依然内外完好,用料实在,玻璃仍然透明清澈,早期的MC镜头镀膜比后期的MD镜头镀膜稍逊。经实用发现,结像比较平均,色彩少许偏黄,阴天色彩不太饱和,但比较真实,这可能存在镜头的个体差异,但这两个镜头都不是美能达上乘的手动镜头,所以不能起到代表作用,只是一个参考而已。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用到美能达真正的好镜头,比如MC50/1。2,MC35/1。8等等。后期的MD镜头是为了完全适应XD和X系列的机型而推出的,镜头底部增加了光圈连动拨杆,使镜头完全配合TTL测光和光圈自动暴光等机身功能的使用,用料偏向塑料化,口径也小型化,镜身轻量化,但镀膜水平却有了改进。美能达镜头不同尼康镜头的成像以高反差见长,也不同佳能镜头以成像细致,层次丰富为特点,而是在保持适当锐度和解像力的前提下特有一种类似油画效果的成像风格,这种风格本人非常喜欢。很多朋友在帖子上上过不少这几支镜头的实拍片子,实际效果在此不再累赘了。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买到一支九成新的原厂MD70-210/4MACRO镜头,高兴到请了全家上宾馆吃了一顿大餐。本人的MD28--85/3。5-4。5MICRO镜头是平时用得最多的镜头,停产很早,只买到二手的,但外观很新,金属镜筒,变焦和调焦环是塑料,镜头结实小巧,手感很好,玻璃镀膜幽深而清澈,令人喜欢,看外表就知道是一支好镜头,带两档微距1:4和1:10,几乎是每出远门必带之镜头。我用它和MD50/1。4比较过,MD50/1。4在色彩还原上比较真实,成像细腻完满,但MD28--85/3。5-4。5MICRO的色彩更加饱和鲜艳,反差更大,拍花卉和人像非常油润漂亮,解像力很高,两端的变形控制属于上乘。另一支好镜头MD35--70/3。5MICRO在综合素质上与MD28―85/3。5―4。5这支镜头相比素质旗鼓相当,MD35--70/3。5的锐度梢高一点但非常有限,但MD35--70/3。5MICRO的色彩稍微偏黄,不及MD28-85/3。5-4。5的色彩饱和悦目。单独观看感觉不出来,只有和标准镜头对比才有所显现。三个镜头在强光下和逆光下的表现稍逊,顺光就非常好,阴天和夜色中的表现很不错,其他就没有什么好挑剔了。总的来说,二十年前的变焦镜头能够达到如此水平,也难为美能达了。素质跟尼康和佳能的同级镜头相比在其上而不会在其下,风格不同而已。如果你喜欢欧洲文化底蕴,喜欢油画艺术,喜欢美能达手动摄影系统,它们都是你的理想选择。特别提一下的是它们的微距功能,有句俗话:微距无弱兵。我有时用它们的微距拍花卉,感觉就是好和爽,特别是MD28--85/3。5-4。5MICRO的微距,色彩的鲜艳油润确实令人爱不释手,只要用光正确,拍出来的花卉质感象玉石一样的清澈晶莹,现在是我拍花卉的首选镜头,当然其他的两支镜头也是极好的。

