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看到最近全是佳能尼康的帖子,对要新买相机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三个日本相机巨人中另一个---美能达的辉煌历史
为了那让人无法忘怀的油润的德式风格照片,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些历史,如今虽然肉体转交索尼,灵魂依旧属于美能达。大量优秀镜头依旧躺在二手市场以及索尼接手后的工厂里,等待依旧钟情她独一无二成像风格的粉丝们。
(转贴)1928年,日本人田鸠一雄在德国人比利·诺一曼和维利·哈依内曼的帮助下在日本开设了日德合营照相器材商店。次年,第一号机“NifcaLette”问世并开始销售。从该机开始,美能达登上了生产照相机的历史舞台。此后的发展过程中,美能达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涉及许多领域,在技术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α时代单反机的历史
美能达是AF单反机的先驱,在AF单反机领域里美能达所构筑的稳固地位是从“α-7000”登场开始的。此前,美能达开发生产了众多具有特色和划时代意义的照相机。国际摄影界和广大用户对美能达也予以高度评价。但是,这种评价达到顶峰主要体现在“α-7000”单反机上,换句话说,美能达单反机从“α-7000”开始已进入α时代。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α系列单反机及有关产品。
“α-7000”的登场及其影响
美能达于1985年突然宣布要销售“α-7000”。此前,作为世界首款的AF单反机已有宾得“ME-F”和供专业摄影家使用的尼康“F3 AF”。但这些单反机由于更换镜头少、AF性能落后,故尚未被用户所接受。
单反机的生命线是机能和功能方面的系统性。“α-7000”不仅系统性强,而且具有丰富的更换镜头,特别是该机的AF采用比较先进的相位差检测方式。因此,“α-7000”以无与伦比的先进性展视在人们面前,“α”这个型号名称也成为单反机发生重大变革的代名词。同时,美能达α牌号也誉满全球。
“α-7000”具有自动暴光系统,聚焦完全实现自动化。该机这些先进特点,即便是现在对单反机自动聚焦准确性仍怀有疑问的用户,一旦使用该机也立即打消了原来的疑问。该机问世后不仅受到专业摄影家的喜爱,而且也受到广大发烧友的青睐,用户基础非常广泛。“α-7000”对后来单反机的发展、对用户的影响之大,不可估量。
虽然当时佳能也推出“T80”单反机,但由于AF仍然采用落后的检测方式、更换镜头也少,因而受到美能达“α-7000”的极大冲击。
“α-7000”的测距方式优于宾得“ME-F”,但测距速度比尼康“F3 AF”稍慢。但从整体水平来看,特别是拥有丰富的镜头组,仍优于上述两款,可以说是当时完美的AF单反机。
“α-7000”最初配备35-70mm变焦镜头,后来又生产了28mmF2大口径广角镜头和100mmF2大口径定焦镜头,此后又增加了许多更换镜头,形成系列。
美能达α牌号当时给日本许多照相机生产厂家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美能达为了开发既具有“α-7000”的系统性、测距性能又进一步提高的新型,整整用了二年的时间。同样,佳能为了开发使用“BASIS”传感器的“EOS650”AF单反机也整整用了二年时间!
