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其实,我算的上sony论坛的老鸟了(老账号被盗,找不回来),记得还是08年注册的账号,那时因为新入手了单反,急于在论坛上上传听取意见,结果被一位网友评价为:手机拍的,鉴定完毕!呵呵,其实有批评才有成长。
那时的sony论坛很热闹,大家技术都不是很精,但是都很真诚。简单十环啦、马甲啦、半岛公子啦、路人甲啦、天空之城啦、未曾有约啦、路由影迷啦……
好了,说说我与sony的情缘吧。我一直喜欢摄影,学生时代开始,从傻瓜机到卡片机到手机。2004年左右,我接触到人生第一部可以拍照的手机,日本au公司的索尼爱立信au5404,当时国内的手机像素才10万,它已经是100万像素,而且屏幕已经是超高分辨率超清晰的了。于是sony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黑科技的代名词。
2007年7月,拿了一份奖金,决定给自己买一部好点的相机,由于预算有限,而且觉得单反自己不会玩,左选右选最后选择了sony的长焦H9,那个15X变焦还带红外线的准专业机器。从那时起,开始对身边的一切事物发生了兴趣,见什么都拍,随时出门都带着它。有时候举起相机,眼角的余光放佛能看见旁人对于“装备专业”的艳羡。
终于有一天,我在论坛上发现,我所拍摄的照片总是有那么一点不清晰,总有那么点不够虚化,最后“恍然顿悟”,原来我需要一部单反,于是开始了单反的选择过程。 不得不承认我其实是一个外观党,觉得机身和镜头至少要时尚。对比下来后觉得,佳能和尼康那个肩屏挺帅的,不过镜头吧,感觉就是个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一坨,丑翻天,选来选取,觉得没一个好看。直到有一天,路过一个购物中心广场,看到广告屏幕上浮现的那一个震撼的广告:sony a350,
苏志燮帅气的模样,a相机时尚的外形,更要命的是那个蔡司的镜头,时尚简约,小蓝标透着那低调的品位。
自从看到苏志燮的广告后,开始锁定了sony的单反,预算大概在5000左右,其实也没得选,只能选择a100、a300或者a350,于是入了一部a300+18-70mm/f3.5-5.6的套机。终于,自己拥有了一部单反,瞬间觉得逼格增高,一到节假日,一定是带着sony的单反,去各个景点景区。
那个时候,其实买单反还是出自于内心的装13的心理,虚荣的人很快会不满现状。在一些景点去拍照时,也会瞄着别人手里的机器。某天猛然发现,别人的镜头都有一个玻璃窗,看起来很扎实,而我的1870镜头完全就是一个塑料桶。于是,开始了镜头的选择之路。
当时预算有限,但是有虚荣的想,有个威猛的镜头,翻阅了各大论坛后,知道有美能达这样的镜头,做工扎实,而且看起来还是很唬人。果断去二手市场溜达一圈,发现果然,美能达的造型和手感很不错。比较下来,入了一个20mm/f2.8和24-85mm/f3.5-4.5。
镜头是换了,慢慢的开始潜心的学习一些摄影技术,24-85这个头,每次使用其实效果都很难把握,特别是85mm端的高光紫边很严重,慢慢的就把它一直放一边,那个20mm定焦几乎成了挂机头,一直沿用至今。
下图用了佳能的边框,实际为a300+20定,拍摄与青岛八大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慢慢的从追求设备的外形,开始进入技术的探索。但是我依然还是一个器材党。
也是受一些文章以及论坛摄友的“毒害”,原来要出大片,必须要全画幅机器,要蔡司的镜头,要有好的设备加上自己的技术,才有好的照片。这几乎是我当时唯一承认的定理。
在2008年年终,年终奖金发放后,果断杀去摄影器材城,入手一部口水已久的全画幅机身,a900。那套仅仅使用了大半年的a300以半卖半送的价格处理给了一位朋友。
2009年元旦,一个人杀去兰州的官滩沟,在飞机上,拍下了a900的第一张照片。
一天,在论坛偶然看到一位平时很尊敬的网友的话,他说好的照片主要还是在于沉淀,自己的每一个镜头练好,再去谈论其他。
收他启发,我几乎很长一段时间都用20mm定进行练习。
不过,还是偶尔有点手痒的时候,会入手一些设备,比如下面还有一张拍摄于乌镇郊外的栏杆,用的是50mm/f1.4.
本图:拍摄于乌镇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