简说镜头的风格和副厂镜头的特色

每一品牌的镜头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像风格,不了解镜头的成像风格,是不容易选好自己喜欢的器材的。厂家确定自己的风格,既有希望保持产品特色的因素,也存在着受市场竞争和专利保护所左右的因素。可以想象如果所有品牌的镜头风格归一的话,市场竞争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也不容易发挥各家企业的特色。因此平分秋色,井水不犯河水,各人都有生存的机会。日本大企业对市场的分配是很精明的。在日本,镜头光学研发能力最强的首推佳能的光学研究所,它的前身是1933年诞生在东京六本木的精机光学研究所,1937年改名为精机光学工业株式会社,1947年正式定名为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至此佳能公司正式成立。同年,日本恢复国际贸易,佳能相机被指定为最佳出口商品。佳能公司虽然具有最尖端的光学研发能力,却不会模仿尼康公司生产高反差风格的镜头。美能达公司也同样不会生产此类风格的镜头。同理,尼康公司也不会去抢佳能和美能达的现有饭碗。尼康公司的光学研发生产能力是非常强的,其历史比佳能还悠久,它的创业史是靠德国人支撑的。1912年,尼康公司聘请了8名德国光学专家,帮助确定了公司光学技术发展理念,并扩充了生产设备,1913年,公司正式以尼柯尔为牌号生产摄影镜头,1917年7月,三菱合资会社,藤井镜头和东京计器三家公司合并建立了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确立了尼康公司的蓝本。对于这些工业巨头来说,市场的平衡和生存空间的平衡决定了他们的发展路子,基本上是这样划分的,尼康镜头一般以成像的反差高,相对锐利为特色,这一点在国内很受欢迎,适合中国人的视觉习惯,加上尼康注重在专业领域下工夫,产品比较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所以在国人的眼中尼康是高素质摄影器材的代表,是专业首选的对象。佳能公司比较注重新科技在器材上的应用,侧重器材高度自动化和普及化,所以它的相机和镜头从专业到最业余的都有,人们的印象是佳能镜头的选择余地最多,应有尽有,因此它的市场占有是最大的,难怪普通爱好者一开口就是佳能,确实也赢得了广大新闻记者的接受。佳能镜头一般以成像柔和细致,层次丰富,色彩饱和为主要特征,但佳能镜头门户分明,专业镜头与普及镜头在价钱和素质上都有明显的分级,这一点不如其他品牌的镜头在素质上平衡得好。美能达摄影器材在国内似乎口碑一般,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镜头成像风格处于佳能和尼康之间,比较中庸,既不锐利也不细致,而是油润悦目,类似欧洲镜头的特色,不太适合中国人的视觉习惯,在国内地位不高,但在国际上是有一定市场的,它适应西方特别是欧洲人的文化欣赏习惯。而宾德相机在总体规模上比以上三家稍小,但它本身有自己的特色,宾德镜头的风格就是平实,作为大自然的写实是比较合适的,夸张的成分比较少。还有一个旁轴类的相机徕卡,是德国摄影器材的经典品牌,也是人类照相机生产史上的经典品牌,其镜头的成像是完全标准的欧洲风格。生产上完全手工制作,用料必须是一等精品,检验程序必须确保百分之百对应设计要求。徕卡是摄影器材神坛上的圣物,非一般爱好者所能玩得起,还有另一个圣物蔡司镜头,也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其实除了早期的尼康之外,和徕卡真正有过合作关系的也有美能达公司,徕卡公司曾经向美能达公司购买过三款MC镜头的制造技术,说它们有血缘关系是有根据的,也许受到徕卡的影响,美能达的镜头风格走近了欧洲的路子。美能达专业的G系列镜头,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实,那一家的器材都很好,喜欢那种风格,见仁见智吧。本人是美能达器材用户,对M家还是感情深厚一点,但萝卜白菜,还是各有所好吧。多年前,记得一位大师说过,美能达的片子适合在远距离欣赏,我学着做了,结果这一试使我从此爱上了美能达,试看朋友的那幅图片是一幅傍晚的田园风光,他放大到二十四寸,在近处看效果认真一般,画面上的小草都分不清。但挂到墙上远远一看啊,那油画般的梦幻境界简直使人回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平原,久久凝望,欣赏极了。。。。。。。别以为我夸张,我个人确实喜欢这种风格,就是那种令人宁静而怀旧的欧式风味。以前一直赞赏尼康的锐利,但锐利得多了也太真实了,出来的片子远看近看都是那么的现实。从此理解美能达在欧洲为什么受欢迎,欣赏的角度不同啊。徕卡的风格也是这样的油润悦目。如果有钱不妨尼康和美能达双修,既朦胧又现实,也不错。但现在一个系列修了下来,好不容易有了小成,再转行大可不必,我还是坚持喜欢美能达。锐利的镜头在德国专家的眼里并不讨好,他们评测的全世界满分的七个135单反镜头里,除了一个徕卡著名的变焦R70-180/2。8之外,另外六个都是徕卡的定焦。看到了吧,如果在发烧路上没有尽头的感觉时,只好直接上徕卡了。不过,我认为好的美能达镜头可以代替廉价的徕卡玩,就当是多一条发烧的捷径吧。