其实,最早登场的AF单反机是尼康的“F3 AF”。该机的AF在当时来说还只是为日后发展AF单反机所做的一种尝试。真正的尼康AF单反机还是从“F-801”开始的,该机之后是“F4”。开发“F4”的宗旨是“以MF为中心的AF单反机”。严格地说,全面研制开发生产AF单反机是从尼康“F5”开始的,换句话说,货真价实的尼康AF单反机是“F5”。
宾得“ME-F”虽然也属于最早推出的AF单反机机型之一,但由于测距方式的不同、更换镜头少,尚不能与美能达“α-7000”相提并论。宾得为对抗美能达,又生产了配备闪光灯的“SFX”单反机,大有赶上美能达之势。此外,奥林巴斯和康泰时等厂家也相继推出自己的MF单反机。AF单反机在单反机系列中一度处于次要地位。
但是,不论怎么说,美能达“α-7000”给予日本各照相机生产厂家的影响出乎人们预料之外,构筑了AF单反机的时代基矗
从八十年代以来,到这个世纪初,美能达平均每两年就夺得一次欧洲相机大奖的最佳单反相机奖。从1982年到2002年,美能达获得了9次这个殊荣,尼康和佳能分别是四次和五次,还有Pantax两次,柯尼卡一次(2001年),奥林巴斯——只有七十年代才得过奖(想起很多深圳奥林巴斯的人的一副唯我独尊的臭嘴脸,我鄙视。),从2002年以后的几年中,美能达(此时已经是柯尼卡美能达了)在2005和2004年又获得这个奖项(2003年没有任何相机获奖),还有一个最佳进步奖(就是相机CCD防抖动技术)和一个数码相机奖。而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美能达的新一代机型出来,肯定是当年的最佳单反照相机,甚至它的简化机型也常常得奖。可以看出美能达的照相机在技术上和设计上是考虑的非常好的,不然不会得到这么多的奖项。很多人甚至说美能达的阿尔法7是胶片照相机的巅峰之作。至于去年出来的尼康F6很多地方都照抄美能达这个本世纪初生产出来的相机。
美能达的镜头也是无话可说,除了价格贵不好买,没有太多缺点。美能达是日本相机界中唯一一个强调圆形光圈和消除背景二象性的厂家,他们开发的STF技术,使得美能达的镜头在技术上找到一个突破口。可惜这个技术复杂,使用也复杂,很多人都不用,所以镜头昂贵,一个STF135的镜头要1万元以上,虽然后来美能达在阿尔法7相机上利用多次曝光的方式呈现了这个技术,但是没有人对比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STF和直接利用STF镜头获得的有多大的区别。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所以美能达获得了油润的名声,这个名声本来是只有德国镜头才有的。其实若论解像力,美能达一点不弱,它有几款镜头在同类镜头中解像力指标都是非常高的甚至是最好的。但是它的油润的名声让很多人认为它的解像力不怎么样。
美能达是第一个进入自动对焦的企业,它开启了自动对焦的先河,但是它的进步太大了,它一下子把自己的纪录和他人的纪录远远的甩在了后边。他取消了手动调节光圈,当然你可以在相机上调整。甚至他还想取消手动对焦,他的自动镜头的对焦环非常的窄小,一点也不好用。所有的*作都在相机上进行,到了这个世纪,人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方式,很多很多的相机企业都采用了这个方式。但是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设计却让很多专业的用户不以为然。
而且更糟糕的是它的镜头开始变得很贵,价格非常的高不说,而且还很少见到。
网上有很多人都说美能达是个技术狂人。但是这个狂人却不懂怎么样进行市场,所以他们失败了。他们在市场上失败的产品到了sony手中,马上出现了很多的fans,sony在阿尔法5D的相机上换了一个CCD,加上了一个超声波除尘功能,然后把美能达原来的高级镜头换个印刷,全部推了出来。竟然开启了一个单反相机的时代(其他的公司迅速跟进,采用了跟这个相机相类似的技术)。其实这些技术都不复杂,也不难,成本也不高。于是sony迅速得利,也得名。
这个就是美能达的失败。他的技术走的太前,市场不一定认同,别的企业也无法跟进,于是曲高和寡。我们也可以看到,技术好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生存。在这个所有的人都抵制日货的年代,我还是忠心的作我的美能达用户,我已经抛弃了尼康。因为我很敬佩这种人,我不佩服布勃卡,因为他每次只将自己的纪录提高一公分,他称霸了十几年,但是他同样的使进步落后了十几年。而美能达就像是冲天的火箭,它的目标不是飞到地球的某个角落,他的目标是飞向太阳。
美能达35mm单反照相机发展年谱
