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为了方便阅读,我把文章整理为Q&A形式呈现给大家(其实都是自问自答)。
现在用什么机型?
尼康D7100搭配适马18-35 f1.8镜头,可风光也可人像,用了一年想灭门换A7系列。
为什么当时选了半幅D7100而不是全幅A7?
在拥有单反之前,我时常用手机拍风景。由于手机性能制约我的发展,特别是夜景、人像无力。15年春节后考虑买单反,当时我还是大二学生。在尼康D7100和佳能70D之间徘徊了很久,在蜂鸟、贴吧看帖子偶然发现有一款全画幅微单叫A7,价格只比70D套机贵一千多,很是心动。但由于那时A7系列镜头群还没如今这么丰富,特别超广角镜头缺席,并且对于一个学生党来说,蔡司系列镜头还是偏贵的。囊肿羞涩,当时只好买了尼康D7100。
喜欢拍什么类型的照片?
如今接触摄影也刚好一年,爱拍风光、人像,也偶尔拍汽车、静物等等题材的照片(下面会放出我的作品)。
为什么考虑灭门换A7II或者A7RII?
1.由于是半画幅机身,拍风光视角不够广,而且与全画幅相比宽容度实在一般,后期力度一大就会出现噪点,很无奈;
2.由于半画幅f1.8的光圈下景深等效于全画幅的f2.8,所以人像虚化表现也不太好;
3.最最最重要的是,这镜头加上这机身对于一个不高不壮的广东男生来说太重了,在炎热的夏天背着它出行两肩经常酸痛。而且因为重又大,三脚架也要买更重的,掏出来街拍也比较显眼。
4. 平时拍完回家筛选照片时,有些35mm拍的人像就算有1/50s-1/80s快门,也会虚掉,看到这种照片简直开始怀疑人生了,难道我经常手抖?
5. 平时不开车出去拍照很少带背上三脚架,本来机子就重,加上三脚架简直要我命。所以当A7II上市不久后,尤为关注五轴防抖功能。加上半幅高感一般,平时我不舍得升高ISO,所以不得不承认,防抖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简直提升出片成功率;
6.没翻转屏,低机位拍摄不得不趴下擦地板(帅不帅另说)。
A7系列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1.轻便!轻便!轻便!重要的事说三次!它轻便的同时又不影响画质,而且索尼COMS,啧啧啧简直了,尼康片子宽容度高就是因为用了索尼的COMS,比如D810;
2.三波轮+自定义按键,怎么方便就怎么设置,比尼康佳能自定义功能键多;
3.A7、A7II、A7RII对焦点非常多,覆盖范围大。我不喜欢佳能6D、尼康D610的原因就是其对焦点少的可怜,覆盖面积也很有限(机友不好意思了)。我用公司的5D2拍照,时常要先对焦后构图,很麻烦,偶尔也会跑焦(微单因为对焦原理与单反不同,绝不跑焦,下面再详细说);
4.现在镜头群也慢慢丰富起来,最近推出了G master系列顶级镜头,还有50 f1.8这样的亲民镜头,上市不久听说广州体验店已到货,马上带上内存卡到店测试(下面放出测试照片)。对了,同为黑科技厂商的适马也正在进军微单镜头市场,未来镜头群不用担心;
5. 丰富的转接玩法。搭配五轴防抖和对焦性能极佳的机身,不再担心对焦犹豫、没防抖。身边不少佳能用户,买个转接环来蹭镜头玩,嘿嘿。最近适马也推出了MC-11佳能转接环,看过评测后,果然黑科技。除了佳能外,要复古逼格和画质可以转接康泰时、福伦达甚至徕卡,还能自动对焦。哦对,别忘了还有亲民好玩的八羽怪。还有A7RII优化了老广角旁轴镜头的红移现象;
6.除了镜头,人像玩家肯定更在乎闪光系统,现在A7系列TTL无线引闪系统也有了,比如国内的shen牛;
6. 看过不少测试,套头也不差,28-70和24-70都很轻很小,口径小可以购买像耐si、铂rui的微单支架系统,一套方片搞下来比买100mm的便宜很多;
7.虽然电池不耐用,但可以接充电宝,单反可以么?不可以;
8.A7RII/A7SII的4K录像,搭配翻转屏,恩很棒;
9. 索尼A7RII在更新2.0固件之后已经可以开启14bit无损RAW。
帖子内的作品都由D7100拍摄
俯瞰Pattaya全城,美得令人窒息!
共7张接片,LR调好后放入PS接片。
附,以下内容摘自网络:
想要弄清单反相机为什么会跑焦,必须要先弄清单反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单反使用光学取景时,通过镜头的光线首先到达主反光板。一部分光线经过反射后进入取景器;另一部分光线透过主反光板,经过副反光板反射到达对焦模块。拍摄时,反光板升起,通过镜头的光线直接落到感光元件上。这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例如机身、镜头的制造公差,反光板/对焦模块处在不正常位置)造成跑焦。
另外,半画幅机身不推荐使用全画幅镜头。因为机械结构问题,半幅用全幅头更容易跑焦。
不放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镜头上的对焦距离刻度尺,它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尤其是定焦镜头,在常用对焦距离处往往会有比较高精度(宽范围)的设计,比如EF 85mm f/1.8 USM在3-5m处对焦精度会有相当高的保证。这也是85mm镜头的正常工作距离。
而换到APS-C画幅时,等效焦距为135mm,正常工作距离变成7-10m,而这款镜头在7到10m处的对焦标尺只有大概3度左右——然后就变成了无限远,能不跑焦吗。
酒店的无边泳池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