发烧路上往往不能回避副厂镜头的话题,毕竟性价比很高的副厂镜头对于大多数经济不宽裕的工薪阶层发烧友是很重要的。但问题是,许多人在选择副厂镜头的同时,又习惯于在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之间痛苦对比一番而无所适从。本人一般情况下不习惯把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相比较的,理由有三个:一是原厂镜头在设计数据和生产技术上是完全兼容配套机身的,而副厂镜头因设计数据的获取或者基本加工精度的限制,要做到和原厂产品涵接得天衣无缝是比较困难的,没有可比性;二是原厂镜头的成像风格和核心技术一般是特有的,受到专利的保护,副厂是无法做到一样的,如果完全购买专利其成本必然相当高,也没有可比性;三是如果一定要相比也要用相同档次相同条件的东西来相比,否则也没有可比性。原厂情结是人人皆有的,这种情结不由人的情绪决定,只能由客观情况来决定。现在简单说一下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的一些情况,以便大家有一个基本印象,以使各种观点比较客观统一。主要讨论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风格的问题,每一个厂家镜头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是肯定的。一是因为专利的限制,另外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就说美能达吧,它采取类似徕卡镜头的偏欧式的油润风格,不同于尼康的锐利和佳能的细腻,它的镜头成像是比较中庸的,出的片子既不锐利也不细腻,象油画一样,所以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视觉习惯,用的人相对少,造成了大家认为美能达是二流产品的偏见,但在国外不是这种情况,美能达在欧洲获奖最多,虽然这些奖励没有实质性的奖金和约束力,但体现了这些器材还是有突出的性能的。所以选镜头首先要定位,你喜欢哪一种风格,才决定入哪一家,这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原厂镜头始终可以卖到高价钱,就是它的核心技术在支持。副厂尽管有些镜头的光学素质非常优秀,但北京烤鸭的味道就是比上海烤鸭正宗,尽管上海烤鸭下的料似乎更足,价钱也更便宜;第二方面就是设计开发方面的问题,在日本,光学开发设计能力最强的首推佳能的光学研发中心,同时,佳能的镜头制作工艺和基础材料制造水平也是顶级的。在世界上,镜头镀膜以佳能,富士,禄来三家为最佳。但佳能镜头素质两极分化,这就是我当初不选佳能的一个原因,因为我的定位就是普通发烧友,不必要浪费器材上顶级。而对美能达镜头我一是喜欢它的欧式成像风格,二是它的镜头素质平均水平高,基本上体现了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美能达;第三方面的问题:说说日本的几个专业镜头生产副厂,日本有三家比较有名的专业镜头副厂,适马镜头厂的历史最短,它的前身仅是一个民间机构里的光学设计中心,它的特点就是反向设计能力强,每一个相机厂的新机一出,它的配套镜头就跟着出来了,但一般来说,它的器材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一贯来是三家中公认最弱的,镜头镀膜水平在三家中也是最弱的,多膜透过效果也比其他两家弱,在潮湿环境镀膜的牢固性也不佳,更不用说和原厂镜头的镀膜相比了,适马近期新出的镜头应该有一定的改进。镀膜质量好也是原厂镜头价钱贵的一个原因。另外,由于机械性能弱,适马镜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镜头精度也下降得快,所以适马镜头在二手市场上一般不受专业人士的青睐,价钱相对也没有竞争力。我以前听朋友的介绍买过两支适马中档镜头,用了一次就卖了,亏了一半价钱,。至于其他方面的素质如何就不说了,单是在阴天的色彩表现,似乎是放到染缸里染色一样,层次反映能力不高,更谈不上还原准确和饱和,用它做变色龙倒是比较合适,当然可能是这两支镜头的个体差异或者没有用到适马的顶级镜头,但确实心中不快。而原厂镜头在素质上的处理绝对是严谨的,即使是原厂的狗头在质量上也是有保证的,很少有这种个体差异的情况出现,最多是档次和价钱不同的镜头在素质上分层次高低不同而已。原厂镜头虽然贵,但确实是体现了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另外,原厂镜头在一些重要内涵上用肉眼在外表是看不到的。适马镜头据说有一些专业素质的好东西,但本人没有用过,不好评论。图例镜头厂在这三家副厂中的玻璃生产水平是最高的,尼康使用的ED玻璃有部分也是图例OEM的,它的大口径高价值ED玻璃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但在它自己的镜头上却很少使用,估计是为了降低成本。图例镜头的工艺水平和基本材料的生产能力也是三家中最强的,其镜头一般用料十足,外型威猛,专业味浓。它出产的镜头往往素质不错,在专业领域和原厂镜头比虽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补充还是不错的,我个人对图例镜头评价不错,特别提一下的是图例100-300/4这支镜头,虽然价格昂贵,但经过专业层次的测试,它的主要素质超过佳能的专业镜头100-300/5。6L。但综合来说,和原厂同档次的专业镜头相比还是有所不足。原厂镜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光学性能稳定,而副厂镜头在光线好的时候看起来还可以,但一到光线复杂的情况下或者光圈不同的时候,或者在变焦时的焦点漂移控制等等诸多方面,就显露出和原厂镜头的差距来了。一般选镜头还是以原厂情结为上。至于腾龙镜头是界于图例和适马之间,腾龙镜头主要是侧重于镜头光学结构的开发应用,通过光学设计的成果制造优质镜头,所以它的镜头实用性强,近年来好多优质大变焦比镜头就是腾龙生产的,镜头的总体素质相当不错,比如腾龙的SP90/2。8微距镜头,据说是可以达到原厂优质同级微距镜头水平的一支精品镜头,我现在正在测试它的各方面实用性能,如果确实好的话打算也上一支备用,现在的镜头广告商业水分多,一般只提供最好情况下的素质报告,还是要亲自在各种情况下综合使用过才放心购买。但腾龙镜头和原厂同级别镜头相比也是有差距的。综合来说,不管原厂还是这几家著名的副厂,都有能力生产高素质的镜头。由于各原厂核心技术的保护,副厂本身技术能力的限制,各品牌镜头成像风格取向的差异以及市场平衡等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各个厂家的镜头生产都有不同的定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是相同条件和相同档次下把各个厂家的镜头来对比,副厂镜头目前还没有在所有领域完全挑战原厂镜头的能力,所以副厂镜头现在只能靠性价比来提高竞争力。不过从各人情况出发,讲究性价比,用较少的钱可以用到基本等于原厂镜头素质的器材,那么副厂镜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副厂生产的许多镜头确实相当优秀,不断向大光圈,超广角,大变焦比,轻量化领域发展,并且使用新型镜片,改进光学结构,素质不断提高,使得大家的选择余地广阔多了。建议在发烧路上各人见仁见智,从来没有最好的器材,只有最合适你的器材,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镜头来使用吧。