1985年 7000 AF(又称α7000) 世界首部成功的机身驱动AF单反照相机,开创了AF的新纪元,获1985年欧洲照相机评比大奖。
1985年 9000 AF 首款美能达专业AF单反照相机,配MD-90自动卷片器,拍摄速度为5fps,最高快门速度1/4000秒。
1986年 5000 AF 7000 AF型的普及型,是当时*作最方便的单反照相机。
1988年 Dynax 7000i 首款用智能卡的照相机,首创多点感应AF和预测式AF,获
1988~1989年欧洲照相机评比大奖。
1988年 Dynax 3000i Dynax 7000i的简化型,具有AF和AE功能,重量极轻。
1989年 Dynax 5000i 内置变焦闪光灯,档次介于Dynax 7000i和Dynax 3000i之间。
1990年 Dynax 8000i 最高快门速度1/8000秒,比Dynax 7000i多了中央重点测光、PC插孔、AF锁定钮和多重暴光等功能。
1991年 Dynax 7xi 首款美能达第三代AF单反照相机,首创蜂巢式测光、图形图示取景器、电动变焦控制、使用第二代智能卡,获1991~1992年欧洲照相机评比大奖。
1992年 Dynax 9xi 专业机型,创1/12000秒快门速度和1/300秒闪光同步速度,获
1992~1993年欧洲照相机评比大奖。
1992年 Dynax 5xi 装有强力变焦内置闪光灯。
1992年 Dynax 3xi xi系列照相机中的最简单机型,有AF及AE功能。
1993年 Dynax 700si 首款美能达第四代AF单反照相机,*作模式记忆,功能多,获
1994~1995年欧洲照相机评比大奖、1994年日本格兰披治奖、
1994~1995年TIPA单反照相机大奖和1994~1995年澳大利亚照相机大奖。
1994年 Dynax 500si si系列中的普及型,暴光控制以图标式程序为主。
1995年 Dynax 300si si系列中的最简单机型,只有全自动*作模式。
1995年 Dynax 600si Classic 各功能分别用转盘或开关选择,古典外观设计,功能齐全。
1996年 Dynax 500si Super Dynax 500si的增强型,增加多重暴光等功能。
1997年 Dynax 800si(国内型号α-807si) si系列中最高档机型,3组记忆功能,装有当时最强劲的内置变焦闪光灯(GN20)。
1997年 Dynax 505si 高性能低价位的中档机,性能价格比高,获1998~1999年欧洲照相机评比大奖和TIPA单反照相机评比大奖。
1998年 α-9(国外名称为Dynax 9) 世纪之交美能达顶级35mm照相机,不锈钢机身,最高超高速同步速度1/12000秒,有资料记忆功能,性能好,获1999年日本照相机大奖。
1998年 α-360si 普及型35mm单反照相机。
1999年 αSweet 性能价格比高、银灰色与黑色搭配,是适合摄影爱好者使用的机型。
1999年 αSweet-S αSweet的简约机型。
2000年 α-7 创新的导航显示屏、分布合理的自动聚焦区、高速AF、直观的亮度分布显示、ADI闪光测光、STF、数字景深预测。获
2001~2002年欧洲照相机评比大奖。
2001年 α-5 高性能价格比、自动聚焦速度快、ADI闪光测光、小型轻便、后盖右开启。
先来看EISA历年来获奖名单
2001-2002
可换镜头相机:
Minolta Dynax 7
袖珍相机:
Yashica Zoommate 105 SE
专业相机:
Bronica RF 645
可交换镜头:
Sigma EX DG 20/1.8
彩色负片:
Agfa Vista 100、200、400 & 800
彩色反转片:
Fujichrome Provia 400F
专业数码相机:
Nikon D1X
照片打印机:
Canon S800 Photo
数码相机:
Sony Cyber-Shot DSC-S85
图象技术:
Epson Print Image Matching
扫描仪:
Nikon CoolScan 4000 ED
多媒体:
Samsung Photo Yepp YVP-P300
2000-2001
可换镜头相机:
Konica Hexar RF
袖珍相机:
Minolta Riva Zoom 150
APS相机:
Canon IXUS Z-50
可交换镜头:
Tamron 28-200/3.8-5.6 Super II
彩色负片:
Kodak Professional Supra 800
彩色反转片:
Fujicolor Provia 100F
数码相机:
Olympus Camedia C-3030
照片打印机:
Epson Stylus Photo 2000P
专业数码相机:
Nikon D1
专业相机:
Canon EOS 1V
扫描仪:
Minolta Dimage Scan Elite
多媒体:
Apple iMAC DV "Special Edition"
1999-2000
可换镜头相机:
Canon EOS 300
袖珍相机:
Samsung VEGA 140S
APS相机:
Fujifilm Fotonex 1000ix MRC
可交换镜头:
Tamron AF 28-300/3.5-6.3 LD Asp IF
彩色负片:
Fujicolor Superia 100、200 & 400
彩色反转片:
Kodak Elite Chrome Extra
数码相机:
Nikon CoolPix 950
照片打印机:
EpsonStylus Photo 1200
图象处理软件:
Jasc Paint Shop PRO 5
专业相机:
Hasselblad Xpan
多媒体:
Sony Vaio Notebook
1998-1999
可换镜头相机:
Minolta Dynax 505Si
袖珍相机:
Leica Minilux Zoom
APS相机:
Fujifilm Fotonex 3500 IX MRC
可交换镜头:
Canon EF 28-135/3.5-5.6 IS USM
彩色负片:
Fujicolor Superia
黑白产品:
Kodak T-max T400 CN
数码相机:
Olympus Camedia C-1400L
照片打印机:
Epson Stylus Photo EX
扫描仪:
Nikon CoolScan LS-2000
专业相机:
Pentax 645 N-System
1997-1998
可换镜头相机:
Nikon F5
袖珍相机:
Olympus Mju II
APS相机:
Canon EOS IX
可交换镜头:
Tamron SP 90/2.8 Macro
彩色负片:
Kodak Royal Gold 100、200、400
黑白产品:
Ilford Multigrade FB Warmtone
数码相机:
Fujix DS-300
照片打印机:
Epson Stylus Photo
扫描仪:
Olympus ES-10
1996-1997
可换镜头相机:
Pentax MZ-5
袖珍相机:
Samsung 145S
APS相机:
Canon IXUS
可交换镜头:
Canon EF 75-300/4-5.6 IS USM
彩色反转片:
Kodak Ektachrome Elite II 50 & 100
黑白产品:
Agfa Scala 200
APS胶卷:
Fujicolor Nexia
图象处理软件:
Adobe Photodeluxe 1.0
技术:
Advanced Photo System(APS系统)
1995-1996
可换镜头相机:
Nikon F90X
袖珍相机:
Canon Prima Super 28V
可交换镜头:
Sigma 300/4 APO Macro
彩色负片:
Fujicolor Super G+
彩色反转片:
Agfachrome RSX
黑白产品:
Ilford Multigrade IV
附件:
Metz Mecablitz 50 MZ-5
设计:
Contax G-1
数码相机:
Kodak DCS 460
图象技术:
Polaroid Sprintscan 35
1994-1995
可换镜头相机:
Minolta Dynax 700si
袖珍相机:
Samsung EC X1
可交换镜头:
Sigma AF 28-105/4-5.6 UC
彩色负片:
Kodacolor Gold 400
彩色反转片:
Fujichrome Sensia
附件:
Rolleivision Twin MSC 300
图象处理软件:
Adobe Photoshop 2.5
技术:
Nikon防抖动技术
1993-1994
可换镜头相机:
Canon EOS 5
袖珍相机:
Pentax Espio 115
可交换镜头:
Tamron 28-200/3.8-5.6
彩色负片:
Fujicolor Super G400
彩色反转片:
Kodak Elite 100
黑白胶片:
Ilford Delta 100
附件:
Metz Mecablitz 40 MZ2
技术:
Nikon 3D矩阵闪光测光
1992-1993
可换镜头相机:
Minolta Dynax 9xi
袖珍相机:
Konica Hexar
ZOOM 可换镜头相机:
Pentax Zoom 90WR
可交换镜头:
Tamron SP 35-105/2.8 AF
彩色负片:
Kodak Gold II 200
附件:
Minolta Autometer IV F