  • 0755gx
    +2分
  • sxsfxx
    +5分
  • dorati
    +4分
  • 0空中客车 新会员 虚线
  • 积分:51 经验值:28 帖子:1 精华:暂无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6-02
0铜羽一级
2 2003-06-03 09:38:10

好文章

  • 0走着瞧 新会员 虚线
  • 积分:86 经验值:321 帖子:9 精华:暂无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5-22
0铜羽二级
3 2003-06-04 09:16:16

文章写的真好,介绍的相当详细,可见前辈对该品牌产品深有研究,敬佩。
我有一台X700已经用了6,7年了,现在我想配一个标头,不知那一个型号的好,而且是否还能买到新的我也心里没底。(旧头我是实在不敢买,我怕买的是粉丝,但还以为是鱼翅呢。)
希望前辈能给些指点和建议。先谢了。

楼主
  • 0王若男 初级会员 虚线
  • 积分:200 经验值:597 帖子:29 精华:暂无 粉丝:1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5-09
0铜羽三级
4 2003-06-04 10:13:41

建议你用原厂的头,1.4或1.7的非常的好

  • 0走着瞧 新会员 虚线
  • 积分:86 经验值:321 帖子:9 精华:暂无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5-22
0铜羽二级
5 2003-06-05 08:54:39

我是想买原厂的。但不知在哪能买到1.7新的呀。
我不敢买旧的。
看您对美能达如此钟情,是否知道哪能买到新的头?
谢了。

  • 0fange007 新会员 虚线
  • 积分:60 经验值:183 帖子:11 精华:暂无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4-11
0铜羽二级
6 2003-07-03 00:08:25

现在已很难找到几个用MINOLTA的了,可我却在坚持,希望延续 X-700的神话。
碰到一个MINOLTA高手真高兴。!!!!!!!!

  • 00755gx 新会员 虚线
  • 积分:69 经验值:369 帖子:12 精华:暂无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6-28
0铜羽二级
7 2003-07-03 01:11:40

王老师,您好!看完你的文章真的感觉收益非浅。还想向您请教我的镜头是美能达MD28-70 3.5和70-210 4.5-5.6您能不能对它们做一下介绍,好象大家对它们的评价很少。盼复。

楼主
  • 0王若男 初级会员 虚线
  • 积分:200 经验值:597 帖子:29 精华:暂无 粉丝:1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5-09
0铜羽三级
8 2003-07-03 09:12:40

其实,这两款头都是很好用的头,成像相当的好,虽然是手动头,只是操作上慢一些而已,我用它拍过很人像,建筑和风景,成像都没的说!颜色和层次十分出色!