技术:
Canon EOS静音技术
接下来是TIPA 1991年~2001年获奖产品
91-92
Contax RTS III
92-93
Canon EOS 100
93-94
Nikon F-90
94-95
Minolta Dynax 700si
95-96
Minolta Dynax 600si Classic
96-97
Pentax MZ-5
97-98
Nikon F5
98-99
Minolta Dynax 505si
99-00
Nikon F100
2000-01
Canon EOS 1v
最佳镜头
93-94
Canon EF 35-350/3.5-5.6 L USM
94-95
Sigma 17-35/2.8-4 EX HSM Aspherical
95-96
Tamron AF 200-400/5.6 LD (IF)
96-97
Canon EF 75-300/4-5.6 IS USM
97-98
Canon EF 300/4 L IS USM
98-99
Leica M Tri-Elmar 28-35-50/4
99-00
Tamron 28-300/3.5-5.6 Aspherical LD IF
2000-01
Sigma AF 50-500/4-6.3 APO EX RF HSM
至于美能达镜头有别于其他日本相机的独特的油润“德国味道”,早已众所周知,下面是镜头的资料链接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hreadid=215898
这是西平英生测评两百多个镜头的结果
西平英生其人:
日本著名摄影器材评测专家
1948年生于日本山口县。
广泛活跃在与相机、镜头等器材以及摄影、影像相关领域,撰写出版了大量评测文章,并自创了西平式“一刀两断评分法”。日本《CAPA》杂志从1992年9月号开始,长达13年长期连载了西平先生的镜头评测文章,深得消费者的广泛好评。此外,西平先生还兼任摄影园地、摄影教室的讲师,向广大摄影爱好者传授有关摄影、器材选购方面的知识。
西平英生眼中的的满分AF镜头:
1. Konica Minolta AF APO 70-200mm F2.8 G(D) SSM
2. Konica Minolta AF MACRO 100mm F2.8 (D)
3. AF MICRO Nikkor ED 200mm F4 D
4.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USM
5. Canon EF 180mm F3.5 L MACRO USM
6. AF-S Nikkor ED 300mm F4 D
7. Pentax FA * 300mm F2.8 D
8. Canon EF 400mm F5.6 L USM
9. Konica Minolta AF 85mm F1.4 G(D)
Konica Minolta AF APO 70-200mm F2.8 G(D) SSM
其中共计8款定焦、1款变焦,Konica Minolta AF APO 70-200mm F2.8 G(D) SSM作为硕果仅存的一支变焦满分AF镜头!
瑞典摄影杂志“FOTO”(其前身名为“Aktuell Fotografi”)的镜头测试报告系列是比较著名的,它是于哈苏的一个光学实验室内进行的。它的测试结果采用图表式说明,这里我们将其整理并转换为数字形式。
镜头的MTF值在分析判断一个镜头的成像质量上的作用,已经被于琪林等人在不同的杂志报纸上给予了详尽的阐述。但是,由于其图表复杂,每个镜头在不同光圈和不同焦距处都有一个曲线图,因此,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常感到无所适从。不象对于分辨率指标那样,简单明了,一眼就可看出某镜头在中心分辨率是××线对/毫米,在边缘是××线对/毫米。但是,分辨率数据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是不可比较的,并且所测结果的离散率很大。因此就出现了“英国数据”、“美国大众摄影数据”、“德国测评”、中国的“钱元凯数据”、“于琪林数据”等,令读者眼花缭乱。某一镜头在这个数据中表现非凡,位列前茅,而在另一个数据中则表现平平,评价一般,令欲购买者无所适从。好在瑞典哈苏实验室从1991年开始,使用MTF专用测试设备,固定专职检验员,八年来已经测试了400多款35mm相机镜头,分别给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使用者和制造商提供了指导性数据。
浅谈MTF值的含义
MTF值(模量传递函数)是对镜头的锐度,反差和分辨率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值。对于一个平面黑(白)色物体,它的线对频率是0。此时,任何一个最简易的镜头都可以完整的体现出这一反差。即MTF值等于1。而对于纯黑和纯白相间的线条(反差为100%)来说,随着线对频率的提高,通过镜头表现的反差就相应减少(反差小于100%)。当线频达到一个很高的数值时(例如1000线对/毫米),则任何镜头也只能把它们记录成一片灰色。这时镜头的MTF值就接近于0。因此,MTF值是一个界于0到1之间的数值。这个数值越大(越接近1),说明这个镜头还原真实的能力越强。例如在35mm底片上,10线对/毫米的线对频率时,优质镜头的MTF值为95%左右,而业余镜头的MTF值也在90%左右,这样在普通5寸片上的差别就几乎看不出来。而对于40线对/毫米的线频时,优质镜头的最高MTF值可达70%以上,而业余镜头此时的最高MTF值却只有40%左右。将底片放大到24寸时,被摄体的细节表现差别就充分反映出来。对于分辨率高而明锐度低的镜头,虽然能把一个黑发白肤女郎的眉毛(反差较大)拍的清晰可辩,而对于一个德国北部(灰发白皮肤)或印度(黑发棕皮肤)的女郎而言,由于体现不出来反差,其眉毛也只能是模糊一团了。举一个灰发女郎在白背景前的散发为例(假定反差为0.45):通过优质镜头后其反差仍然为0.45×70%=0.315,而通过业余镜头后反差则降低为0.45×40%=0.18。我们知道,在白纸上印刷灰字时,两者的反差小于0.2时读者就很难辨认了,更何况此时的发丝只有0.18的反差呢。
如何判读镜头的MTF值
图中给出了Carl Zeiss T※ 28~85/3.3~4镜头分别在28mm、50 mm和85 mm焦距段,分别对最大光圈和光圈值为8时的MTF值线图。每个图上有三对曲线。最上面一对是10线对/毫米对应的MTF值,中间一对对应于20线对/毫米,下边一对对应于40线对/毫米。每对曲线中实线代表从图面中心向四周辐射方向的MTF值(径向),虚线代表围绕图面中心的圆的切线方向的MTF值(切向)。两者是同等重要的。横坐标代表从被测点到图象中心的距离,0mm处即为图象中心位置,21mm处代表胶片四角端点的位置。纵坐标则是该点的MTF值。
让我们来看左边的两个图。此时镜头焦距是28mm。在光圈值为f3.3,线频为10线对/毫米时,在胶片中心处径向的MTF值是0.96,切向的MTF值也是0.96;在距中心15mm处,径向的MTF值是0.91,切向的MTF值是0.84。在线频为20线对/毫米时,在胶片中心处径向的MTF值是0.87,切向的MTF值也是0.87;在距中心15mm处,径向的MTF值是0.76,切向的MTF值是0.62。在线频为40线对/毫米时,在胶片中心处径向的MTF值是0.69,切向的MTF值也是0.69;在距中心15mm处,径向的MTF值是0.47,切向的MTF值只有0.34。
再看在光圈值为f8时,各线频下的径,切向曲线数据都有明显提高,说明在光圈f8时,该镜头的光学成像大大好于光圈值为f3.3时的水平。
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读出该镜头在50mm,85mm时两种光圈值下的MTF值。
在MTF曲线图上,还可以看出镜头的焦外成像质量。当径向和切向两根曲线越接近,镜头的焦外成像就越柔和。可以看出,该镜头在28mm焦距时,镜头的焦外成像要比85mm焦距时的焦外成像差很多。
利用MTF值对镜头统计分析及排列
哈苏实验室在测定了各镜头的MTF值曲线后,制定了MTF侧重平均值的计算方法,首先对预定焦距,分别对镜头的f4和f8时的MTF值,分别乘以0.4和0.6的侧重系数,相加得到某一线频下的MTF值,然后再取10线对/毫米的平均值乘以侧重系数0.57,20线对/毫米的平均值乘以侧重系数0.29,40线对/毫米的平均值乘以侧重系数0.14,将三个数字相加,就得到该镜头的MTF侧重平均值。根据这些数值对镜头打分。分数从0到5,使各种镜头的分值明显化,不象有些测试结果,给人的印象都很好,却失去了指导意义。
1. 顶级镜头 全世界生产的数百种35mm相机镜头中,能够纳入顶级头的只有19款(得分4.5以上即MTF侧重平均值在0.86以上)。这些镜头全部是定焦头。其中标准镜头有8款(两款带微距),75~85mm焦距头有4款,90~135mm焦距头有6款(三款带微距),得分最高的为佳能的200mm/1.8镜头(4.8分,MTF侧重平均值0.89)。按照厂家划分,徕卡镜头占了六款(M系列:50/2,75/1.4,90/2.8;R系列:50/2,90/2.8,100/2.8 Macro),康太时四款(50/1.7,50/1.4,85/1.4,45/2G),佳能三款(EF85/1.2,EF135/2,EF 200/1.8),宾得三款(50/1.4,50/2.8Macro,85/1.4),美能达两款(AF 50/2.8Macro,AF 100/2.8Macro),图丽一款(MF AT-X 90/2.5Macro)。实力雄厚的尼康竟然没有一款镜头入围。