  • 0jl_jcha 初级会员 虚线
  • 积分:164 经验值:674 帖子:35 精华:暂无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3-31
0铜羽三级
9 2003-07-03 11:22:33

建议斑竹收了此文,整理一下做精品文章保留

  • 0lovepigzhu 新会员 虚线
  • 积分:117 经验值:215 帖子:17 精华:暂无 粉丝:0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2003-03-28
0铜羽二级
10 2003-07-03 11:23:09

那我的海鸥标头,听说完全就是美能达的技术,也是很好的头咯?

首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共17页到第确定
发表 我要赠分0
5 : 绝对精彩 4 : 值得收藏 3 : 酷 2 : 好帖 1 : 鼓励 我要赠分
高级回帖
0标签限制6个 0图片最多能上传40张 0宽度不小于640px,高度不小于320px 0正在发帖请稍候
热门主题:
长城 北疆 打鸟 天空 大海 拍鸟 现代 初夏
0论坛精选
0热帖推荐
0热文推荐
0 聊天 0
安全提示

确定 取消
举报原因
确定 取消
封禁原因
禁封时间:
执行禁封 取消
删除原因
确定 取消
删除原因
  •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 0淫秽、色情
  •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 0协助楼主删除
  •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 0盗用他人图片
  • 0其他
封禁原因
  •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 0发布色情内容
  •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 0主题、回复灌水
  •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 0发布反动言论
  • 0其他
禁封时间:
删除原因
确定 取消
移动帖子
已选择 1 个帖子,只能在您有权限的版块之间操作。

原板块:单反相机和镜头

目标板块:
确定 取消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确定 取消
关闭

点击登录

登录后才能使用该功能

小明的明

退出

银羽七级

好友列表 (2548)