如果仅考虑40线对/毫米的MTF侧重平均值(着眼于24寸照片的放大),在f8时成像素质最佳的为康太时的50/1.7和45/2G系列标头。他们在40线对/毫米的MTF侧重平均值分别达到0.73和0.72。这意味着用这两款镜头,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在f8时可以拍出35mm相机所能拍出的可放大到24寸照片的最佳影象。在最大光圈时,最佳镜头可授予徕卡M50/2标头,其MTF侧重平均值达到0.50。
在所有大光圈人像头中,宾得的手动调焦85/1.4镜头以微弱优势占据上风。这是因为其在最大光圈时的MTF侧重平均值达到0.43,已达到业余变焦镜头f8时的MTF侧重平均值。在f8时的MTF侧重平均值虽略低于佳能EF85/1.2和康太时85/1.4,考虑到人像摄影多用大光圈,故位列第一应是问心无愧的。
2. 专业级镜头 在常用专业级标准变焦镜头中,康太时28~85/3.3-4居首,适马AF28~70/2.8居末。具体排列如下:
镜头品牌规格 得分 MTF侧重平均值
Contax 28~85/3.3-4 4.0 0.81
Canon EF 28~70/2.8 L 3.9 0.81
Nikon AF 35~70/2.8 3.8 0.79
Minolta AF 28~70/2.8 3.7 0.78
Sigma AF 28~70/2.8 EX Asp 3.5 0.77
Leica 28~70/3.5-4.5 3.2 0.75
Tokina AF 28~70/2.6-2.8 Pro 3.1 0.73
Sigma AF 28~70/2.8 3.0 0.73
腾龙最新推出的AF 28~105/2.8LD专业镜头,得分只有2.4分,MTF值为0.67。尼康新推出的AF-S 28~70/2.8 ED的MTF值尚未测试。
在常用专业级中远变焦镜头中,徕卡80~200/4镜头最好。各镜头位次排列如下:
镜头品牌规格 得分 MTF侧重平均值
Leica 80~200/4 4.2 0.83
Nikon AF-S 80~200/2.8 IF-ED D 4.1 0.82
Canon EF 70~200/2.8 L 4.1 0.82
Sigma AF 70~200/2.8 Apo EX 3.9 0.81
Minolta AF 80~200/2.8 Apo 3.9 0.81
Nikon AF 80~200/2.8 D ED 3.9 0.80
Contax 80~200/4 3.8 0.79
Tokina AF 80~200/2.8 3.4 0.76
Leica 70~210/4 3.3 0.75
Pentax FA 80~200/2.8 3.2 0.74
佳能颇有影响的EF 35~350/3.5-5.6 L镜头,在35~200毫米段表现颇佳,但在远摄端表现平平,只有业余头的水平。该镜头整体得分为3.3分,MTF侧重平均值为0.76。图丽的AF 100~300/4 Pro镜头得分为3.1分,MTF侧重平均值为0.74。
3. 业余级镜头 在流行业余标准变焦镜头中,以佳能和宾得的两款头得分最高。详见下表:
镜头品牌规格 得分 MTF侧重平均值
Canon EF 28~105/3.5-4.5 U 3.3 0.75
Pentax FA 28~70/4 AL 3.3 0.75
Canon EF 28~80/3.5-5.6 U 3.2 0.74
Canon EF 28~80/3.5-5.6 II U 3.1 0.73
Ricoh P 35~70/3.4-4.5 3.1 0.73
Nikon AF 28~80/3.5-5.6 D 3.0 0.72
Tamron AF 28~80/3.5-5.6 Asp 3.0 0.72
Nikon AF 28~85/3.5-4.5 2.9 0.72
Minolta MD 28~70/3.5-4.8 2.9 0.71
Contax 28~70/3.5-4.5 2.8 0.71
Nikon AF 28~70/3.5-4.5 D 2.8
Sigma AF 28~80/3.5-5.6 Macro 2.7 0.70
Minolta AF 28~80/3.5-5.6 2.7 0.70
Ricoh 35~70/3.5-4.8 2.6 0.69
Pentax FA 28~80/3.5-4.7 2.3 0.66
Pentax FA 28~80/3.5-5.6 2.0 0.64
Vivitar AF 28~80/3.5-5.6 1.8 0.62
在流行业余远摄变焦镜头中,美能达AF 100~300/4.5-5.6得分最高。详见下表:
镜头品牌规格 得分 MTF侧重平均值
Minolta AF 100~300/4.5-5.6 APO 3.2 0.74
Canon EF 70~210/3.5-4.5 U 3.1 0.74
Vivitar 70~210/2.8-4 Series 1 3.0 0.73
Sigma 70~210/4-5.6 2.9 0.72
Pentax FA 70~200/4-5.6 2.9 0.72
Minolta AF 70~210/3.5-4.5 2.9 0.72
Nikon AF 70~210/4-5.6 D 2.8 0.71
Minolta AF 70~210/4.5-5.6 2.7 0.69
Yashica AF 70~210/4.5 2.7 0.69
Ricoh P 70~210/4.5-5.6 2.6 0.69
Minolta AF 80~200/4.5-5.6 2.6 0.69
Canon EF 100~300/4.5-5.6 U 2.4 0.67
Pentax FA 100~300/4.5-5.6 2.4 0.67
4. 超广角变焦镜头(不分专业业余):
镜头品牌规格 得分 MTF侧重平均值
Tamron SP AF 20~40/2.7-3.5 3.7 0.78
Nikon AF 20~35/2.8 D IF 3.6 0.78
Canon EF 20~35/2.8 L 3.5 0.77
Sigma AF 21~35/3.5-4.2 3.5 0.77
Canon EF 20~35/3.5-4.5 U 3.4 0.76
Pentax FA 20~35/4 AL 3.4 0.76
Minolta AF 17~35/2.8 G 3.3 0.75
Tokina AF 20~35/3.5-4.5 3.3 0.75
Canon 20~35/3.5 L 3.3 0.75
Canon EF 17~35/2.8 L 3.2 0.74
Sigma AF 17~35/2.8-4 EX 3.1 0.73
Vivitar AF 19~35/3.5-4.5 2.9 0.72
Minolta AF 20~35/3.5-4.5 2.8 0.71
Pentax Fisheye 17~28/3.5-4.5 2.7 0.70
Tokina AF 20~35/2.8 Pro 2.5 0.68
Sigma 21~35/3.5-4.2 MF 2.4 0.67
5. 特殊变焦镜头 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有名的特殊变焦头分值并不高,如尼康24~120/3.5-5.6 D IF只有2.3分,MTF侧重平均值只有0.66,腾龙AF 28~200/3.8-5.6 LD(Asp Super)得分为2.7分,MTF侧重平均值为0.70。倒是佳能新推出的防抖镜头EF 28~135/3.5~5.6 IS U得分达到3.5分,MTF侧重平均值达到0.77,进入专业级成像行列。
6. 传言的证实 通过一些比较,还证实了摄影界通过实际经验作出的一些结论。德国镜头确实素质不凡,19款顶级镜头中徕卡占了6款,康太时(德日合作)占了四款。但也并不比其他专业级镜头有很大优势,表现出性能价格比较低。又如传说尼康手动聚焦镜头好于自动聚焦镜头。经检验尼康F35~135/3.5-4.5和F35~70/3.5-4.5镜头得分都达到3.3分,MTF侧重平均值为0.75,而AF35~135/3.5-4.5和AF35~70/3.5-4.5镜头的得分都只有2.6,MTF侧重平均值只有0.69,成像素质确实降低不少。传说宾得镜头素质在美能达之上,现在看来宾得的手动镜头确实不错,还放了几个卫星,但自动镜头却表现一般。如售价高达1.4万元的80~200/2.8专业头,得分只有3.2分,低于售价仅有5100元的图丽80~200/2.8。其业余级的标准和远摄变焦镜头都排在同级别镜头的最后几位,这也是宾得镜头声望越来越小的原因。适马镜头近几年异军突起,28~70/2.8EX镜头比原同级别镜头高出0.5分。70~200/2.8 Apo EX镜头已与尼康,美能达同级镜头并驾齐驱,远高于昔日的竞争对手图丽。
当然,镜头的MTF值并不是万能的,它没有表现镜头的畸变和眩光,因此不能说明镜头的一切。但它确实是现阶段表现镜头光学能力最科学,最全面的指标。掌握了镜头的MTF曲线图,即可以买到最好性能价格比的镜头,又可以根据镜头曲线的指示,在摄影中尽可能扬自己镜头所长,避自己镜头之短,在较好的MTF值段拍摄,充分做到物尽其用。(转贴)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