0是否确认删除此好友?
关闭 小明的明 0

请您先验证手机号码

+86
  • 中国大陆 +86
  • 中国香港 +852
  • 中国澳门 +853
  • 中国台湾 +886
  • 韩国 +82
  • 日本 +81
  • 美国 +1
  • 加拿大 +1
  • 英国 +44
  • 新加坡 +65
  • 马来西亚 +60
  • 泰国 +66
  • 越南 +84
  • 菲律宾 +63
  • 印度尼西亚 +62
  • 意大利 +39
  • 俄罗斯 +7
  • 新西兰 +64
  • 荷兰 +31
  • 瑞典 +46
  • 澳大利亚 +61
  • 乌克兰 +380
  • 法国 +33
  • 德国 +49
  • 阿富汗 +93
  • 阿尔巴尼亚 +355
  • 阿尔及利亚 +213
  • 东萨摩亚(美) +1684
  • 安道尔 +376
  • 安哥拉 +244
  • 安圭拉岛(英) +1264
  • 安提瓜和巴布达 +1268
  • 阿根廷 +54
  • 亚美尼亚 +374
  • 阿鲁巴岛 +297
  • 奥地利 +43
  • 阿塞拜疆 +994
  • 巴林 +973
  • 孟加拉国 +880
  • 巴巴多斯 +1246
  • 白俄罗斯 +375
  • 比利时 +32
  • 伯利兹 +501
  • 贝宁 +229
  • 百慕大群岛(英) +1441
  • 不丹 +975
  • 玻利维亚 +591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387
  • 博茨瓦纳 +267
  • 巴西 +55
  • 保加利亚 +359
  • 布基纳法索 +226
  • 布隆迪 +257
  • 喀麦隆 +237
  • 佛得角 +238
  • 开曼群岛(英) +1345
  • 中非 +236
  • 乍得 +235
  • 智利 +56
  • 圣诞岛 +61
  • 科科斯岛 +61
  • 哥伦比亚 +57
  • 科摩罗 +269
  • 刚果 +242
  • 科克群岛(新) +682
  • 哥斯达黎加 +506
  • 克罗地亚 +385
  • 古巴 +53
  • 塞浦路斯 +357
  • 捷克 +420
  • 丹麦 +45
  • 吉布提 +253
  • 多米尼克国 +1767
  • 多米尼加共和国 +1809
  • 厄瓜多尔 +593
  • 埃及 +20
  • 萨尔瓦多 +503
  • 赤道几内亚 +240
  • 厄立特里亚 +291
  • 爱沙尼亚 +372
  • 埃塞俄比亚 +251
  • 福克兰群岛 +500
  • 法罗群岛(丹) +298
  • 斐济 +679
  • 芬兰 +358
  • 法属波里尼西亚 +689
  • 加蓬 +241
  • 冈比亚 +220
  • 格鲁吉亚 +995
  • 加纳 +233
  • 直布罗陀(英) +350
  • 希腊 +30
  • 格陵兰岛 +299
  • 格林纳达 +1473
  • 瓜德罗普岛(法) +590
  • 关岛(美) +1671
  • 危地马拉 +502
  • 几内亚 +224
  • 几内亚比绍 +245
  • 圭亚那 +592
  • 海地 +509
  • 洪都拉斯 +504
  • 匈牙利 +36
  • 冰岛 +354
  • 印度 +91
  • 伊郎 +98
  • 伊拉克 +964
  • 爱尔兰 +353
  • 以色列 +972
  • 科特迪瓦 +225
  • 牙买加 +1876
  • 约旦 +962
  • 柬埔塞 +855
  • 哈萨克斯坦 +7
  • 肯尼亚 +254
  • 基里巴斯 +686
  • 科威特 +965
  • 吉尔吉斯斯坦 +996
  • 老挝 +856
  • 拉脱维亚 +371
  • 黎巴嫩 +961
  • 莱索托 +266
  • 利比里亚 +231
  • 利比亚 +218
  • 列支敦士登 +423
  • 立陶宛 +370
  • 卢森堡 +352
  • 马其顿 +389
  • 马达加斯加 +261
  • 马拉维 +265
  • 马尔代夫 +960
  • 马里 +223
  • 马耳他 +356
  • 马绍尔群岛 +692
  • 马提尼克(法) +596
  • 毛里塔尼亚 +222
  • 毛里求斯 +230
  • 马约特岛 +262
  • 墨西哥 +52
  • 密克罗尼西亚(美) +691
  • 摩纳哥 +377
  • 蒙古 +976
  • 蒙特塞拉特岛(英) +1664
  • 摩洛哥 +212
  • 莫桑比克 +258
  • 缅甸 +95
  • 纳米比亚 +264
  • 瑙鲁 +674
  • 尼泊尔 +977
  • 荷属安的列斯群岛 +599
  • 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法) +687
  • 尼加拉瓜 +505
  • 尼日尔 +227
  • 尼日利亚 +234
  • 纽埃岛(新) +683
  • 诺福克岛(澳) +672
  • 朝鲜 +850
  • 马里亚纳群岛 +1670
  • 挪威 +47
  • 阿曼 +968
  • 巴基斯坦 +92
  • 帕劳(美) +680
  • 巴拿马 +507
  • 巴布亚新几内亚 +675
  • 巴拉圭 +595
  • 秘鲁 +51
  • 波兰 +48
  • 葡萄牙 +351
  • 波多黎各(美) +1
  • 卡塔尔 +974
  • 摩尔多瓦 +373
  • 留尼汪岛 +262
  • 罗马尼亚 +40
  • 卢旺达 +250
  • 阿森松(英) +247
  • 圣赫勒拿 +290
  • 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 +1869
  • 圣卢西亚 +1758
  • 圣皮埃尔岛及密克隆岛 +508
  • 圣文森特岛(英) +1784
  • 西萨摩亚 +685
  • 圣马力诺 +378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239
  • 沙特阿拉伯 +966
  • 塞内加尔 +221
  • 塞舌尔 +248
  • 塞拉利昂 +232
  • 斯洛伐克 +421
  • 斯洛文尼亚 +386
  • 所罗门群岛 +677
  • 索马里 +252
  • 南非 +27
  • 西班牙 +34
  • 斯里兰卡 +94
  • 苏丹 +249
  • 苏里南 +597
  • 斯威士兰 +268
  • 瑞士 +41
  • 叙利亚 +963
  • 塔吉克斯坦 +992
  • 巴哈马国 +1242
  • 梵蒂冈 +14397
  • 多哥 +228
  • 汤加 +676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868
  • 突尼斯 +216
  • 土耳其 +90
  • 土库曼斯坦 +993
  •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 +1649
  • 图瓦卢 +688
  • 乌干达 +256
  • 坦桑尼亚 +255
  • 乌拉圭 +598
  • 乌兹别克斯坦 +998
  • 瓦努阿图 +678
  • 委内瑞拉 +58
  • 维尔京群岛(英) +1340
  • 也门 +967
  • 南斯拉夫 +381
  • 赞比亚 +260
  • 桑给巴尔 +259
  • 津巴布韦 +263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手机号无法接收短信?请主动联系客服人工处理,邮箱:bbs@fengniao.com
选择精华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